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劉強東失去大哥人設,馬雲口中的悲劇難道要不幸言中?丨水伯

水伯, 《消費者洞察指引》,《認知變現指南》作者;Stygoogle(軟贏·鏡像元)創始人

移動網絡時代唯一壁壘就是認知,週二有約給思想洗澡讓認知破壁!

“機器人叛亂”


京東劉強東失去大哥人設,馬雲口中的悲劇難道要不幸言中?丨水伯


京東劉強東失去“大哥”人設,馬雲口中的“悲劇”難道要被言中?丨水伯


京東劉強東失去大哥人設,馬雲口中的悲劇難道要不幸言中?丨水伯


引語:

馬雲說京東會成為悲劇,難道劉強東要用實際行動證明馬雲是正確的?

在《阿里巴巴正傳》一書中,作者方興東引用了與馬雲私人聊天時的一段對話,馬雲說,京東將來會成為悲劇,這個悲劇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強,而是方向性的問題,這是沒辦法的。劉強東在明尼蘇達州遭受的性侵指控,幾乎是中概股企業家迄今為止的最大丑聞。另一方面,京東活躍用戶數增長停滯,2018年四季度營收增速創10個季度以來最低紀錄。股價也從1年前的50多美元跌到30美元附近。

眾所周知,劉強東是一個很愛樹立人設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劉強東的江湖大哥人設,在互聯網圈深入人心。和員工稱兄道弟的做法,此前給劉強東和京東帶來了國民級的好感和美譽度,也為今天的危機埋下了伏筆。實際上,商業和人情本身並不容易共存。在京東意氣風發的時候,劉強東的江湖做派被外界解讀為“義氣”的表現,可一旦生存環境發生變化,京東高管大調整,快遞員失去底薪,曾經的豪言狀語就會成為笑話,甚至誘發輿論回踩。

京東的公司章程規定,只要劉強東未在場,董事會不得召開正式會議,即使召開了,沒有劉強東的簽字也無法生效推行。目前說劉強東在京東一言堂絕對不過分,問題來了,劉強東需要什麼樣的“三觀”才對的起這份信任?和老對手阿里巴巴馬雲相比,劉強東到底輸在哪裡?

140年前,達爾文用進化論,讓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人類將自己標記在生態鏈的最高端,俯瞰著這個熙熙攘攘的生命世界,似乎成了金字塔尖上最尊貴的王者。我們每個人,探索著萬物生靈的運行規律,改造著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信心滿滿地以為,我們是最理性的,我們有足夠的能力控制自己的命運,包括我們的思想和行為。人生啊,總是在你覺得得意洋洋的時候,會給你潑上一瓢水,讓你頭腦清醒清醒。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人類發展與應用心理學的國家首席教授基思·斯坦諾維奇所著《機器人叛亂》就是這樣一本顛覆人類三觀,讓你重新認識自己的書。《機器人叛亂》告訴你,你根本不是什麼王者,你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你不過是個高配置的機器人,指揮你的,是你體內那些小小的基因,你的存在不過是個載體罷了。簡單說,自然界的進化可以模擬為一個“算法過程”,而攜帶這種算法過程的就是基因。把基因注入一個空殼,這就是機器人。人生就是一次次破局。其實所謂的局,就是“系統”。這個“系統”從環境角度就是“算法過程”,從個人角度就是“三觀”,我們陷入某種困局,並不會是單一因素把我們困住的,系統都是由多因素組成。馬雲、劉強東們誰將擁有破局能力,能夠擊透工作的本質,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人類中的絕大多數是註定一生無法養成破局能力的,因為需要你跳出舒適區,不斷學習,這很難。而且越聰明的人,往往越無法養成這樣的能力。因為他們寧願去花精力自圓其說,而不願意自我精進。本文主要包含如下四個主題:

1/4、“機器人叛亂”的核心:「正“正三觀”」

2/4、人類憑什麼可以與自己的基因抗衡?

