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邊名臣鬆筠,為國家爭回了領事裁判權,推動藏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松筠(1754~1835),字湘浦,瑪拉特氏,蒙古正藍旗人。曾任駐庫倫辦事大臣、駐藏大臣、伊犁將軍,治邊政績卓著;歷仕乾隆、嘉慶、道光三朝,飽嘗宦途生涯中之盛衰與枯榮。松筠又是才華橫溢的學者和地理學家,留有許多著作和詩集,深得後世之尊崇。公元177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松筠考取了翻譯筆帖式,在理藩院任職,為乾隆皇帝重用,翌年,升為內閣學士,兼副都統。

治邊名臣松筠,為國家爭回了領事裁判權,推動藏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自公元1727年(清雍正五年)中俄簽定《恰克圖條約》以後,中俄雙方由於邊界問題多次停止貿易。此時,屬於俄國的布里雅特人在庫倫(今烏蘭巴托)劫掠清朝商人的貨物,致使雙方無法繼續正常的貿易往來。當時俄國官員偏祖布里雅特人,對罪犯只是輕罰,根本不把罪犯交給清朝方面處置。清朝政府多次提出交涉,卻沒有得到俄國方面的配合。無奈,只得閉關停止邊境貿易。

治邊名臣松筠,為國家爭回了領事裁判權,推動藏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公元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命松筠為庫倫辦事大臣,赴庫倫處理中俄事務。松筠赴任後,整頓邊界,對俄國人以誠相待。沒過多久,卡倫士兵出巡邊境,被布里雅特人殺死。松筠說:“舊事還沒處理好,又節外生枝,不過,這倒是處理這些事的好時機。”於是給俄國送去文書,責其交出兇手。俄國把三名罪犯交給松筠審理。

治邊名臣松筠,為國家爭回了領事裁判權,推動藏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他和俄羅斯使者塞爾巴特在恰克圖簽訂了《新恰克圖條約》。條約規定罪犯應由所屬國審理,為國家爭回了領事裁判權。公元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清廷任命松筠為駐藏大臣。西藏之地,古屬吐番。清時,由於其地偏遠,稅務雜役又沉重,人民逃亡,田野荒蕪,問題嚴重。松筠到任後,看到這種淒涼景象,下決心整頓秩序,恢復生產。

治邊名臣松筠,為國家爭回了領事裁判權,推動藏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他清查達賴喇嘛所屬地方損壞、坍塌的房屋,下令地方官吏核實,撥款修繕,招回百姓居住。又規定從公元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逃亡或投奔世家的百姓招回後,每人分給三個月的口糧,並按人口分給籽種、土地耕種;對於那些無力耕稼的貧民,也敬給他們兩個月的口糧,並酌情給予籽種,及時耕種,勿貽誤農時。當時,有的世家大戶倚仗勢力,霸佔水渠,導致貧民不得按時灌溉,田地因此而荒廢。松筠下令如這種情況再有發生,一經查明或被告發,嚴懲不貸,為農業生產提供了保障。

治邊名臣松筠,為國家爭回了領事裁判權,推動藏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他又查明,近年藏民困苦,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百姓差發和稅務沉重。他首先給每戶藏民一銀元以示安撫。從前,百姓有騾馬十頭,抽調一頭以供差發。松筠下令暫停此項差發,等過幾年後,百姓生活寬裕,再行抽取,以緩民力。免去1791年至1794年(乾隆五十六年到五十九年)的一切欠稅。如果現今的稅款,百姓無力全部繳納,下令禁止逼稅,記下所欠稅款,以後交納。以前,世家大戶的差發是免除的,各種負擔全部落在百姓身上。

治邊名臣松筠,為國家爭回了領事裁判權,推動藏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松筠下令,無論貧富,一概按令差發;世家大戶僱人差發,要按價給予差發錢,不許欺壓百姓。他親自攜帶銀兩,在後藏地區沿路監督各項撫卹措施,並且沿路勘測,繪製地圖。松筠初至西藏時,達賴喇嘛曾報告說西南邊界有廓爾喀(尼泊爾)之兵不軌,要求採取措施對付。松筠並沒有武斷行事,他經親自察訪,得知廓爾喀並不是無端生事,而是向定結邊外等部索取所欠款物而已。便親自前往喀達等地撫循,並且向四川藩庫借銀五千兩,撫卹藏民,修建鄂博寨卡。松筠在西藏任職五年,深得藏民的愛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