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河北为何“撤职”保定,认定名不见经传的石家庄为省会?

1968年,河北为何“撤职”保定,认定名不见经传的石家庄为省会?

时至今日,保定市人可能还会对于省会变迁,从保定改为石家庄这件事情有些疑问,也相信保定人从内心是希望保定能够重新回归成身份城市,重获昔日的荣光。对于保定的省会头衔为何会被“撤职”一事,转向省会城市认定了名不见经传的石家庄为省会,也必然有一定的原因的。

1968年,河北为何“撤职”保定,认定名不见经传的石家庄为省会?

1968年,经过会议讨论,石家庄被认定河北省会城市,此后,保定便不再作为河北的省会,退居二线。可能许多人不明白,在一个省会城市的必要条件中,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应该担着主要因素,而保定自古以来都留有名声,传说中的尧帝故乡,建城于春秋,距今起码都是三千年的历史,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古都。

1968年,河北为何“撤职”保定,认定名不见经传的石家庄为省会?

相比较之下,石家庄可有些逊色,石家庄于1925年正式建市,此前也都是以县为单位存在,所以在文化以及历史方面自然不可相媲美,这就是所有人心目的疑问,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石家庄怎么会一跃成为河北省会,就连保定都得退位让贤?

1968年,河北为何“撤职”保定,认定名不见经传的石家庄为省会?

其实一个省的省会不仅仅得看历史文化,地理位置也是极其重要,保定位于河北北部,这个位置就有一点靠北,这一点上面的缺点就过于明显,与河北南部各个市县就离的远些,对此肯定会影响到经济发展,反观石家庄地理位置就得天独厚,最适合这个地域交流。石家庄西通山西,南邻河南,北接北京,东至渤海,咋一看就是河北的心脏。

1968年,河北为何“撤职”保定,认定名不见经传的石家庄为省会?

其二石家庄因为是“心脏”,所以在运输上面要便捷,方便工业发展,而且又生逢当时,那个时候就是看重工业发展,所以石家庄自然后来居住,而保定却有一点尴尬,因为处在地理位置靠北上,经济发展有些迟缓,比不上交通枢纽的石家庄,工业更是无法撼动石家庄,所以空有一个历史名头,也无法挽回省会的地位。

所以在定位一个省会城市的时候,一般优先考虑的是有无促进本身的经济发展,其次才是一个历史文化,所以保定才会被石家庄挤下来,毕竟经济发展才是硬实力。

1968年,河北为何“撤职”保定,认定名不见经传的石家庄为省会?

当然成为省会城市之后石家庄,那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各种政策的优势,使得其外来投资将会更多,外来投资多则牵动就业率,以及企业单位的增多,这一来二去的蝴蝶效应,经济就实现了腾飞,这也就是当初为什么许多城市会竞选省会城市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