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睡眠問題背後隱藏著哪些深層的心理原因

失眠 VS 嗜睡 | 常見的睡眠問題背後隱藏著哪些深層的心理原因

睡眠,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一種與覺醒交替出現的機能狀態。人在睡眠時對外界刺激相對的失去感受能力,骨骼肌(呼吸系統的骨骼肌除外)鬆弛、血壓稍降、心跳變慢、代謝率減低,腦功能可在睡眠中得到恢復。人的一生中,睡眠時間就佔據了將近1/3,可見,睡眠質量的高低直接關係到人們的身心健康。

實際生活中,人們的睡眠情況如何呢?

中華慈善總會新聞界志願者慈善促進委員會、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聯合發起的《2018年中國睡眠質量調查報告》於3月17日在北京發佈,報告顯示:在十萬的被調查者中,83.81%的人經常受到睡眠問題困擾,其中入睡困難佔25.83%,淺睡眠者有26.49%。而根據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全球成年人中,有60%以上存在睡眠問題,1/4的成年人失眠。“睡得晚”、“睡不著”、“睡不夠”等一系列睡眠問題正在困擾著當代人,這個時代的睡眠危機越來越嚴重。

失眠 VS 嗜睡 | 常見的睡眠問題背後隱藏著哪些深層的心理原因

失眠 VS 嗜睡 | 常見的睡眠問題背後隱藏著哪些深層的心理原因

從生理角度來看,睡眠問題固然與飲食、作息、疾病等因素息息相關,但其背後的深層心理原因若是被忽略,常常會造成反覆發作甚至是久治不愈的現狀。下面,我們就兩種最為常見的睡眠問題——失眠和嗜睡來進行詳細的心理剖析,並給出療愈建議。

01 失眠的心理含義

《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中,將失眠定義為:患者對睡眠時間和(或)質量不滿足並影響日間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失眠是由於一個人除了自己不相信任何人,覺得一切都只能自己支撐。他們對自己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追求完全的掌控感,比如“如果我要追求一個目標,那我就必須用超出人類所能承受的極限去實施。”這種掌控感讓他們對外部世界投射了滿滿的敵意,如果睡著了,這種敵意就可能傷害自己,所以即使在睡眠狀態下,他們也不允許自己放鬆,失眠就此造成。

失眠 VS 嗜睡 | 常見的睡眠問題背後隱藏著哪些深層的心理原因

我身邊有位朋友,有嚴重的失眠問題,他是晚上睡不著,只能在白天周圍的人都外出工作了,才能趕緊睡一會兒。他說:我總害怕晚上會有人來踹門,也擔心有小偷入侵。直到天亮了,一切恢復正常和忙碌,我感覺危險降低了,才能帶著靜音耳塞睡一會兒。為此,他十分苦惱,看了好多醫生,吃了好多藥,都無法徹底根除。

武志紅老師曾在書中介紹了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治癒失眠的案例。

施文寧格醫生是俾斯麥的失眠治療師,他會在俾斯麥入睡前守在其床邊,直到其沉沉睡去。確認俾斯麥睡著後,他會離開,但會確保在第二天俾斯麥醒來前,再次守在床邊。最最關鍵的是:施文寧格醫生前一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的衣著會保持一模一樣。反覆幾次之後,俾斯麥的失眠就痊癒了。施文寧格醫生使用的這種方法的心理秘訣是什麼?答案就是:為失眠患者營造穩定和控制的感覺。

人們放鬆控制感的前提是:當“我”放下控制時,“我”會遇到一個充滿善意的“你”。

失眠 VS 嗜睡 | 常見的睡眠問題背後隱藏著哪些深層的心理原因

治療前,施文寧格和俾斯麥建立了彼此信任的關係,所以對俾斯麥來說,施文寧格就是一個善意的客體。這個善意的客體守護著他睡著,又在醒來時被他第一眼看到,所以這就給俾斯麥一種感覺:在他放下控制進入睡眠時,都是這個充滿善意的客體在守護他。所以,他可以放鬆安心入睡。

