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3人、1集體!入圍第23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候選名單

第23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候選人近日出爐,共130名個人、67個集體入圍。其中,達州3名青年、1個集體進入候選名單。

據悉,“四川青年五四獎章”是授予四川青年的最高榮譽,旨在樹立品德高尚、貢獻突出的優秀青年典型,集中反映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今年評選工作緊扣《關於開展疫情防控一線青年突擊隊員關心關愛工作的通知》精神,特別突出疫情防控主戰線,單獨設置了防疫個人和防疫集體類別。

周國軍

周國軍是一名暖通工程師,在達州主要從事中央空調、通風管道、新排風管道安裝製作等工作,憑藉一身過硬的技術,在業內小有名氣。正月初一(1月25日),他接到中建三局電話,問其是否願意前往火神山醫院做通風工程。他沒有絲毫猶豫,一口答應。

達州3人、1集體!入圍第23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候選名單

根據工期安排,通風工程將在1月30日正式開始。30日上午,在妻子、父母的叮囑中,周國軍與叔叔周文堂開車向武漢駛去。當晚10點30分,周國軍叔侄趕到火神山醫院工地後立即就投入到建設中,直到次日清晨7點。之後他們僅休息了3個小時,便繼續工作。為了確保工程按時完工,他們拼命地加班幹活,餓了就吃包方便麵,累了就裹著軍大衣在地板上眯一會,醒來接著幹,連續10天沒有洗漱。

2月2日,火神山醫院主體通風工程順利交付。這時,周國軍叔侄毅然留了下來,完成收尾工作。2月8日,所有工程施工結束,病人陸續入住。看到這一幕,周國軍說:“我們的付出真的值得,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工作是我生命中做得最用心最用情的一次。僅用10天便建起一所如此規模的醫院,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感到無比驕傲!”

王紫瑩

輪椅上的“網球公主”

王紫瑩出生於通川區朝陽街道辦事處鋼花社區一個普通工人家庭,2歲半時因車禍導致右大腿高位截肢。雖然身體與其他小朋友有區別,但她沒有放棄運動。2008年9月她被選進了省隊訓練游泳,2009年4月被推薦到省殘疾網球隊,正式開啟網球生涯。

經過刻苦訓練,2011年,她首次代表四川參加了全國殘疾人輪椅網球錦標賽,並取得優異成績。2011年至今,憑著不懈努力,她先後在國內和國際重要比賽中,獲得數個個人單打和團體冠軍。特別是在2015年,16歲的王紫瑩在新西蘭奪得世界職業輪椅網球公開賽女子單打冠軍,成為全國首位獲此殊榮的殘疾人輪椅網球隊員,為祖國、為家鄉贏得了榮譽。

達州3人、1集體!入圍第23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候選名單

2015年6月,全國第九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六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聖火採集暨火炬傳遞點火起跑儀式上,王紫瑩擔任了火種採集手;同年8月,她在四川省第四次自強模範暨助殘先進評選中被授予“自強模範”稱號。2017年11月,她又被評為達州市“十大自強之星”。

王紫瑩先後獲斯里蘭卡輪椅網球公開賽女單亞軍;俄羅斯輪椅網球公開賽女子青少年冠軍、雙打亞軍;日本輪椅網球世界盃女子團體亞軍;第十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女子單打、混雙冠軍;馬來西亞網球公開賽女子單打冠軍、雙打冠軍;土耳其網球公開賽女子單打、雙打冠軍;泰國輪椅網球公開賽女單亞軍、女雙冠軍等多項榮譽。

張輝

帶動萬戶農民增收4200餘萬

2009年,張輝創辦了渠縣助民黃花農民專業合作社,動員200餘農戶參社,建立無公害黃花種植基地2000餘畝。2010年擔任四川省宕府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新型模式,帶動1萬餘戶農戶,增收4200餘萬元,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他還主持並參與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科研項目4項,取得科研成果6項、發明專利2項。

達州3人、1集體!入圍第23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候選名單

2015年,張輝又創辦了四川省青聯眾創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從事縣域電商服務,著力解決縣域電商人才匱乏、物流最後一公里、農產品難賣等問題。2016年,他創立的電子商務項目進農村“渠縣模式”,通過電商渠道幫助銷售渠縣柑橘、渠縣檸檬共200餘萬斤,並在全省、全國推廣。目前,該模式已複製到全省6個市州12個縣(市、區),取得顯著成效。

此外,張輝還積極參與貧困助學、新農村建設、抗洪救災、抗震救災、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公益事業,捐資捐物累計達200餘萬元,是一名富有愛心的青年企業家典範,曾獲省委宣傳部、團省委“鄉村創富好青年”等榮譽。

渠縣稅務局

第一稅務分局青年團隊

盡展青年人的豪邁擔當

渠縣稅務局第一稅務分局主要負責縣局辦稅服務廳的日常工作。其優化營商環境的先進做法兩次在央視新聞聯播播出,2018年被評為“四川省三八紅旗集體”,2019年被評為“全國巾幗文明崗”,負責人王曉君在2019年被表彰為“四川最美稅務人”。

達州3人、1集體!入圍第23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候選名單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一分局青年幹部聞令而動、逆風而行,積極投身“抗”疫前沿,用忠誠和擔當傳遞著最溫情的服務。他們通過網絡直播,線上輔導破解辦稅難題,推進落實“非接觸式辦稅”,全力確保納稅人“安心”防疫、“放心”辦稅;組建青年突擊隊,圍繞企業在疫情防控、物流保障、金融紓困、稅費優惠等方面遇到的問題,提供“問需響應式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他們奮戰脫貧攻堅精準幫扶,為農村貧困戶送上緊缺的防疫物資,及時配送化肥、種子等生產物資,助力春耕生產;他們志願服務社區防疫,同社區幹部群眾一道聯防聯控封堵疫情,在“疫”線傾情服務。

在用心做好疫情期間稅收工作服務的同時,他們以實際行動克服新冠肺炎影響,為奪取脫貧攻堅收官戰全面勝利貢獻了稅務力量,盡展青年人的豪邁擔當。

□本報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