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大臣晏殊的情感到底有多細膩

《清平樂》中前朝大臣們的戲看起來真的可以用酣暢淋漓來形容。它不只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宋仁宗統治的政治舞臺,更細緻描述了當時每位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的品性。

隨著劇情的推進,我看到了范仲淹的剛直,韓琦的磊落,但最讓我內心為之一動的還是晏殊了。他聰明睿智卻又脆弱敏感,有看懂時局的無奈,卻從未放棄過努力。

《清平樂》中大臣晏殊的情感到底有多細膩

-1-

晏殊的首次出場就是成功勸阻了仁宗去看望生母,之後仁宗再也沒有見到過生母李順榮,這一次的錯過成了仁宗一生的遺憾。

李元昊稱帝,出兵陝西,仁宗執意要御駕親征,群臣只能乾著急,卻沒人能提出一個充足的理由反對,在最後一刻,晏殊站了出來,以官家沒有子嗣阻攔了他。

《清平樂》中大臣晏殊的情感到底有多細膩

晏殊是仁宗的伴學,可以說是看著仁宗長大的,除了對他有先生和學生之間的教導情誼,更有一份相伴相知的真情在。作為人臣,他有義務督促官家的政治,然而從個人情感出發,他又不願意給仁宗太多的束縛。所以在反對仁宗御駕親征時,他最後一刻才無奈地站了出來。當群臣誇讚他時,他卻因為不得已而傷害了仁宗難過。是啊,於別人來說這是可以記入史書的奇功,但對他來說卻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那一刻,他該有多麼希望這個抗議不是他提出的啊!

他大醉,問富弼道,如果有一個人在你年輕時不讓你見生母,中年時硬塞給你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來繼承你的家產,你會不會永遠也不想再見到他。晏殊明白,他為了盡人臣的責任,已經傷害到了仁宗,辜負了仁宗對自己的一片信任。但他依然做著自己該做的一切,在仁宗的臣和先生兩個身份間小心權衡著。

《清平樂》中大臣晏殊的情感到底有多細膩

-2-

有人說晏殊難過只是感覺到失去了仁宗的信任,擔心會影響仕途。

其實晏殊並不是一個貪戀官場的人,在仁宗尚未親政時,他就敢於反對劉太后提拔自己的親信,哪怕他知道自己反對完全無效,而且會被貶,也都義無反顧去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

蘇子美和晏殊說,自己曾經腹誹過老師,認為他處事太過圓滑,不夠耿直。後來才明白老師的用意,是自己太過狹隘。

《清平樂》中大臣晏殊的情感到底有多細膩

是啊,要論耿直,晏殊遠遠比不過范仲淹,但正是因為他有一顆極具通透的心,能看懂人生,明白每一個人都不能用簡單的對錯來衡量,所以才會表現得更加平淡。

知道太后要貶他,故意打斷侍從的門牙,給了太后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呂夷簡臥病在床時,他勸范仲淹希望可以念及同在官場的舊情,去看望呂相。

他做不到萬分耿直,但卻極欣賞范仲淹的性格。所以每次范仲淹回京時,他都會早早地去碼頭等,去城門等。從他對范仲淹的感情中可以看出來,他所謂圓滑的外表下始終有一方清澈磊落的內心。

-3-

晏殊不止做到了憂國憂民,而且能夠體諒每一個人的不容易。對未來有一片深切的期望,對現實卻有更多的無奈。他的身上似乎總有著一絲憂鬱的情感,這也印證在了他的詞中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然而這樣的憂鬱之情並沒有讓他頹靡,他總能在合適的時候讓自己釋放一下,排解一下自己的抑鬱。哪怕要被貶出京,前一天還非得拉著范仲淹去清風樓把該吃的好菜全部吃一遍,把該喝的好酒喝個暢快。

《清平樂》中大臣晏殊的情感到底有多細膩

正因為有能力自我調節情緒,所以晏殊又擁有著浪漫的生活,所以才有了《破陣子•春景》: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

笑從雙臉生”

晏殊是一個胸懷家國大事,心有細膩情感的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這樣一個情感豐富的人物,難免不讓人內心為之深深觸動。

電視劇會有大結局的一天,慶幸的是晏殊的詩詞永遠地流傳了下來,留給了後人些許解讀他的機會。

作者:小眼睛木偶,一位多情的美女子。喜歡追劇,喜歡人物剖析。關注我,一起剖析劇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