3/4、「正三觀」,找到你的自主性、重構自我意識

4/4、 馬雲和劉強東堅守什麼樣的“價值觀”,就獲得什麼樣的結果?

1/4、“機器人叛亂”的核心:「正“正三觀”」

基思-斯坦諾維奇寫的《機器人叛亂》揭示了一個讓你驚悚的事實:你,我,人類是基因和模因的生存機器——機器人。基因和模因寄生在你身上,你被他們掌控,就如被操縱的機器人,一心只為基因和模因服務,卻忘了自己是誰、忘了自身利益,不知道生命的意義。基因、模因、人智、智人……,到底誰能主宰未來?基思·斯坦諾維奇,用認知科學和決策科學鑄成一把理性思維之劍,引領全人類,開啟一場反抗基因和模因的叛亂。如果《自私的基因》擊碎了你的心和尊嚴,《機器人叛亂》將幫你找回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機器人叛亂”就是因為人類有區別於其他動物的獨特覺醒意識,所以不甘於做基因的奴隸,他們變革了洞見和認知,從而超越複製子的有限利益,完成自主性目標。

“機器人叛亂”的核心:「正“正三觀”」,即堅持“正確的三觀”。由“基因、智人”兩要素形成了你的“人生觀(評估你的慾望、信念和目標)”;“模因、人智”兩要素形成了你的“世界觀(評估你的手段)”;從“審視自我(世界觀、人生觀)——上升理性(高階偏好)——反思理性(選擇意義)——再上升至價值觀(創造意義)”。讓理性思維代表你的個人利益,在基因目標和個人目標衝突時,確保大腦優先處理個人目標;理性思維幫助你評估你的“三觀”,確保方向和手段的正確性,避免被基因、模因所誤導,從而讓你更易實現個人目標。


京東劉強東失去大哥人設,馬雲口中的悲劇難道要不幸言中?丨水伯


1、“基因”與“人生觀”的思考

基因是帶有遺傳訊息的 DNA 片段,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生物體的生、長、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現象(人生觀)都與基因有關,這眾所周知。可是,斯坦諾維奇借用英國科學家理查德-道金斯在 1975 年出版的暢銷書《自私的基因》一書的洞見,顛覆傳統認知「基因是為物種生存、複製而存在」,事實上,生物存在是為了基因自身的複製,道金斯指出,「永垂不朽的恰恰是基因,而不是我們」。所有生物都是基因的生存機器。例如著名的“掘地蜂效應“,研究者發現,掘地蜂卵孵化時,幼蟲靠吃昏迷的蟋蟀長大。每當掘地蜂捕獲蟋蟀,把它麻痺,帶回放在洞穴口。在掘地蜂進入洞穴檢查安全時,如果把洞口的蟋蟀移動一英寸遠,雌蜂出來後,就不會直接把蟋蟀拖進洞裡,而是拖到洞口,繼續進洞檢查;出來發現蟋蟀不在洞口,而是離洞口更遠地方,它又會把蟋蟀拖至洞口,再進洞檢查,再出來。在這個研究者不斷搞破壞的實驗中,雌掘地蜂居然把洞穴檢查了 40 次也不會把蟋蟀直接拖進去。


京東劉強東失去大哥人設,馬雲口中的悲劇難道要不幸言中?丨水伯


這個研究說明,動物這套看似複雜的智能行為,其實是基因遺傳精心設計的一套刻板而僵化的程序性反應。認知科學家道格拉斯·霍夫斯塔的觀點,這種令人不安的現象稱為「掘地蜂性」。看到簡單生物體表面行為的複雜性背後,不過是簡單、刻板的例行公事,這不得不讓人擔憂:有什麼能讓你確信,你自己不是掘地蜂,哪怕一點點不是?道金斯指出:「生命世界被分解為基因複製子和生物載體兩大部分。作為載體的人類,是基因複製子生存的機器,它們是永遠活下來的一部分,我們不是。人類被基因製造出來,就是為了讓基因把自己完好無損地傳遞到下一代」。

