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文學】第288期 柳岸聞鶯︱書香合集

【東風文學】第288期 柳岸聞鶯︱書香合集


【東風文學】第288期 柳岸聞鶯︱書香合集

【東風文學】第288期 柳岸聞鶯︱書香合集

淡忘的書香

作者︱劉麗君


許久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坐在書房裡讀書享受一下翰墨飄香的雅趣了,只是偶爾打開書櫃透風,才聞到那股卓爾不群的書香氣。那股氣息一下子把我帶到了先前那個清苦、單純的歲月……

那時我愛書,愛買書,愛讀書;所以最大的希望是有一個像樣的書櫃,一個屬於自己的書房。後來書櫃有了,而且裝滿了書;書房也有了,卻沒了讀書的時間和心情。那些書籍幾乎成了字典,我只是要用某個內容或查實一段資料時才去翻翻它。曾經愛書如命、讀書如痴的我也變得如此“急功近利”。

社會浮躁了,人也浮躁了。許多人都像我一樣,怎麼也靜不下心來讀完一本書,充實一點知識。如今一些有權人和有錢人把書當作一種擺設,雖然從不讀書,但辦公室卻擺著一個裝滿書籍的大書櫃,以表示自己有知識和尊重知識。讓人啼笑皆非。

甚至於有人竟把古人的教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演繹成黃色段子來講,把讀書人當呆子來戲弄,你看這五花八門的世界,有誰來為讀書正名呢?

有,但不是在中國。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項調查,以色列這個500萬人口的國家把讀書放在首位,全國的報刊多達890種,他們的圖書館,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閱覽室裡總是座無虛席。猶太人把書本視為珍寶,至今還保留著一個沿襲下來的傳統——把書櫥放置床頭,以表示對書本的頂禮膜拜。

正因為如此,這個民族哺育了馬克思、愛因斯坦、弗洛伊德、柴門霍夫和門德爾松等許多傑出的科學家和思想家,著就了聞名於世的《聖經》,歷屆諾貝爾獎中,他們獲獎者都佔有驚人的比例。不僅如此,他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在一半是沙漠的狹窄國土上,神速創造出了世人矚目的經濟奇蹟而成為世界最富裕的國家。

還有冰島、法國、日本等國家,他們愛書和讀書的習慣也各有千秋。冰島人把書本看作是自己的心愛之物,並以喜歡讀書而享有盛名。只有24萬人口的冰島,2011年12月就售書40萬冊,平均每一個人在一個月裡買了近兩本書,創世界最高記錄。

據日本讀賣新聞社對全國的讀書情況的一次調查反映,在日本有六成人讀書成風。一個月裡讀了十多本書的人有3%,讀三本的為11%,讀兩本的佔16%,在日常生活中,想多讀一些書的人有64%,佔一半以上。

在法國,許多人都有讀書的好習慣。在人流較多的公交車候車亭或書報亭旁,大都有一兩個報刊架,上面放滿了最新免費報刊,行人隨手可取。隨處可見一邊排隊一邊閱讀的金髮碧眼男女,閱讀成了人們一種習慣。

有篇文章介紹說:“在地鐵裡、公園內、高速火車或飛機上,人們都可以看到法國人專心致志地讀書、看報的身影。在咖啡館或酒館,有人以一杯咖啡或一瓶啤酒,就能“煲”好幾個小時的“書粥”。讀書成為大多數法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說到這裡,肯定有人擔憂,中國人現在為什麼不愛讀書了呢?你看,就與鄰國相比,有人統計,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與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人均40本,俄羅斯的人均55本相比,中國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

看到這些資料,作為中國人,我心裡也很愧疚,中國古代先人可是讀書的典範啊!祖先勤學苦讀的美德在我們這裡丟失了,我們愧不如人,愧對祖宗啊!

想想中外先賢們教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丘)“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孟德斯鳩)“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氣。”(羅曼・羅蘭)先賢的教誨啟示我們,“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托爾斯泰)開始讀書吧,不能做嘆氣的人,讓我們從頭開始……


【東風文學】第288期 柳岸聞鶯︱書香合集


三月的陽光照在窗前,映射在我的書桌上,柔情而溫暖。我看看窗臺前竟相爭豔的紅花綠葉,頓感花草方知爭春,何況人呢?我不能忙得丟掉了最寶貴的財富啊!

