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土地,提高产量,“测土施肥”一马当先!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将“发展绿色农业”与“保护生态”高度衔接。而逐步降低肥料施用量,提高耕地质量,打造高效农业生产田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

保护土地,提高产量,“测土施肥”一马当先!

在提升耕地质量方面,国家农业部门一直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控制重金属和有机物对土壤的污染,力争到2020年耕地地力提升0.5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个百分点;畜禽粪便有机肥资源利用率达到60%,秸秆资源化利用率、残膜回收率基本达到80%以上;耕地酸化、盐渍化、重金属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保护土地,提高产量,“测土施肥”一马当先!

据前国家农业部调查数据显示:再2011年到2016年的5年间,我国粮食、蔬菜、水果产量大幅增长,若按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计算,这些农产品需要投入氮磷钾养分580万吨。按目前肥料利用率计算,需增施化肥1940万吨,但由于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全国化肥施用量只增长了795.46万吨。特别需要提及的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等系列新型施肥方式,2017年我国提前实现了化肥施用总量的零增长,2018年两会时国家农业主管领导更是提出了农业未来减量增效、绿色发展的新目标。

保护土地,提高产量,“测土施肥”一马当先!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曾表示,农业治理发展要突出“四字”要领,就是“改、培、保、控”:“改”就是改良土壤,主要是改善土壤的性状,改良酸化、盐渍化等障碍性土壤;“培”就是培肥地力,主要是提高有机质含量,包括增加贫瘠土壤的肥力;“保”就是保水保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包括推广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保持耕地的肥力和水力;“控”就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还要控制农药的残留,再就是控制重金属和有机物对土壤的污染。其中测土配方施肥是最关键的落实因素。

保护土地,提高产量,“测土施肥”一马当先!

从2005年我国开启测土配方的试点,到2006年则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再到今天覆盖全国所有农业区县,测土配肥在各地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发展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据国家农业部种植业司的调研报告显示,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调查结果表明:较常规施肥相比,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增加6%~10%,亩节本增效30元以上;

保护土地,提高产量,“测土施肥”一马当先!

如果按照一年两季计算,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方式,相比传统种植模式,每亩地每年的效益提高仅七八十元。根据试验和生产实际的数据显示,农业生产中,每减少1公斤化肥投入,相当于减排3.69公斤,而测土配方施肥比传统常规施肥利用率平均提高了8.8~10.2个百分点,每年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减少不合理施肥量可达数百多万吨,据测算,这相当于节约燃煤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千万吨、减少二氧化碳上千万吨。

保护土地,提高产量,“测土施肥”一马当先!

为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同时也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用户、农资组织或企业参与到这一技术推广中来,从2005年启动这一政策以来,中央政府连年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到目前为止,中央财政已经连续投入了数百亿元,而且下一步将会持续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扶持力度和补贴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