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间“权力斗争”,谁都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当心两败俱伤

明明这次因为成绩下滑了一点,但是卷子分发下来给妈妈检查的时候,妈妈才发现是因为孩子太过于粗心。

但是妈妈发现孩子的作文成绩上升了不少,这一点妈妈还是感到欣慰的,因为给孩子之前找了一个补习班,也让孩子每天养成了阅读和摘抄的习惯。

这次周末就带着孩子一起去购买资料,一进门妈妈就看中书店推荐的一款,就直接给明明说“这次给你买了这一套,你要记得每天都要做,然后给我检查,一定要把成绩和粗心的毛病给我改了”。

明明一脸的不愉快说道“我才不要这个,我要这个我看我同桌在做这个,我要和他们一起”,妈妈一眼就瞪过去,“反正要我这个,你想要那个就自己付钱”,“我就是要这个我不管”。

在很多的家庭都会出现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很容易和孩子闹起来。可以因为很多事和孩子闹起来,比如吃饭问题上,孩子就是不喜欢吃某种。

但是妈妈就是会一定要孩子吃,孩子想要吃另一种,反正妈妈就是不同意;孩子想要看故事书妈妈就是不让。

就是想要孩子看看名著之类的,家长有时候就是很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孩子总是要和自己对着来。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已经很明显亲子之间陷入了一场“权力斗争”。

亲子之间“权力斗争”,谁都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当心两败俱伤

v 什么是亲子关系中的“权力斗争”呢?

亲子关系中的“权力斗争”通常都是表现为:父母和孩子针对一件事或者某一种观点,彼此都想要争取一个控制权,然而,他们不会去想这个事件或者这个观点的一个合理性,只想要获得控制权,只要自己能“说的算”就行。

陷入到“权力斗争”中的孩子与父母,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谁都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也更加不会的退一步去思考应该如何的处理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的情绪会更加的情绪化;日入在生活中和孩子相处,家长让孩子做件事,孩子就是不让。

典型的来说,就是你让孩子往东孩子就是偏偏的要往西。在亲子关系中陷入到“权力斗争”中,就是一定要争一个你赢我输的场面,最后取得的结果就是事情没有得到解决,还造成了两败俱伤的场景。

亲子之间“权力斗争”,谁都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当心两败俱伤

v “权力斗争”给父母与孩子造成了怎样的负面影响

在权力斗争中的父母

1. 捍卫自己的权利

常常陷入在“权利斗争”中的父母,内心的活动就是这样认为的“我是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我供你吃,供你吃的,为什么就不能听我的话呢?

不能按照我的要求来呢?”父母会存在这样的一个心理,其实是能够理解的,当孩子违背了自己意愿,父母就会认为自己权利受到了挑战。

就会开始逼迫自己的孩子。家长并不会感受到自己孩子的内心在想什么而是为了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可以得到安慰才是关键。

2. 家长内心受到无力的冲击

父母与孩子发生“权力斗争”,大多数情况都是会被自己的孩子“气”到,为什么自己孩子这么的不听话,所以在这个时候。

家长内心就会感受到自己感情受到了伤害。孩子不听自己的话,父母自我价值就会下降,内心就会开始沮丧和极大地无力感,内心也会变得非常脆弱。

亲子之间“权力斗争”,谁都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当心两败俱伤

在权力斗争中的孩子

1. 孩子会感受不到爱

孩子作为一个在成长的中需要获取不断地爱与关爱的,孩子出现和自己父母“权力斗争”之后,内心就会感到无比的失落,为什么自己爸爸妈妈不这么爱自己,满足自己小小的愿望。

孩子的不被爱的感受就会蔓延到孩子的生活中。许多的孩子和父母发生了“权力斗争”,就不会轻易地向父母表达自己想法。

而是再次用权力斗争来发泄自己的想法,比如“和家长争吵或者吼叫等”,如果孩子长期以来都是处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么孩子就会很难去和家长交流,渐渐可能就会产生代沟。

亲子之间“权力斗争”,谁都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当心两败俱伤

2. 孩子变得更加叛逆

孩子在和父母产生“权力斗争”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叛逆。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不被家长满足的话,长期这种心理就会被孩子累积在自己的心中。

长期被压制就会选择挑战孩子的权威,与父母背道而驰。家长对于叛逆的孩子可能就会想着更加的征服孩子,但是让叛逆的孩子听自己的话,只会加剧孩子的叛逆。

亲子之间“权力斗争”,谁都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当心两败俱伤

3. 孩子负面情绪增加,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孩子与父母出现“权力斗争”之后,孩子的内心也会出现创伤,比如内心感受到无力、悲伤、愤怒、无助等,孩子的负面情绪只会慢慢增加,大多数的家长都不会去理解孩子的情绪,也不会去处理,只会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常年累积。

这样来做也会让孩子的身心受到了创伤。慢慢的也会形成“习得性无助”,孩子开始认为自己无能,没有动力去做任何事,埋怨自己无能也会记恨自己的父母。

亲子之间“权力斗争”,谁都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当心两败俱伤

v 家长应该怎么做防止与孩子产生“权力斗争”

在威廉·格莱瑟中的《选择理论》书中讲到“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唯一不能控制的就是孩子,控制的应该是自己。因此父母一旦控制到了孩子,就会慢慢的疏远与孩子的距离;就算控制的孩子,孩子内心也会开始隔离自己的父母。”

1. 消灭控制孩子的想法

很多父母在生活中,总是会出现一个错误的想法就是“想要让自己孩子完全的服从自己”,家长这样的想法往往就是错误的,在个个方面控制孩子,只会让孩子更加的反感还会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在与孩子交流之时就应该确定一个平等意识。

2. 采用“非控制型”与孩子交流

“非控制型”谈话就是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给出孩子建议,只有当父母愿意用“提建议”的态度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孩子才会放下内心的戒备感,与父母真心地交流。

虽然不一定采用这个方式会取得一定的成功,但是与孩子慢慢的交流,会比“权力斗争”带来的效果会好很多。

亲子之间“权力斗争”,谁都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当心两败俱伤

3. 与孩子谈话,家长一定保持冷静与坚定

出现“权力斗争”的时候,父母常常会是大喊大叫,就会导致孩子也是大喊大叫的情况,本来是可以相互的理解的,相互沟通的行为最后变成的“权力斗争”。

所以父母与孩子交流一定要保持与孩子的交流保持冷静,让孩子感受平静,父母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表达自己意见。

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是和平相处,保持融洽的氛围,才是一个正确的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