由俾斯麥的案例,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幾種療愈失眠的心理術。

02 失眠的心理療愈術

1、找到一個安全“客體”。

客體在精神分析中的解讀是:與主體相對應的概念,指個體的意願、情感、行為所指向的人。

一般常見的客體包括:父母、伴侶、閨蜜、哥們等,在某些必要的時候,心理諮詢師也可以成為當事人的安全客體。這類安全客體就充當了上文施文寧格醫生的角色,之前就和失眠患者建立有安全信任的關係,如果他們能在療愈期間,給患者善意的守護,如晚上守著他直到他完全入睡,陪伴他第二天睡醒,確保自己在陪伴期間的情緒是穩定的,如果早晨他第一眼看到的是安全客體善意的微笑,就更完美了。

如此持續一段時間,失眠的症狀會有所改善。因為,破除敵意,才能讓失眠患者真正感到安全和放鬆,人也只有在真正放鬆的情況下,才能入睡。

失眠 VS 嗜睡 | 常見的睡眠問題背後隱藏著哪些深層的心理原因

2、找到一個安全的“過渡客體”。

過渡客體是溫妮科特提出來的一個概念,意思是一個存在既不是主體,也不是客體,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過渡”,就相當於是個中介的作用,把主客體關聯起來。

常見的過渡客體一般都是和當事人的重要他人相關聯的物品,比如對於孩子來說,他的小裹被或者媽媽的睡衣都可能成為他安全的過渡客體。對於成人來說,如果你找不到一個人做你善意、安全的守護客體,那麼就可以選擇自己信任的人的代表物品或者是你自己重要的“幸運物”之類的,比如伴侶的睡衣或自己的幸運手環等。

每晚入睡前將選好的過渡客體放在身邊或者乾脆抱在懷裡,入睡後第二天醒來它依然會在你身邊,做一個善意安全的守護。切記,這個過渡客體白天不要使用。

失眠 VS 嗜睡 | 常見的睡眠問題背後隱藏著哪些深層的心理原因

3、創造一個安全的“秘密空間”。

溫妮科特等心理學家曾對

安全感做了一個比喻:好父母就像好的容器,能容納孩子的活力以及各種敵意的情緒。孩子的敵意和外部的敵意都無法破壞這個容器,於是孩子就能確信它是活在一個安全的空間裡。

成年人的安全空間要自己創造,這個安全空間一般是自己的秘密空間,不希望被人入侵和打擾。比如:自己的房間、自己的書桌、甚至是自己上了鎖的抽屜等。只要人們可以將自己的秘密帶入這個空間,或者是自己身處該空間覺得很安全,就可以為當事人帶來足足的安全感。這份安全感會促使失眠患者放下敵意和戒備,放鬆入眠。

失眠 VS 嗜睡 | 常見的睡眠問題背後隱藏著哪些深層的心理原因

除了失眠之外,還有一種常見的危害力較大的睡眠問題就是——嗜睡。

03 嗜睡的心理含義

排除了生理病變的因素,百度百科中對嗜睡的定義為:神經性疾病的一種,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發生,最常發生在不活動或單調、重複性活動當中。

嗜睡的心理含義更多的指向了“隔離和逃避”。既然在清醒的狀態下不能真實的做自己,那麼幹脆就逃入睡眠中,“眼不見心不煩。”常見的有以下三種情形:

  1. 逃避人際關係;
  2. 逃避學習和工作;
  3. 逃避負向情緒。

這種逃避真正在躲什麼?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可以窺見一斑:

一、逃避人際關係,即在人際交往中遭受過挫敗,於是歸屬和愛的需要或者自尊的需要沒有被滿足,但為了避免再次被傷害,會隔離掉自己這部分的需求;

二、逃避學習和工作,即在學習或工作上遭受了失敗,或是習得性無助(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都無法實現自定的目標),於是認知的需要沒有被滿足,為了避免自我價值感過低或是他人對自己的能力評價過低,便隔離掉自己該部分的需求;

三、逃避負向情緒,常見的負向情緒有:焦慮、憤怒、抑鬱、嫉妒、悔恨等,無論哪種,都會引發當事人不舒服的身心體驗,長期下去會極度消耗生命力,並引發生理疾病,這時人們安全的需要便無法得到滿足,為了生存,人們就選擇隔離這份需求。

