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農》背後的故事

《憫農》背後的故事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耳熟能詳的詩《憫農》,作者唐代詩人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憫農》背後的故事


這首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中午,農民冒著大太陽田裡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後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

《憫農》背後的故事

說起這首詩,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不叫《憫農》,當時的題目叫做《鋤禾》,後來改名叫《憫農》。“憫”是同情的意思,一看題目就一目瞭然了——同情勞動人民的意思。

我們總聽說《憫農》有兩首,實際上當時李紳寫了三首《憫農》詩,這中間還有一個故事傳說。

李紳自幼好學,三十五歲考中進士,皇帝看他學識淵博,才華出眾,招官翰林學士。

《憫農》背後的故事

翰林學士是行政系統之外的機構,沒有官階,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唐朝時候很多的名儒學士都曾經做過翰林學士,比如:李白。這個部門是皇帝的心腹,是皇帝的智囊團。一般來說負責給皇帝講學,提供建議,起草詔書,參與當時的政治上的很多決定,如果說做了翰林學士,那就有更多機會做宰相。

有一年夏天,李紳回到祖籍亳(bó)州探親訪友,正好遇到了同榜進士李逢吉。

《憫農》背後的故事

李逢吉

這個人是一個刻薄而且嫉賢妒能,詭計多端,為了權位什麼事兒都能幹出來的人。但是有一點,李逢吉也是一個才子,才思俊麗,能文工詩。所以李逢吉和李紳當時是文朋詩友,倆人一見面自然免不了一番交流。

這天,倆人攜手登上了東觀稼臺。這觀稼臺也是有來頭的,是曹操當年親自督促耕種的地方。兩人遙望遠方,心潮起伏。李逢吉就吟了一首詩,最後兩句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遷任如登臺。意思是如果升官能像登臺這樣就好了。

可是李紳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百姓們在毒辣的太陽下勞作,不禁感慨,隨口吟道: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聽了,連說:“好,好!這首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飯得來都不易呀!”

李紳仰天長嘆了一口氣,接著又吟道: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李逢吉一聽,這不是在說皇帝當得不好,揭朝廷的短嗎?回到書房以後,李逢吉就想讓李紳把剛才的兩首詩寫下來贈給他。李紳又隨筆下來了一首:

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

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化為嫫女姿。

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憫農》背後的故事

嫫母

前四句說,在田地裡扶犁耕種的男兒,理應有飯吃,吃得飽,但是實際上卻捱餓;在窗牖下投梭織布的婦女,理應有衣穿,穿得暖,但是實際上卻在受凍。前面表現了底層人民的飢寒,後面表現的是上層社會的糜爛,兩相對照,深刻反映當時社會的不合理。

寫好,遞與李逢吉斧正。李逢吉看了,覺得這首詩在指責朝廷方面,比上兩首更為具體。

第二天,李逢吉便辭別李紳,離亳進京了。李逢吉表面上對李紳很好,可內心裡卻想拿他作墊腳石,想要到皇帝那裡告發李紳,讓自己高升一級。

《憫農》背後的故事

唐武宗

當時的皇帝是唐武宗李炎,是唐朝第十五任皇帝,生性沉穩,雄謀勇斷。沒有輕信李逢吉的話,反而被李紳的才華折服,他對李紳說:“久居高堂,忘卻民情,朕之過也,虧卿提醒。今朕封你尚書右僕射(pú yè),以便共商朝事,治國安民”。

就這樣,李紳升官了!反而是沒過多久,李逢吉被降職。

當然也有說法是這第三首《憫農》是唐朝另外一位詩人叫於濆(fén)寫的,詩的題目是《苦辛吟》。

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少的詩人都寫過反應人民生活苦難的詩,例如我們學過宋代詩人張俞的一首《蠶婦》:

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憫農》背後的故事

一個住在鄉下以養蠶為生的婦女,昨天到城鎮裡去趕集並且出售蠶絲。回來的時候,她卻是淚流不斷,傷心的淚水把手巾都浸溼了。因為她在集市中看到,全身穿著美麗的絲綢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這樣辛苦勞動的養蠶人。

你還能蒐集到哪些反應百姓苦難生活的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