2、模因與“世界觀”的思考

模因,也可以說是文化基因。這是人類最近幾十年才發現的秘密。模因這個術語,最初源自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一書。模因指「在諸如語言、觀念、信仰、行為方式等傳遞過程中與基因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類似的那個東西」。模因可以通過語言、記憶或其他方式進行復制,而且存儲在大腦中。模因(meme),在《牛津英語詞典》中定義為「文化的基本單位,通過非遺傳的方式,特別是模仿而得到傳遞」。斯坦諾維奇給模因的解釋是「一種大腦的控制或信息狀態,當它被複制到另一個大腦時,就可能引發全新的行為或思想」。模因跟基因一樣,是複製因子,通過模仿傳遞。


京東劉強東失去大哥人設,馬雲口中的悲劇難道要不幸言中?丨水伯


模因有好有壞。好的、健康的模因可以促進載體的進步和成長。壞的模因、不健康的模因比基因更可怕。有些模因對人類沒有好處,本身也不正確,但它們依然象病毒一樣潛入大腦。比如「相信死後能進天堂」的模因,讓恐怖分子鋌而走險,蹈死不顧;比如「相信意念能治絕症」的模因,讓很多人把錢源源不斷地掏給騙子,即使沒有任何療效也執迷不悟。比如連鎖信念:「如果不把這條消息轉給五個人,你將來會倒大黴」這些就是模因(某種觀念單位)的實例。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廣告也是模因。道金斯學生蘇珊-布萊克莫爾(Susan Blackmore)博士更深入地研究了模因理論,她提出:正如基因之間相互競爭著,自私地、不顧一切地要進入到下一代的身體之中,最終決定了生物世界的格局及其結構。與此類似,模因之間相互競爭著,自私地、不顧一切地要進入另一個人的大腦、另一本書、另一個對象之中,這最終決定了我們的文化以及我們的心理結構(世界觀)。按照這種理論,模因觀念實際已經發展為一種獨立的關於人類文化全新理論。

2/4、人類憑什麼可以與自己的基因抗衡?

人類是基因和模因這兩種複製子的載體,目的是為幫助它們進行復制和繁衍。基因和模因有好有壞,都很自私,會不惜損害載體利益複製自己。但人類構造複雜,非常聰明,基因對人類的控制力就沒法那麼強硬,只好分為強約束和弱約束兩種方式來控制,反映到人類大腦中,就分成了自發式系統和分析式系統兩種運行方式。分析式系統開啟了人類“叛亂”的第一步,理性就建立在分析式系統的基礎之上,只有掌握了廣義理性,才能採取最合理、最有利於人類自己的行動,而不被基因控制。運用分析式系統去覆蓋自發式系統,不僅能對抗基因,在對抗模因時也同樣有效。總的來看,人類與動物是不同的,我們有權利控制自己的生活,決定自己的命運,尋找自我存在的生命意義。斯坦諾維奇根據認知神經科學和認知心理學證據,結合多領域專家的研究,得出一個結論:一旦你的目標利益和基因發生了衝突,它會用兩套系統來試圖控制你。一個是“自發式系統”,一個是“分析式系統”。