我又開始了我的讀書生活,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一本書,兩本書;我決心像從前一樣孜孜不倦地堅持下去,那樣我天天都能聞到我喜歡的書香。

讀書的感覺真好。我現在儘管沒有太多時間坐在書房裡讀書,但時間像海綿裡的水,可以擠。從一點一滴開始,文學的,歷史的,哲學的……在知識的海洋裡遊弋,方知自己知識的貧乏。

因而我要更加努力,我們中國人都要努力!每個人從“我”做起,從一本書讀起吧!那書香會溫馨你的一生……


【東風文學】第288期 柳岸聞鶯︱書香合集

【東風文學】第288期 柳岸聞鶯︱書香合集

慎獨不孤伴書香

作者︱袁 超


日常生活中的三、兩個不亦快哉的片段,相信你也與我有過同樣的感觸:

北風呼嘯之時,室外一派銀裝素裹的妝束卻寒氣迫人,倒一杯茶、捧一卷書,尋《平凡的世界》中樸素章句燃文暖心,與走過貧瘠、走向希望的那個堅定的理想主義者以故事交友,不亦快哉!

酷暑蒸煮之季,熱浪起伏湧動,讓人坐臥難安。哪怕就在溫度最高的午後吧,備半盤果蔬,翻一卷散文,心靜自然涼,不亦快哉!

暴風驟雨襲來,無備而行會淋漓落湯,索性就選個屋簷樓亭之所,掏出隨身而帶的冊本、雜誌,閱一篇文章、識一個人物,待滴水稀疏再上街,一則安全,二免狼狽,不亦快哉!

諸事皆順時,心潮逐浪高。放目四周皆入眼,蔥蘢一切俱生機。隨取一本詩集,或宋詞、或《毛澤東詩詞》,聲洪亮去逐字,情愉悅而滿懷,不亦快哉!

……

【東風文學】第288期 柳岸聞鶯︱書香合集


一個人的孤獨,其實是兩個人的陪伴。一個是自己顯現的外在,一個是遵從的自己的內心。我想古人提到的修身應該是修心與慎獨的結合。在轉過群體與熱鬧的背面,一個人的孤獨才是生活最正常的狀態。此刻,最易做到之事,就是有書而讀。通過閱讀可以逾越千年,聽聽如蘇東坡等那些縱橫飄逸之人咵咵天;通過閱讀也可以無需護照來去千里,聆聽各行各業的那些中外弄潮者敘事成書。有書香在側,見慎獨不孤!

“鞭心馬而馳八極,油意車而戲九空”。每個人皆屬空靈之生物,每顆心都存遼遠之乾坤。世間之種種觀察景象與心間之篇篇求索疊加驗證時,在做出一致、或不致的判斷過程中,書都是催化劑。閱讀的多少隻是加入劑量的不同罷了。在微信、微博、微視頻等大行其道佔據了茶餘飯後的閱讀時間時,我個人還是喜歡每週選擇一、二本實物書相伴左右,類別、題材未有限制。因為在情景交融中,就難免與上述快哉之事巧遇與相逢了。這也就邁過了書呆子,染一分書卷氣了。

未來已來,瞬息萬變。風流總要被雨打風吹而去;心靜閱讀,大千世界。萬物皆會洗刷終存一瓣餘香。

書,是意到即成、觸手可及的朋友。只要你願意!


【東風文學】第288期 柳岸聞鶯︱書香合集

【東風文學】第288期 柳岸聞鶯︱書香合集

名家筆下的名家

——《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讀後感

作者︱小 雅


餘華是國內“先鋒文學”的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狄更斯。他的小說很有名,代表作品有《許三觀賣血記》、《活著》、《兄弟》以及《細雨中的呼喊》等等。他的散文也很好看,比如這本《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這是一本關於閱讀的隨筆散文集。不是通常意義的書評或讀後感,而是有關閱讀文學作品的經歷,對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的結構、敘述方式等的分析和延伸閱讀,對作者在創作作品時的心理、慾望、目的等進行詳細、獨到的解讀和分析。

作家寫作和閱讀往往都有獨特的視角和獨到的眼光,總是能夠敏銳的發現名家們隱藏在字裡行間的匠心獨運和非凡絕技。餘華在我心中已經是名家了,而他又是怎麼解讀他眼裡的名家呢?名家讀名家名著,告訴我們經典好在哪裡,他以真實感性的閱讀經歷和體驗,講述與一本書相遇的故事,解讀作家性格與作品,品味卓爾不群的寫作手法等等,寫得條理清晰,深入淺出,引領著你進入經典文學作品大海的深處,瞭解它的神秘、浩瀚之美。

