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提醒:政府工作報告這40條,企業家應該最關心

3月5日上午9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裡提到的很多事情,都是企業家關心的,梳理了最重要的40條,一起來看看吧:

1、更大規模減稅

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並舉,重點降低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

2、製造業增值稅降3%

深化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採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繼續向推進稅率三檔並兩檔、稅制簡化方向邁進。

3、養老保險單位繳費降至16%

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至16%。

4、不得自行對歷史欠費

進行集中清繳

穩定現行徵繳方式,各地在徵收體制改革過程中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業實際繳費負擔的做法,不得自行對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

5、“三公”經費再壓減3%左右

中央財政要開源節流,增加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一般性支出壓減5%以上、“三公”經費再壓減3%左右,長期沉澱資金一律收回。

6、金融機構需精準有效

支持實體經濟

改革完善貨幣信貸投放機制,適時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數量和價格手段,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降低貸款成本,精準有效支持實體經濟,不能讓資金空轉或脫實向虛。

7、國有大型商業銀行

小微企業貸款增長30%以上

加大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力度,釋放的資金全部用於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支持大型商業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增強信貸投放能力,鼓勵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今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

8、這類企業三年內

有定額稅費減免

對招用農村貧困人口、城鎮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的各類企業,三年內給予定額稅費減免。

9、讓企業少費功夫跑審批

政府要堅決把不該管的事項交給市場,最大限度減少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審批事項應減盡減,確需審批的要簡化流程和環節,讓企業多用時間跑市場、少費功夫跑審批。

10、涉企經營許可事項“證照分離”

今年,要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證照分離”改革,使企業更便捷拿到營業執照並儘快正常運營,堅決克服“准入不準營”的現象;在全國推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使全流程審批時間大幅縮短。

11、政務服務也有“好差評”

持續開展“減證便民”改革行動,不能讓繁瑣證明來回折騰企業和群眾。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服務績效由企業和群眾來評判。

12、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10%

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清理電價附加收費,降低製造業用電成本,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低10%。

13、取消或降低一批

鐵路、港口收費

兩年內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減少擁堵、便利群眾。取消或降低一批鐵路、港口收費。

14、中小企業寬帶

平均資費再降低15%

今年中小企業寬帶平均資費再降低15%,移動網絡流量平均資費再降低20%以上,在全國實行“攜號轉網”,規範套餐設置,使降費實實在在、消費者明明白白。

15、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

起徵點提高到10萬

強化普惠性支持,落實好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徵點從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到10萬元等稅收優惠政策。

16、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

改革完善金融支持機制,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鼓勵發行雙創金融債券,支持發展創業投資。

17、約8000萬納稅人可減稅

落實好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使符合減稅政策的約8000萬納稅人應享盡享。

18、60歲以上人口已達2.5億

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5億。要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機構給予稅費減免、資金支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

19、支持社會力量

興辦托育服務機構

要針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後的新情況,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服務機構,加強兒童安全保障。

20、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不變

穩定汽車消費,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

21、支持電商和快遞發展

健全農村流通網絡,支持電商和快遞發展。

22、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

安排5776億元

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再開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川藏鐵路規劃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災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776億元,比去年增加400億元。

23、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

落實民間投資支持政策,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要帶頭講誠信守契約,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對拖欠企業的款項年底前要清償一半以上,決不允許增加新的拖欠。

24、西部地區企業所得稅

優惠等政策不變

制定西部開發開放新的政策措施,西部地區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到期後繼續執行。

25、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

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

26、粵港澳大灣區人員往來

要便利化

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促進規則銜接,推動生產要素流動和人員往來便利化。

27、培育一批專業化環保骨幹企業

改革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加快發展綠色金融,培育一批專業化環保骨幹企業,提升綠色發展能力。

28、自然壟斷行業要實行網運分開

深化電力、油氣、鐵路等領域改革,自然壟斷行業要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將競爭性業務全面推向市場。

29、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下大氣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30、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對待

按照競爭中性原則,在要素獲取、准入許可、經營運行、政府採購和招投標等方面,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對待。

31、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健全政企溝通機制,激發企業家精神,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升級。

32、堅定不移保護產權

保護產權必須堅定不移,對侵權行為要依法懲處,對錯案冤案要有錯必糾。

33、讓企業家安心搞經營、

放心辦企業

要努力打造良好營商環境,讓企業家安心搞經營、放心辦企業。

34、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健全地方稅體系,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35、發展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

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改革優化金融體系結構,發展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

36、允許更多領域

實行外資獨資經營

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允許更多領域實行外資獨資經營。

37、內外資企業

一視同仁、公平競爭

加快與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對接,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執行一致性,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公正市場環境。加強外商合法權益保護。

38、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

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創新自主權,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推進海南自貿試驗區建設、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

39、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支持國家級經開區、高新區、新區開展自貿試驗區相關改革試點,增強輻射帶動作用,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40、繼續推動中美經貿磋商

加快構建高標準自貿區網絡,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中日韓自貿區、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繼續推動中美經貿磋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