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的4个提示信号,但凡发现一个,记住“三字”降血糖!

人们在健康的时候,常常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一旦不再健康了,就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很多变化。

尤其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一些部位,因为常常能够看到,所以更容易察觉到它们的异常。

如果血糖出现了升高,身体必然会出现某些突如其来的变化,只有及时发现血糖的升高,进行控制才行。

所以,对于下面四个高血糖出现的身体提示,我们要多加关注。

高血糖的4个提示信号,但凡发现一个,记住“三字”降血糖!

第一,头部,头痛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出现过头痛的情况,只是有人是因为贫血,有人是因为高血压,有人则是因为血糖过高。

糖尿病人,偶尔会出现头晕、头痛的情况,虽然不至于十分剧烈,但危害程度却很大。

因为这种头痛情况,实际上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之一,一不注意,情况就糟糕了。

高血糖的4个提示信号,但凡发现一个,记住“三字”降血糖!

第二,嘴巴,渴饮

正常情况下,人们在一天之中有很多时刻会感觉到口渴,此时喝杯水就能解决了。

但是对于体内血糖过高的人,口渴是经常有的情况,尤其是在每天睡觉前。

为什么会比正常人感觉到更严重的口渴感呢,就是因为体内血糖急需代谢,而肾脏进行代谢时,往往需要大量的水分。

这样一来,即使喝了一些水,也还是会有严重的口干舌燥之感,必须补充大量的水分。

高血糖的4个提示信号,但凡发现一个,记住“三字”降血糖!

第三,腿部,麻木

我们的双腿是用来行走的,可越来越多的人,不好好的使用双腿,在家里躺着、坐着,在外则开车。

时间长了,腿就开始不听使唤了,稍微走一点路,就感到腿部乏力、疲累,通过适量的休息能够恢复过来。

但是如果是血糖升高导致下肢缺血,以至于腿部时常出现麻木、疼痛的症状,需加强警惕心了。

特别是当夜晚降临后,腿部的麻木、疼痛感还会逐渐加强。

高血糖的4个提示信号,但凡发现一个,记住“三字”降血糖!

第四,脚上,瘙痒

身上的各处皮肤突然瘙痒、难耐,不一定是海鲜过敏、得了湿疹、多日不洗澡、碰到脏东西了。

还可能是得了糖尿病的表现之一,尤其体现在脚上,一定不要以为是脚气病犯了。

因为体内血糖高,导致皮肤内部含有太多的葡萄糖,使得糖分无法及时代谢,就会出现此类的症状。

因此,当我们时不时的感受到脚上皮肤瘙痒,抓挠出现红斑时,先检查一下血糖高不高吧。

高血糖的4个提示信号,但凡发现一个,记住“三字”降血糖!

血糖高的人,要牢记“一吃”、“一喝”、“一睡”:

一吃:吃菌菇类食物

菌菇类的食物,市场、超市,甚至是地摊上都有很多人在卖,种类也不一。

平菇、蘑菇、香菇、杏鲍菇、金针菇,想必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不仅新鲜、健康,最重要是对稳定血糖有利。

因为其中含有一种微量元素——铬,能够维持正常葡萄糖耐量,促进机体糖代谢的进行。

体内血糖高的人,多吃菌菇类食物,能够把血糖调整好,同时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高血糖的4个提示信号,但凡发现一个,记住“三字”降血糖!

二喝:小植物茶饮

在养生这条道路上,喝白开水,已经算得上是最实惠、便捷的方法了。

生活中,再缺乏常识的人都知道每天喝水,对于身体健康是有益的,对于控制血糖也是有帮助的。

喝水的时候,顺便放上一些小植物,如青钱柳叶、葛根、桑叶、玉米须、金花茶、辣木叶之类。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这些小植物混合制成青钱柳南山茶,一天泡饮2~3杯,坚持不懈的饮用。

高血糖的4个提示信号,但凡发现一个,记住“三字”降血糖!

三睡:子午觉

一天熬夜,两天熬夜,到最后就会慢慢的发展成为长期熬夜、常年熬夜。

熬夜会给我们带来的,除了黑眼圈、睡眠不足、困意、精神不振、情绪低落以外,还会让我们的血糖升高。

只有把中午的时间都利用上,同时晚上早点上床睡觉,才能让身体在8个小时左右的睡眠养护下,变的更健康。

体内的血糖在这种好的身体状态下,会更容易得到控制,血糖波动会越来越小,恢复正常也不是不可能的。

高血糖的4个提示信号,但凡发现一个,记住“三字”降血糖!

通过按摩降血糖,每天按两处: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我们不用找医生,自己多用点心,就能找的到,就在外膝眼下四个手指宽,我们的胫骨边缘处。

通过时常按摩足三里穴,能够帮助我们最大程度上增加机体免疫力,达到补中益气的目的。

高血糖的4个提示信号,但凡发现一个,记住“三字”降血糖!

只要闲着,随时都能按摩一下足三里穴,体内高血糖的症状,会得到一定的改善,甚至是恢复。

2、然谷穴

为了降糖,我们找到了然谷穴,肾经气血经常会流经这个部位。

只要每天用拇指按揉然谷穴,用力直到这个部位感觉到酸胀感,保持按住、松开、按住,循环往复数次。

高血糖的4个提示信号,但凡发现一个,记住“三字”降血糖!

只要我们找到脚的内踝骨,往前斜下方2厘米处可以发现一个高骨,高骨的下缘就是然谷穴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