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海的合浦,珠貝跑了又回來了,“珠還合浦”發人深省

因為地處沿海,廣西合浦周邊海域海水鹹度適中,非常適合珠貝生長和珍珠孕育。很多合浦人就以採珠為生,今天要說的就是“還珠合浦”的故事。

廣西北海的合浦,珠貝跑了又回來了,“珠還合浦”發人深省

在古代,這裡出產的野生珍珠被稱為“南珠”,由於“南珠”細膩圓潤,光澤經久不變,常常作為貢品送入京城,因此也有了“東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的說法。因為盛產珍珠。合浦又被稱為“南珠的故鄉”,成語“珠還合浦”講的就是發生在合浦,與珍珠有關的故事。

廣西北海的合浦,珠貝跑了又回來了,“珠還合浦”發人深省

在合浦白龍珍珠城的城牆上,就可以看到不遠處的大海,也就是古代的珠池所在地。從漢代起,合浦的珠民們就在白龍珍珠城外開貝取珠,直到今天,這裡的海域仍是天然的珠貝養殖場。

廣西北海的合浦,珠貝跑了又回來了,“珠還合浦”發人深省

每年的秋冬季節,是珠民們最忙碌的時候。趁著退潮,珠民們駕船出海,開始了一天的勞作。20世紀60年代,隨著人工插核育珠技術的突破,合浦地區實現了海水珍珠的人工養殖。

廣西北海的合浦,珠貝跑了又回來了,“珠還合浦”發人深省

歷史上,南珠曾給合浦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也招來了一些貪婪之人的覬覦。東漢時,為了管理採珠的事宜,朝廷派人駐守此地,一些商人企圖壟斷經營,他們勾結官員,取消了珍珠的自由交易。他們讓珠民才到珍珠後,全部交到太守府這裡,然後他們跟一些不法的商人挑選過了以後,再把那些剩下的碎的、差的,留一點給那些珠民,換可憐的一點糧食果腹。

廣西北海的合浦,珠貝跑了又回來了,“珠還合浦”發人深省

在古代,想要得到“南珠”珠民們必須潛入深海,命喪魚腹的事情時有發生。為了獲取更多地的利益,貪官與奸商不顧珠貝的生長規律,無論寒暑都強迫珠民下海採撈。如果稍有不從,就會遭受無妄之災。

廣西北海的合浦,珠貝跑了又回來了,“珠還合浦”發人深省

過度的採撈,讓當地的珠貝越來越少,人們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那時的合浦,“夜海無光,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路上常常能見到餓死的老百姓。漢順帝派孟嘗來到合浦任太守治理當地亂象,孟嚐到任了以後,就廢除了這些苛刻的政策,他制定了合理的措施,老百姓可以自由地採珠,然後用公平的市價來跟老百姓交易,那些商人來這裡,也制定了一些保護市場公平交易的措施,不能強買強賣,不能剋扣老百姓。

廣西北海的合浦,珠貝跑了又回來了,“珠還合浦”發人深省

奸商們被斷了財路,於是決定故伎重施,他們找到孟嘗,承諾只要孟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會定期把抽成送到太守府上。對於這樣的拉攏,孟嘗不為所動,嚴詞拒絕。責罰了貪官和姦商後,孟嘗又減輕珠稅,倡導珠民們有節制地採擷,不到一年的時間,遷移到其他海域的珠貝,又紛紛回到了合浦珠池,成語“珠還合浦”由此而來。珠貝離而復還,古城也漸漸恢復了往昔的繁盛。

廣西北海的合浦,珠貝跑了又回來了,“珠還合浦”發人深省

後來,孟嘗抱病,在他回鄉之前,人們紛紛請願,不願它離去。他沒辦法,只能悄悄地趁著夜色,化妝成商人,坐著小船“逃”了出去。

廣西北海的合浦,珠貝跑了又回來了,“珠還合浦”發人深省

君子愛惜名聲,就像孔雀愛惜羽毛。離開時,孟嘗沒有帶走一顆南珠,但他的清廉之名卻如同南珠的純白無瑕,受到世世代代的合浦人的敬仰與尊崇。人們為了紀念這位“還珠”太守,在古城建起一座“海角亭”,凡到合浦的清官名士,都會慕名來到此處,以示敬意。

廣西北海的合浦,珠貝跑了又回來了,“珠還合浦”發人深省

北宋元符三年,63歲的蘇東坡獲赦北歸,從海南到合浦,當他看到城內百姓直接從護城河中取水飲用時,擔心人們感染疾病,就從俸祿中拿出銀兩,請人在城北門和東門之間挖了一口水井,後人稱為“東坡井”。

廣西北海的合浦,珠貝跑了又回來了,“珠還合浦”發人深省

當這位大文豪來到“海角亭”的時候,追古懷今,對“珠還合浦”的典故感慨萬千。在海角亭,蘇東坡想起孟嘗的政績,心潮澎湃,在這裡寫下了“萬里瞻天”,這個“天”字裡面可以解釋出很多意思,也可以解釋成一種真理,天道的真理,就是說做人做官要走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