失眠 VS 嗜睡 | 常見的睡眠問題背後隱藏著哪些深層的心理原因

我們來看一個經典的童話故事——睡美人。

關於睡美人的心理隱喻解讀已經非常多了,今天我們主要看看從嗜睡的角度,它為我們提供的視角。一是,睡美人是被紡錘刺傷後,陷入昏迷(嗜睡)狀態的,這樣,她就可以逃避後續可能遇到的身體傷害;二是,睡美人出生後,其父母就被告知這個孩子十幾歲時就會發生意外,於是對她展開了全方位、無死角的防護。這份愛,是沉甸甸的,是保護,也是束縛,限制了睡美人可以安然的“做自己”。為了逃避這份令人窒息的愛和束縛,她昏迷了。

現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例子:某人由於高考失利,便一蹶不振,整日宅在家,除了吃,便是睡;某人由於升職失敗,便破罐子破摔,睡他個昏天黑地,愛誰誰;某人由於被朋友“出賣”一次,就揚言天下沒有可信之人,再也不與人相交,每天精神萎靡……

失眠 VS 嗜睡 | 常見的睡眠問題背後隱藏著哪些深層的心理原因

面對這種精神性嗜睡,有哪些心理療愈術之法?

04 嗜睡的心理療愈術

療愈精神性嗜睡的根本原則就是:在真實世界中勇敢的做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在小事上堅持自己的意見。

改變從小事上入手,是最容易成功、也最容易堅持的。比如,從今天自己決定穿什麼衣服、自己決定三餐的內容、自己決定幾點睡覺幾點起床、自己決定每週去幾次健身房等等。重點是體會自己做主的那份心情,並通過一次次小事的做主來強化這種心情,積累大改變的自信心。

失眠 VS 嗜睡 | 常見的睡眠問題背後隱藏著哪些深層的心理原因

2、有意識的挑戰“不可能”。

即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去挑戰一些以前自己不會做、也不敢做的事情。很多時候,人們不會做、不敢做,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態度的問題;不是缺方法,而是缺勇氣與信心。可以訓練自己有意識的帶著害怕去嘗試,比如以前懼怕權威的人,可以試著違背一下領導的意思或是和領導辯駁;以前懼怕人際交往的人,可以試著尋找善意的人慢慢拉近關係;以前害怕英語口語的人,可以試著參加口語課程或者口語社團等。總之,在挑戰的過程中,你慢慢積累的是成功的經驗和自信,這都會提升你對自身生活的掌控力,“我的生活我做主”,這份感覺如此之爽,怎會有人逃離?

失眠 VS 嗜睡 | 常見的睡眠問題背後隱藏著哪些深層的心理原因

3、被別人侵犯時,有意識的回擊。

這是建立個人邊界的重要方法。如果被人侵犯,你只會一味退讓,便會讓別人摸不清你的底線,從而“得寸進尺”。邊界被人入侵會引發不適的情緒體驗,若能回擊,這種情緒便會隨之化解,而且會讓別人清楚的知道你的界限,下次不敢輕易越界。有人會擔心回擊破壞了關係怎麼辦?一是要學習“非暴力溝通”的方法,我在《關門特別響|壓抑的攻擊性和入侵的邊界感,還可以怎麼有效表達》中有過具體的說明;二是要相信,只能單方做主的關係都不是良性的互動關係,不要也罷。

失眠 VS 嗜睡 | 常見的睡眠問題背後隱藏著哪些深層的心理原因

生活無小事,睡眠是大事。在現代社會,隨著GDP的飛速增長,大家都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也開始日益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問題。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只有滿足了生存需要,其它的發展需求才有被滿足的可能性。睡眠問題背後牽扯的,不僅有自我安全感的問題,還有關係中權力鬥爭的問題和自我防禦機制的問題。

成長是貫穿一個人終生的主題,問題就像一個個天使,送你一個契機去自我探索、自我療愈,睡眠就正是這樣一位天使。

失眠 VS 嗜睡 | 常見的睡眠問題背後隱藏著哪些深層的心理原因

我是 @香遇十八子,立志成為心理諮詢界最靚的仔。願陪你愛上獨一無二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