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帽”不摘政策! 突泉县确保贫困户“不返贫”

“把扶贫资金放到合作社,我们老两口一年能拿到2356元,分红钱到日子就送来,让我们很放心。”4月5日一大早,兴安盟突泉县金辉牲畜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刘国利和村干部就来到六户镇榆树村脱贫户李万彬家,给他们送来了今年的资产收益分红钱。

“摘帽”不摘政策! 突泉县确保贫困户“不返贫”

李万彬和老伴都已年过古稀,虽然身体还算硬朗,但由于上了年纪,不能干重活累活。老两口怕经营不好产业,深思熟虑后决定把产业奖补资金投入到金辉牲畜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按照12%的比例给予他们分红。

“猪肉价格挺好,养上两头好卖点钱。”走进突泉县太平乡五星村脱贫户刘长德的家中时,他正在为新买来的3头小猪和11只基础母羊配比饲料。

2015年,刘长德夫妇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他们利用产业奖补资金搞起了养殖,2018年顺利脱了贫。去年刘长德又被村里聘为护林员,妻子农闲时间去村里大棚打零工,一年下来,家里的收益很是可观。

今年刘长德和妻子又利用扶贫小额信贷贷款了5万元,继续发展养殖业。“去年危房改造政策让我们住进了新房,今年靠养殖再多收入点,日子肯定是越来越好。”刘长德信心满满地说。

“摘帽”不摘政策! 突泉县确保贫困户“不返贫”

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突泉县切实将“四不摘”中的“不摘政策”作为推动脱贫攻坚向高质量阶段迈进的关键举措,充分发挥本地产业优势,稳步推进金融扶贫,深入落实“5万元以下、3年期”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为有意愿且有能力发展产业贫困化提供金融支持,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着力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

同时,突泉县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就业扶贫等模式,让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实现就业增收,并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实施“资产收益”和保障兜底,确保其得到及时帮扶,防止脱贫户返贫 。

“我们要以产业扶贫为举措,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及时帮扶,防止脱贫户、边缘户返贫。” 突泉县县委书记屈振年介绍说,突泉县将继续压紧压实攻坚责任,真正做到帮扶力量不减、扶贫政策不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