這部書的寫作時間距今也有一二十年了,讀的時候有相見恨晚的感覺。任何知識和技藝有一個好的引領人是很重要的。同樣閱讀一本書,高人會讀到常人領悟不到的美妙之處。而餘華在講述二十年來的閱讀文學的經歷時,沒有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回憶在閱讀一些大師級文學作品時的忐忑不安以及當時的激動和失眠。他說是這種情感體驗引領他進入文學之門。“我對那些偉大作品的每一次閱讀,都會被它們帶走。我就像一個膽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們的衣角,模仿著它們的步伐,在時間的長河裡緩緩走去,那是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這樣的傾述,讓我們拉近了和餘華的距離,任何一個名家,在最初的文學之路上,都有著膽怯和信心。是偉大的作品引領著他和我們向前。


【東風文學】第288期 柳岸聞鶯︱書香合集


在書中,餘華以小說家和讀者的雙重身份,從閱讀經歷開始,對比川端康成和卡夫卡,他說川端康成是文學裡無限溫柔的象徵,是肉體的迷宮,卡夫卡是文學裡極端鋒利的象徵,是內心的地獄。對作品分析,沒有選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而選了《禮拜二午睡時刻》,沒有選卡夫卡的《變形記》而選了《在流放地》。餘華似乎鍾情於來自猶太民族的作家,除了卡夫卡和舒爾茨,餘華又解讀了辛格。對辛格和前兩位作家進行對比。他說卡夫卡和舒爾茨筆下的人物是在內心的深淵裡流浪,辛格的人物則是行走在現實之路上。這也是為什麼辛格的人物充滿了塵土飛揚的氣息,而卡夫卡和舒爾茨的人物一塵不染,因為後者生活在想象的深處。

餘華曾說魯迅是他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其實這是反話。他在訪談裡講述著魯迅從少年時對他的深刻影響,直至中年時一個偶然時刻開始認真的讀魯迅並從此熱愛著魯迅。他將魯迅和博爾赫斯相提並論。說他們是我們文學裡思維清晰和思維敏捷的象徵。前者如山脈隆起地表,後者則像河流陷入了進入。他認為《孔乙己》和《南方》是敘述上惜墨如金的典範。看了餘華的閱讀分析,發現讀者的閱讀素養和欣賞力不同,閱讀感受是絕對不同的。看名家的評析,才知道如何去閱讀、領悟和吸收。

把時間留給一流作品。而哪些作品值得反覆閱讀呢?許多讀者有著這樣問題。有著幾十年閱讀史的餘華,為愛讀文學作品的人列了一個書單。其中有羅伯.格里耶的《嫉妒》、福克納的《喧譁與騷動》、博爾赫斯的《永生》、《南方》、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舒爾茨的《鳥》,羅薩的《河的第三條岸》,拉克司奈斯的《青魚》,克萊恩的《海上扁舟》等等。感謝餘華,我將他推薦的名單納入購書單,目前已經讀了其中一小部分。我相信名家推薦的名家作品,是經典中的經典,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值得反覆的閱讀和領會其妙。

人世熙攘,外界的干擾很難讓人再靜下心來,去發現一本好書並靜靜的閱讀它,但還是有許多人,一直保持著閱讀的習慣,因為讀一本好書,真的是“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東風文學】第288期 柳岸聞鶯︱書香合集


本期策劃︱黃承林

王 金

文中插圖︱網 絡

精彩閱讀:

【東風文學】第287期 柳岸聞鶯︱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一一《東風文學》特刊(13)

【東風文學】第286期 詩海拾貝︱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一一《東風文學》特刊(12)

【東風文學】第285期 詩海拾貝︱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一一《東風文學》特刊(11)

【東風文學】第284期 柳岸聞鶯︱眾志成城 抗擊病毒一《東風文學》特刊(10)


敬請關注 歡迎賜稿


《東風文學》搭建文化平臺,發表佳作名品,弘揚昂然正氣,營造和諧氛圍。鼎新文學,文責自負,倡導原創,嚴禁抄襲。


詩詞、散文、小說、評論等各種文體皆可,尤其歡迎短小精悍、文風清新、文義雋永之作。
詩詞一次三至五首,每首三十行內;散文、小說、評論等每篇三千字內為宜。並請附作者百字簡介及生活照一張。請將文章、個人簡介和生活照放一個文件夾打壓縮包發送。
請作者註明姓名、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郵箱和電話號碼,以便通聯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