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朱标继位,明朝命运会不会有所改变?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也是最为倚重的皇位继承人。但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只留下一子,也就是后来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

朱标是怎样的人呢?

朱标生于公元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是朱元璋的嫡长子,马皇后所生。他出生时,朱元璋正在打天下。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13岁的朱标被封为太子,便开始了他长达二十五年的储君生涯,这时的明朝才刚刚建立。

假如朱标继位,明朝命运会不会有所改变?

上图—明太子储君朱标

朱标本人性格温和,在皇族和官僚阶层中根基深厚,颇得人心;朱元璋实行的培养模式是太子直接参与政务,朱标的执政经验也非常丰富;在朱元璋众多皇子之中,朱标最了解自己的父亲,看着自己的父亲一路走来,风风雨雨。他理应是明朝第二代皇帝,可惜早早病逝。

如果是朱标继位削藩,朱棣还会造反吗?

1、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但大都倾向于不会。原因是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如果是太子朱标继位削藩,那么成祖朱棣是很可能不会造反的,即使造反,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比较低的。其实不然,因为朱标参政,熬夜处理政事是常事,所以身体本来就不太好。他在位的时候朱棣是不会造反,但是他也极可能当不了多少年皇帝就会驾崩,然后朱允炆继位,而燕王朱棣还活着,朱允炆还是会继续削藩,那么其结果和经过还是会一样,只不过在时间上发生了变化。朱棣搞靖难,一来是气愤朱元璋隔辈立继承人,二来也确实怪朱允文懦弱。如果朱标不死,即位后统治明朝若干年,死后再由朱允文即位,应该不会有靖难之役类似的事情出现,一来朱标统治时会遏制藩王,二来朱允文的政治能力会在朱标统治阶段得到加强。不过历史始终是历史,没法假设!

假如朱标继位,明朝命运会不会有所改变?

上图—影视插图

2、朱标威望极高,富有执政经验。从小朱元璋对他很重视,就把他当接班人培养。不仅自己悉心教导,还请宋濂等名儒为师授其经学。到立朱标为太子时,命功勋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不再与东宫外另设府僚,其中就包括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蓝玉等等功臣元勋,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朱标温文尔雅、甚得人心,朝野上下倾心。他生于安乐,却无纨绔之习,忠厚,能尽心受教,对大臣老师十分恭敬。在做太子期间看朱元璋杀人太狠了,就建议施行“宽通平易之政”,有朱元璋做反比,朱标在朝中的拥戴程度可想而之。不止对群臣,对宗亲也是。朱标为人友爱,作为大哥十分爱护弟弟们。因此燕王朱棣没有篡位的心思和理由,即使有,也会很快被镇压下去。

如果朱标在位削藩能成功?

朱标在位时就削藩成功。这一点可能性不大(朱标采取削藩措施可能性不大),对亲兄弟他下不了手,同时他的那些弟弟们也会对他比较尊敬,没必要削藩。朱标在位时,有可能教导好朱允炆成为一个合格的继承者,同时提拔起一帮有才有德的得力肱骨之臣,让其帮助即位后的朱允炆削藩成功,或者是用这些人提防和镇压藩王造反。

朱标不死会怎样?

1、朱标不死,他的那些嫡系武将也不会死,那些都是猛人,朱棣确实是帅才,那些人也都不是吃干饭的。最后,朱标是战争年代过来的人,虽然也是出了名的“老实人”,但不会老实到别人拿起刀要砍自己了,还要和人家来“亲亲之策”。

2、朱标不死,朱元璋不会大杀功臣,因为朱标镇的住而朱允炆镇不住,就算朱棣起兵这些没枉死的将军绝对能把他摁在地上摩擦。再一个就是朱允炆并非是嫡长子,嫡长子继承制不是说你换个正妻就换个嫡长子,这就产生了漏洞,有了漏洞自然就有人产生想法,你行为啥我不行。

假如朱标继位,明朝命运会不会有所改变?

上图—建文帝朱允炆

从上面可以看出,朱标在当时很有威望,也是人心所向,朱棣不会不明白情况,也只能安心守护大明北部边疆。而有了朱标当皇帝,大明也会迅速发展起来,百姓安居乐业,感念仁政。朱标这一脉因为没有得病的基因,在后期也不会有那么多短命皇帝,朝政能更加清明。大明的历史也会从此改变,甚至影响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也会在16世纪进入资本主义阶段,社会发展,航海发展,国力强盛,满清也只能臣服,不敢贸然挑战入关。中国也将在近代历史上傲视西方各资本主义强国。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我们只能在几百年后的今天胡猜,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充满变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