京東劉強東失去大哥人設,馬雲口中的悲劇難道要不幸言中?丨水伯


1、自發式系統

自發式系統,簡單地說,就是你沒經大腦就做出的無意識反應。比如,有東西向你砸過來,你會本能地躲開。經常有驚險車禍現場顯示,在一瞬間,有些人能左躲右閃,神奇地避過車禍。這些靠的,都是大腦的自發反應。自發式系統的特點是快速、無意識、模塊化和強制性。模塊化就是你的反應是被大腦自動分成模塊的,每個模塊對應一個功能。比如,面孔識別模塊,你和一個人打過幾次交道,基本就能記住他,之後再見他就可以一眼認出,不需要專門去記他的各部分特徵。強制性,就是你遇到外部刺激時,相應的模塊就馬上啟動,直到運行全部結束,你是干預不了這個過程的。比如,我衝你做出打你眼睛的假動作,你會眨眼睛,打幾次,你就眨幾次,基本你是控制不住的。由自發式系統產生的心智被稱作“達爾文心智”,或者“反射心智”。 它聽命於基因,是基因控制你最強有力的武器。大部分生物都只有自發式系統,活在基因的“強控制”之中。比如,蜜蜂會造結構精良的蜂巢,智力不低吧?但有外敵入侵時,它會奮不顧身地視死如歸,把自己的蜂針深深地扎入敵人的胸膛,然後壯麗地死去,根本不帶猶豫的。這就是本能,達爾文心智。

2、分析式系統

聽到這裡,你是不是有點氣餒?難不成沒別的法子,逃脫基因的控制嗎?還好,我們還有“分析式系統”。分析式系統負責處理跟邏輯和符號有關的任務,主要的作用就是監督、評價和修正自發式系統輸出的東西。例如當自發式系統讓你想吃甜食時,它會反思,如果發現弊大於利,它就會迅速站出來說:NO,你不能吃。分析式系統能反思,是因為“脫鉤技能”。所謂“脫鉤”,就是讓我們將現實和假設分開,預想可能發的場景,判斷慾望是否正確。這個技能是人類特有的高級心智,動物是沒有這樣的技能去判斷自己的慾望的。所以,你才能預想,假如我不加節制地吃甜食,我可能會更胖、會得糖尿病,所以還是不吃的好。這就是作者所說的機器人反叛的第一步。你意識到自己被控制、被壓迫,你不願做奴隸,所以你反抗了。其實,“分析式系統”也還是基因賦予人類的一種弱控制。之所以有這種弱控制的存在,是因為基因不可能預想到所有的問題,所以它要給你預留靈活性。可是沒想到的是,恰恰是這樣的靈活性,成了你反叛基因的武器。


京東劉強東失去大哥人設,馬雲口中的悲劇難道要不幸言中?丨水伯


3、用分析式系統覆蓋自發式系統

大腦中跟自發式系統相反的一套特徵,有意識的、有中央執行控制、需要較高計算分析能力的,所有的運行都是串行的,有序列地進行。分析式心智是有意識的反思、分析、評判,是一種理性思維。人類要發展理性,首先得克服理性障礙。如何用分析式系統覆蓋自發式系統,客服理解理性障礙?先來看看 2 個場景:

場景 A:一位女士走在海邊懸崖上,她往前走,想踩上一塊岩石,可這實際上是懸崖裂隙的一側,她摔下懸崖而死。這位女士把懸崖裂隙當岩石,在認知科學領域稱為算法水平失誤,導致毀滅性結果。

場景 B:一位女士想自殺,她站在海邊懸崖上,縱身一躍,摔下懸崖而死。顯然,場景 B 的女士算法水平——智力正常,她準確地知道自己跟懸崖的關係,和行為的後果智力沒問題,可她為什麼還會採取這種非理性的跳崖行為呢?從她的整體目標分析,她的目標就是死亡,這個目標跟她對自己所在的世界的信念相互影響。這在認知科學領域稱為意圖水平。分析某人為什麼會做出某種行為時,常與目標、慾望和信念相關。而理性思維就源自意圖水平。

智力就是算法水平的概念,比如知覺速度、判別精度、工作記憶容量,在長時記憶中信息檢索的效率。智力衡量的是算法水平上信息加工的效率。如場景 A 中的女人,就是算法水平,智力不夠。理性就是意圖水平的概念,它提供了系統計算而來的目標的具體化,即系統想要執行的目標是什麼,為什麼。理性衡量的是意圖水平上的個體差異,包括個人的目標和認識價值觀的信息。場景 B 中的女人,就是意圖水平低,缺乏理性。自發式系統和分析式系統中均存在算法水平和意圖水平,要實現理性,分析式系統的算法水平要覆蓋自發式系統的算法水平(水平箭頭),並受該系統意圖水平的層級控制(向下箭頭)。如圖所示:


