大师的三辞

由季羡林"三辞"想到的云云

唐河 袁丁


季羡林先生在新书中提出"三辞'---辞"国学大师",辞"学术泰斗',辞'国宝'.此言一出,学界震动.我,一介草民,也颇有同感.

时下,"大师"\"先进"等各种称号\\帽子漫天飞.如果是商业炒作,倒也无可厚非.如果是领导谕旨\\行政手段赐封,这还有情可原.但人在单位,辛苦一年,到了年终,评选先进,人人都想得到.如果先进真正评到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之辈,尚无话说.如果评到为世圆滑之人,不务正业之人,我也象大师一样,云云且云云矣.

年终"评先",重点在"先","先进工作者'是对人一年来工作的肯定.关键在"评',主要表现在德能勤绩上,上级的经是好的,和尚在念时,是否嘴歪了,这就很难说了.没有具体的标准去衡量它.怎么评,位高权重者,人缘极佳,这些人是不能评掉的.出事圆滑的,人缘也不错,这些人是评不掉的.干出成绩的,不严而威,是照顾对象,这些人是应该评上的.除下的默默无闻之辈,决没有人心痛,评不上活该.还有工作落后\\不工作只添乱之人,人人敬而远之,评不上也罢.

现在要说的是,位高权重者,如果一辞"先进',绝不会因此大权旁落,反而留下美名流传.处世老道圆滑者,如果二辞"先进',绝不会名誉受损.干出成绩者,如果三辞"先进',也不会动摇自己的地位.之所以这样说,因为他们得到先进易如反掌,毫无争议,群众也会习惯成自然,每每就把票投给他们了.

笔者不平的是,如果留下1%的名额,让给那些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但没有什么建树的人,也许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高度音符.

......

季先生在"三辞'的背后,是对自由自在身的渴望,作为99%以上的凡人,谁如果不在乎荣誉\\地位\\权利\\金钱,那是瞎话.得到者且品德高尚者,才有勇气三辞.为后人留下佳话.在我们身旁,即使没有三辞\\二辞\\一辞的,虚心接受,表露谦让之心,也是一种美德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