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說話有講究,千萬別東施效顰,誤用了“同理心”這個概念

哈佛博士亞瑟·喬拉米卡利在《同理心的力量》中說:

“同理心是人類本有的天賦能力,讓我們有能力理解他人獨特的經驗。同理心讓我們更有意義地、滿足地與他人連接,是建立愛的關係的核心。”

湯木在《內心虛胖的人,需要停下來思考》中說:

“父母對孩子的同理心,是孩子滋長同理心的土壤。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在共同的生活中,通過與父母的日常交流,孩子會在無形中接受父母的一些觀念和行為模式。如果父母常常以同理心對待孩子,孩子在感受父母的理解支持和關懷中,逐漸地也學會了關懷別人,理解別人,伴隨著年齡增長及生活經驗的積累,他的同理心會自然形成。他會開始理解父母,並用同理心看待自己周圍的人。”

跟孩子說話有講究,千萬別東施效顰,誤用了“同理心”這個概念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缺乏自信心,甚至自卑,從而變得沮喪、孤僻、悲觀。這時候,就需要父母對孩子不斷地鼓勵。尤其當孩子花了相當大的精力,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父母要積極肯定孩子的努力。“你真棒,我都難以做到”,是我們最不吝表達的一句話,這樣能讓孩子切實體會到,自己所達到的結果非一般人能夠達到,由此產生自豪感。

我和我家寶貝就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歷。

那時候他剛上幼兒園,初冬交叉傳染,他感冒了。吃了感冒藥,但是仍然高燒不退,於是我們決定帶他去醫院。到了醫院,醫生檢查後告訴我,打一針可能會好得快一些。但是,兒子和很多小孩一樣,聽說打針,都會害怕。他果然搖頭,不願意打。我笑著說:“夏天都是這麼大孩子了,應該越來越勇敢,你說對嗎?”

兒子聽了之後,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才好。如果說自己勇敢,那就要打針;可是如果不打針的話,就說明自己不勇敢。這可是兒子最不願意承認的事情。想了好久,兒子終於決定打針了。

後來順利地打完了,打的時候,兒子連看都不敢看一眼。打完,醫生笑著說:“你真是個堅強的孩子。”兒子笑著看著我。我也說:“寶貝,你真是太棒了,媽媽如果是你的話,一定做不到這麼勇敢堅強。”

兒子一聽自己能夠比媽媽還勇敢,一下子就神氣起來了。後來的幾次,打針一點都不費勁。經過這事以後,兒子好像成熟了很多。

跟孩子說話有講究,千萬別東施效顰,誤用了“同理心”這個概念

這樣做,是因為我和大多數父母一樣,通過學習學會了運用同理心的方法。因為孩子的體力和能力都有限,所以做同樣的事情,常常要比成年人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努力。針對孩子經過千辛萬苦取得的成績,我們家長應該這樣做:

01 適當示弱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最強大和完美的,無所不能的。所以適當的時候,我們的示弱,可以作為孩子比我們強大的依據,從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02 重視孩子付出的具體努力

每個孩子能力不同,完成同一件事情,付出的努力程度也不相同。這時候,我們家長要表揚孩子的特殊努力,指出具體的地方和細節,讓孩子為自己最成功的地方驕傲。

03 對孩子的讚揚要有一個度

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好的結果,自然是值得父母驕傲的事情。但是必須要有一個度,以免孩子變得驕傲自滿。

跟孩子說話有講究,千萬別東施效顰,誤用了“同理心”這個概念

但是,凡事我們都要對孩子的成績表現出同理心嗎?尤其當孩子的哭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我們能不能自貶地說“這個不能怪你,我都不會”?

孩子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難免情緒會低落,作為父母,我們替孩子著急,就會說一些安慰的話。但是如果安慰話不講究方式,用自貶的方式,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作為父母,是孩子探索世界最初的老師,是孩子早期的偶像。在他們幼小的心目中,父母是萬能的。如果父母做不到,會讓孩子感到接收不到,完全沒有了心理支撐,他的消極心理和自卑感,反倒會加重。從而形成遇到挫折就想放棄的心理習慣,甚至形成消極的思維方式,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能力毫無益處。

跟孩子說話有講究,千萬別東施效顰,誤用了“同理心”這個概念

那麼,如何做才能正確地安慰困境中的孩子呢?

01 蹲下來,耐心傾聽

當孩子向父母傾訴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內心地傾聽孩子,並不時地配合一些輕聲的回應,千萬不要表示不耐煩。

02 告訴孩子你理解他,抱抱他

孩子說完後,父母要用輕柔的遇到告訴孩子不要著急,告訴他你能明白他的心情,也相信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沒有必要難過,因為會有辦法解決的。然後抱抱他。

03 不要在孩子面前顯示自己的無能

可以給孩子講幾個自己小時候,勇敢面對困難的小例子。讓孩子通過你的例子明白,經過努力的堅持,你可以克服困難,他也可以的。但是記得,千萬不可以自貶。

跟孩子說話有講究,千萬別東施效顰,誤用了“同理心”這個概念

【結語】

令人高興的是,越來越多的父母,懂得通過不斷地學習,懂得文明地對待孩子,比如學習運用同理心。但是,因為每個孩子頭腦中都有天生的競爭意識,父母又是他們天生崇拜的偶像。這就導致了再不同的場景下,運用同理心的方法,必須恰當的表達問題。恰當的運用,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意識。反之,則南轅北轍。

所以,在育兒的過程中,跟孩子說話有講究,千萬別東施效顰,誤用了“同理心”這個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