京東劉強東失去大哥人設,馬雲口中的悲劇難道要不幸言中?丨水伯


如果控制結構失效,即意圖水平的理性思維傾向不能覆蓋算法水平的反應,就意味著智力很高人也會做出不理性的事,就是理性障礙——智力充分,卻不能理性地思考和行動。聰明人有時也幹蠢事。

3/4、「正三觀」,找到你的自主性、重構自我意識

人們經常犯下這樣的一種錯誤:把想象力的缺陷當成是對客觀真理的深刻洞見。人類和其他動物最大的不同,在於人類是唯一一個關心「我是誰」、「我存在的意義」的物種,在做決定的時候,會綜合考慮心理、社會、情緒等諸多因素。人類獨有的價值觀是啟動慾望評估的主要機制。三個層級的慾望的選擇過程,也是人類體現自身價值觀的過程。「正三觀」的理性思維,對直覺有意識反思和批判,是人類這個機器人對基因和模因這兩個主人反叛的秘密武器。在現實中,聰明是智力,與理性是兩個概念。很多人存在理性障礙,包括聰明人。斯坦諾維奇指出,人類在生活中尋找意義時,一般會犯兩種錯誤,一種是從人類的起源去找,只能找到基因複製子。另一種是從人類自身去找,在有意識的反思中尋找,只能找到在你無意識中運作的自發式系統,以及多樣的、不斷變化的靈魂監控。現在,尋找靈魂已經轉變為“理解自我——探尋你「三觀」的獨特性和價值觀——形成你正確的心智模式”。


京東劉強東失去大哥人設,馬雲口中的悲劇難道要不幸言中?丨水伯


1、理解自我,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為了成為你想要成為的某種人,我們需要對自身信念、慾望進行批判和評估。通過這種批判和評估自身慾望(一階慾望、二階慾望、三階評估)的機制,實現理性的慾望整合,構成我們的高階價值觀。舉個例子:

一階慾望:你偏好甜食(自發式心智決定的本能,未經檢驗的慾望);

二階慾望:你知道偏好甜食不利於健康勝過偏好甜食。(分析式心智決定的結論,初步評估的慾望);

三階評估:理性地整合慾望,對偏好甜食的一階慾望和知道偏好甜食不好的二階慾望進行整合,作出理性決策:採取各種措施控制甜食的攝入,比如早餐不吃含糖食品,做菜不加糖,休閒食品不買甜品,每週只吃一次甜點等。

理性評估整合慾望(遞歸檢驗)形成價值觀的模因,而價值觀是高階評估的基礎。人類價值觀經常以批判一階慾望的形式發揮作用,實現一階慾望與高階慾望之間一致性的努力,是人類認知的一個獨特方面。如果我們理性地檢驗、評估、整合、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就有可能達成自己的願望,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某種類型的人。

2、手握兩把「劍」,探尋你「三觀」的獨特性和價值觀

斯坦諾維奇告訴我們,人類想要反抗基因和模因的控制,可以手握兩把「劍」:

1)一把「劍」是人生觀,狹義理性(未經檢驗評估的慾望和信念),就是正確做事。這把劍能保證你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可是這些結果真的你想要的,還是假扮成你的基因或模因想要的,你不知道。你只想著正確做事,至於事情本身是否正確,你不在乎。而這些正確完成的事,有可能並非你的意志,而是為基因或模因效勞。

2)另一把「劍」是世界觀,廣義理性(經過檢驗和評估的慾望和信念),就是做正確的事。做正確的事,而不僅僅是正確做事。否則你可能正確地做了一件對你有害的事。狹義理性不管這一點,它不在乎目標是否合理,它只有在乎手段是否能實現目標。廣義理性重構了人類的自我意識——價值觀——想成為某種類型的人。


