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夏玉米的播种期,有利于促进夏玉米的生长,提高产量


导语:从满足积温要求、使自然高温和夏玉米生育期需要的高温相吻合、避免芽涝和苗涝这三方面,对夏玉米的播种期进行分析,从而促进其快速生长


秋收过后,农家院子里到处都能看到金灿灿的玉米棒子。今天呢,咱们先不说秋收的玉米,咱们要聊的是,播种期的玉米。那么,玉米在播种期的时候,对这么外界环境有什么要求呢?咱们接着往下看吧!

分析夏玉米的播种期,有利于促进夏玉米的生长,提高产量

夏玉米的播种期,因受温度、土壤水分、种植制度和品种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呢,播种期都是不一样的。对于播种期,原则就是,出苗整齐、生长健壮;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尽量避开不利气候的影响等。

分析夏玉米的播种期,有利于促进夏玉米的生长,提高产量

在夏玉米产区,特别是华北和东北沿海区,这些地区的热量是不足的,自然高温和夏玉米所需要的高温时期不遇;芽涝、苗涝及低温冷害影响灌浆等。因此,要满足夏玉米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增强抗灾能力,使其健壮生长发育,必须适时安排套种期。

分析夏玉米的播种期,有利于促进夏玉米的生长,提高产量

一、满足积温要求:

对于同品种的玉米,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积温可就不一样了。但是只有满足其要求,它们才能正常成熟,否则效果就不理想了。咱们以烟台为例,那里全年无霜期达到180-220天,总热量的零上积温为4100-4500℃,实际日照为2500-3800小时。东部沿海各县如文登、荣成县等处于低数,西部各县如掖县、黄县处于高数。在一年之内播种小麦、夏玉米两季作物,小麦需零上积温2300℃左右,夏玉米中晚熟品种需零上积温2500-2700℃。

分析夏玉米的播种期,有利于促进夏玉米的生长,提高产量

两茬作物接茬播种,共需零上积温4800-100℃,当地实有积温比实际需要积温相差300-500℃,如果减去三夏和三秋的农耗时间,差距更大。通过套种,使小麦和玉米共生一段时间,把缺少的积温补足,这样才能保证夏玉米正常成熟。

分析夏玉米的播种期,有利于促进夏玉米的生长,提高产量

2、 使自然高温和夏玉米生育期需要的高温相吻合:

夏玉米是喜温作物,生育期间需要一定的积温,只有达到其生长需求,其产量才会高。夏玉米需要的"高温",有两个时期,即抽雄到灌浆的17-19天,日平均温度需25-26℃;灌浆到成熟的40天左右,需日平均温度24-20℃。温度低于适宜范围,开花、授粉、灌浆就要受到影响,温度过低就会出现障碍性冷害。烟台市这样的高温出现日期东部沿海各县为7月25日至8月13日,仅17-18天,而西部各县在7月10日至8月13日共30天左右。

分析夏玉米的播种期,有利于促进夏玉米的生长,提高产量

全市在6月20日前后收获小麦,麦收后直播的夏玉米距出现高温期只有40天,还不到开花授粉期。因此中、后期往往由于低温影响,授粉不良和不能正常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套种,把夏玉米生长期提前一段时间,使其开花授粉和港浆鼓粒所需要的高温与当地自然温度条件相吻合。

分析夏玉米的播种期,有利于促进夏玉米的生长,提高产量

三、避免芽涝和苗涝:

夏玉米,在各个生育阶段,所需要的水量是不同的。幼苗期由于植株小,需水也少,此时土壤水分若是超过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那么就会引起芽涝和苗涝,这也会影响根系发育,从而使幼苗发黄变红不长。当进入雄雌穗分化期,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需水量逐渐增加,抗涝能力逐渐增强。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20天需水最多,是需水的临界期。

分析夏玉米的播种期,有利于促进夏玉米的生长,提高产量

此时若缺水就会影响抽雄和吐丝,造成"排脖旱",严重影响授粉和开花灌浆。烟台市在7月中旬进入汛期,西部各县汛期约50天,降雨280毫米左右,降雨占全年降水量的67%,其中7月份降雨超过190毫米,东部汛期70天,降雨530毫米,占全年降水44%,其中7月降雨达235毫米。夏直播玉米出苗后10多天就进入汛期,苗期自然降水超过本身需水的2倍,因此十有九年涝害严重,这样会导致玉米生长不良。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套种的形式,使得米幼苗期在汛期之前通过,到玉米雄雌穗开始分化时,才进入汛期,由此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资源,变雨害为雨利,使汛期降的雨水为玉米高产服务。

分析夏玉米的播种期,有利于促进夏玉米的生长,提高产量

以上就是本期的所有内容了。每一种农作物在播种期,对于外界环境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然而呢,我们想要它们生长得更好,那么我们就要下功夫咯。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小伙伴们。如果大家有什么疑惑,或者有什么见解,记得在评论区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