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那些被歷史遺忘的時光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一個註定不平凡的靈魂降臨在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

如果沒有註定的那次選擇,倉央嘉措的一生,應該是一輩子和泥土牛糞為伴。

娶一個不算漂亮但是勤勞的農奴妻子,放牛拓荒,閒下來和家人一起圍坐在火爐旁取暖,聊聊明年青稞的收成和計劃。

和我們沒有兩樣。


倉央嘉措:那些被歷史遺忘的時光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年僅14歲的倉央嘉措被正式選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當他坐在布達拉宮的金床之上,面前跪著虔誠的信徒的時候,不知道小小的倉央嘉措是否想起了從小一起兩小無拆的情人。

“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只是再沉寂無聲的靈魂,面對布達拉宮悠揚的經聲,也會如石子丟進水塘一樣

痛苦隨著水紋一圈圈的盪漾開來

岡仁波齊的倒影,被激盪的波浪一遍遍的沖刷著,洗掉了無盡的纖塵,不留一絲人間的感情。

有名無實的倉央嘉措,只能在深深的布達拉宮裡一遍遍的踱步,望著山下旖旎的春光,扼腕嘆息。

我是西藏最大的王,山下都是信仰我的臣民,可我不願意如此高高在上,我只想走出這雪白的宮殿,和你們一起迎接這世俗的煙火。

可是,沒有人可以理解。

於是,倉央嘉措開始憂鬱,開始叛逆。每當夜晚來臨。他化名達桑旺波,以貴族公子的身份,流連於拉薩街頭的酒家、民居,再後來,竟“身穿綢緞便裝,手戴戒指,頭蓄長髮,醉心於歌舞遊宴,夜宿於宮外女子之家。”

大權在握的桑傑嘉措,想象不到這個傀儡此時的心中所想,他只是覺得這個傀儡有點脫離掌控。

我是佛前一朵蓮花,我到人世來,被世人所悟,我不是普度眾生的佛,我來尋我今生的情。

於是,倉央嘉措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存在的價值,我可以不是毫無感情的佛陀,我也可以有正常人的七情六慾,我也可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幽會我最愛的姑娘。

此時的他,應該是快樂的吧,至少身體的愉悅可以掩蓋心裡的痛苦。

直至桑傑嘉措被殺,他被押解去見另一個王。

白色的野鶴啊,請將飛的本領借我一用。

為了避免救他的僧眾無謂的抵抗和死亡,他獨自一人從哲蚌寺走了出來,放棄抵抗。

開始順從命運的安排,開始不再去想做那激起千層浪的石子。

不觀生滅與無常,但逐輪迴向死亡。絕頂聰明矜世智,嘆他於此總茫茫。

此時的他,活著或者死亡,意義已經不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