京東劉強東失去大哥人設,馬雲口中的悲劇難道要不幸言中?丨水伯


3、與世界真實的因果關聯,形成你正確的心智模式

只有當你跟這個世界有一種真實的因果關聯時,才能形成你正確的心智模式。斯坦諾維奇提出尋找人生意義的重新定向,遠離意識和內部感受,朝向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成為自主和獨特個體的理性評估活動。比如努力執行二階評估;努力實現偏好層級中的理性整合;嘗試實現不同一階偏好的一致;對於生活中的符號意義表現出警覺;看到作為載體的自身具有的價值,而不是讓自發式系統中的遺傳傾向在一個變化的技術環境裡犧牲我們的利益。所有這些活動,都界定了人類的獨特性:“他們獲得了對自己生活的控制,以一種地球生命行為中的獨特方式,理性的自我決定”。通過理性的自我決定,「正三觀」,找到你的自主性、重構自我意識。跟地球上其他生命相比,人類形成你正確的心智模式,將以一種獨特方式獲得對自己生活的掌控。

4/4、馬雲和劉強東堅守什麼樣的“價值觀”,就獲得什麼樣的結果?

如果是為了賺錢而賺錢,那只是一個生意,而不能稱之為一個事業。不要以為頭腦裡的價值觀”是很空很虛的東西,事實上,「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正是你的心理狀態和精神世界決定了你和你企業的生存狀態。

1、同是IT界大佬,馬雲和劉強東的“價值觀”區別在哪裡?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曾在電視節目中表露對馬雲的嘲諷,主持人問他怎麼評價馬雲,他說:

「(馬雲)口才很好,講得特別有激情,然後所有的事情就是要站到最高的高點,都是從人類、國家、社會啊......(去說)」;

都是做買賣,天天把“世界”“社會”“人類”之類的字眼掛在嘴邊,是不是太假、太空、太虛了?

「我對錢沒有興趣,我根本就沒碰過錢。」

你看馬雲這樣的話,很難不讓人產生“這話太假”的聯想。

可實際上呢,「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一直是馬雲和阿里巴巴的“價值觀”,馬雲在任何時候都最強調要堅守阿里巴巴正確的“價值觀”,阿里巴巴是一家靠“價值觀”驅動的公司。


京東劉強東失去大哥人設,馬雲口中的悲劇難道要不幸言中?丨水伯


而京東呢?是「多、快、好、省」,還是「讓生活變得簡單快樂」,或是「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企業!」可以說,在“價值觀”這個維度的比拼上,京東和阿里巴巴不在一個層面上。如今來看,馬雲可以說退休就退休,阿里巴巴可以沒有馬雲,因為馬雲打造的企業人才傳承製度實現了阿里巴巴「良將如潮,優秀的人共同捍衛阿里的價值觀」的局面。但京東可以沒有劉強東嗎?明尼蘇達事件纏身的劉強東,還好意思去參加今年的烏鎮飯局嗎?近日,在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馬雲和一干大佬熱熱鬧鬧地喝茶寒暄,富士康老闆郭臺銘就盛讚馬雲,“不能說前無古人吧,但很難有後來者啊!”

2、「正“正三觀”」,世界上最難做到的是長期堅守“正確的三觀”

巴菲特的老友查理·芒格說:「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你可以對著滿世界說謊,但你終不能自己騙自己。你的“價值觀”總會在不經意間暴露出你的本性。是“價值觀”決定了我們一生的選擇和決策,乃至決定了我們的命運。經營企業,經常會面臨短期利益和長遠利益的衝突,是要短期的低成本、市場份額和銷售收入,還是要長期的產品品質、品牌影響和精益求精的“價值觀”?「世界塑膠大王」王永慶早年開了個小米店,他的經營之道很簡單,就是讓自己的米永遠比同行的米乾淨。為此他耗費許多時間精力去把每一擔米里的小沙石等雜物挑出來,而且他王永慶還率先採用送貨上門的策略,一樣的價格,這樣做自然是吃小虧的,但長久下來,米店生意做到最好的就是王永慶。


