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倆配合默契,媽媽見了收不住笑臉,網友:又是別人家孩子

兄弟倆配合默契,媽媽見了收不住笑臉,網友:又是別人家孩子

“兄弟”這個詞,給人的感覺就是圍繞了一種溫暖的氛圍。不管是親兄弟還是朋友間的兄弟,“兄弟情”比“姐妹情”牢固很多。但是今天要說的兄弟倆,恰好就是一對如假包換的親兄弟。

兄弟倆配合默契,媽媽見了收不住笑臉,網友:又是別人家孩子

相信很多家庭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孩子就是家裡的小公舉、小皇帝,不要說自己做飯了,就是簡單的家務,都由媽媽一手包辦了,孩子只要一想嘗試,父母就會以為孩子是來搗亂的,以此為由拒絕孩子動手;還有一種就是,不管家長怎麼說,孩子就是不願意做家務,就算勉強做了,也只是心不甘情不願,敷衍而已。

兄弟倆配合默契,媽媽見了收不住笑臉,網友:又是別人家孩子

今天要說的這倆兄弟就不屬於以上兩種情況,這兄弟倆意外之中的懂事,網友看到之後,也只能感慨,為啥又是別人家的孩子。這天正好是休息日,兄弟倆和媽媽都在家,但是今天媽媽又不想做飯,於是就跟兄弟倆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媽媽今天就不做飯了。因此,這兩兄弟還真就跑到廚房,開始倒騰了。還別說,這小模樣還真的挺像樣的,就衝這勢頭,就能給兄弟倆滿分了。

兄弟倆配合默契,媽媽見了收不住笑臉,網友:又是別人家孩子

這倆兄弟年齡也不大,哥哥也才7、8歲左右,在哥哥的主動帶領下,弟弟也不甘落後,開始學著哥哥的動作包起餃子來,哥哥教會弟弟包餃子後,就自己轉行擀皮去了。哥哥會包餃子,這也得虧媽媽平時沒少包,哥哥才能學的像樣。相信有不少細心的網友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為啥哥倆煮飯會選擇包餃子呢?

兄弟倆配合默契,媽媽見了收不住笑臉,網友:又是別人家孩子

這就不得不說到,哥倆所在家庭正好位處於北方,大家都知道,北方人愛吃餃子,自然平時媽媽做的次數也比較頻繁,材料之類的更是不會缺,想做的時候也比南方方便。哥哥平時看的多了,實踐的次數多了,會包餃子也就正常了。

兄弟倆配合默契,媽媽見了收不住笑臉,網友:又是別人家孩子

看哥哥擀皮的動作很規範,拿著擀麵杖左轉右轉,動作如行雲流水一般,不一會一張完美的餃子皮,就這樣新鮮出“爐”了,還細心地把擀好的餃子皮放到弟弟面前,方便弟弟取用。看弟弟包餃子的動作,還是不太流暢,但是完整的包完整個流程是沒問題的,速度可以訓練,孰能生巧也不是說著玩的,重點是隻要會就行。

兄弟倆配合默契,媽媽見了收不住笑臉,網友:又是別人家孩子

哥哥擀著皮,突然發現開始粘面板了,於是哥哥只能加一些麵粉,但是這麼一整張皮,放到麵粉碗裡邊去,蘸的麵粉不會太多了嗎?還是建議用手抓一些灑在面板上比較好,畢竟這個是自己能控制好量的。看到哥哥沾麵粉的動作,弟弟也有些躍躍欲試,幸好被眼尖的哥哥看到給阻止了,不然這餃子怕是粘不上了吧。

兄弟倆配合默契,媽媽見了收不住笑臉,網友:又是別人家孩子

哥哥還是繼續著擀皮的工作,弟弟也繼續著包餃子的動作。雖然兄弟倆的速度不快,慢是慢了點,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媽媽在吃到兄弟倆包的餃子後,那種幸福感也是能想象的到,一口下去全是慢慢的感動。

其實像這個家庭一樣,養成兄弟倆動手做家務的習慣並不難,難得是在孩子好奇心強烈的時候,媽媽能夠讓孩子參與其中,而不是認為孩子只是在搗亂。也要有耐心指出孩子的動作不足之處,直到孩子學會這個技能。

兄弟倆配合默契,媽媽見了收不住笑臉,網友:又是別人家孩子

但在孩子操作過程中,不要過多的阻礙孩子的“創作”,只要保證孩子在大方向不出錯就好。就像孩子在包餃子時,只要教會孩子操作原理,至於的形狀就不用過分較真,孩子只是創造出了自己想象的樣子而已。

你家有這麼懂事的寶寶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