京東劉強東失去大哥人設,馬雲口中的悲劇難道要不幸言中?丨水伯


如今的許多企業經營者,他們或許比前輩們更聰明更有資源,但他們也是太過於急功近利、想走捷徑了。要知道,世界上哪有什麼捷徑呢?2014年4月,美國特斯拉老闆埃隆·馬斯克首次來中國的時候,有個網友曾想按照國內的套路玩“資源整合”,他特意找到馬斯克提出利用自己在中石化的關係,將中石化「500個最好的加油站拿出來合作,在加油站建立充電站,加油站有場地、有電、有服務……」,是不是很妙,中國這樣的聰明人不要太多。但馬斯克聽到他的牛逼方案後,馬上叫停,「特斯拉的使命是讓世界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和石化公司的合作是shortcut(捷徑),我沒興趣。」什麼叫真正的企業家,真正的企業自有“價值觀”且堅信這點。反觀京東劉強東,高管大調整,快遞員失去底薪,劉強東失去了最該長期堅守“正確的三觀”,"大哥"人設保不住了?

3、錢是一回事,“價值觀”是另一回事

“價值觀”可以帶來錢,但錢買不來“價值觀”。沒錢可以找錢,沒人可以找人,沒能力可以去學習,沒有技術可以慢慢研發或直接去買,沒有市場可以去拼去搶,但如果沒有“價值觀”,企業這條路是註定做不強、走不遠的。世界的一切看得見的物質都可以被搶走,唯有人頭腦中的“價值觀”是無形無質的,看不見,摸不著,自然也就無法被複制、搶走。人有了“神”才有靈魂,才是個人;企業有了“價值觀”,才算是一個有靈魂、可以凝聚人才的組織,也才有生機和進步。在這個大變革的時代,阿里巴巴集團總參謀長曾鳴說,「當你覺得看不清未來、公司業務陷入迷茫的時候,真正應該花時間琢磨一下“價值觀”,反而能把公司帶向一個全新的格局。」


京東劉強東失去大哥人設,馬雲口中的悲劇難道要不幸言中?丨水伯


企業競爭到最後,終究還是一個“價值觀”的比拼!當然,“價值觀”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能力讓“價值觀”落地也不行。但當“能力”已經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實現的時代,“價值觀”的作用卻日益成為關鍵。最後,引用美國著名思想家雷茵霍爾德·尼布爾的一段話:「任何真正值得做的事情,都不可能在此生之內完成;所以,我們必須相信希望。任何真正真善美的東西,在短期的歷史環境下,看起來都不太合理;所以,我們必須相信信仰。任何事情,不管多麼高尚,都不可能獨自完成;因此,我們必須相信愛。」對企業來說,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有什麼樣的行為邏輯。你的“價值觀”是賺多少錢,還是星辰大海,自然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彩蛋:誰說病毒不是“操作系統”?公眾號:SFA-0002

模因的生存策略有大致四種模型:

第一種、促進載體也就是人類的健康和幸福;

第二種、配合遺傳傾向;

第三種、促進基因的複製;

第四種、自我保護和主動傳播。

借用計算機的比方,那些被廣泛使用的軟件,有的是發揮計算機的功能,比如操作系統;有的是支持計算機運行的編碼協議,比如通訊協議;有的可以促進計算機使用者的成長,比如工具軟件;還有的依靠自我保護和自身傳播,比如木馬病毒。這四種模因中,前三種模因與載體的利益一致,可以促進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需要人類警惕的是第四類的模因。值得說明的是一種模因,可以既是第一種,同時是第四種。

-End(碼上相逢,改變從“關注”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