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從七個方面入手輕鬆解決

一場意外讓孩子知道遵守規則

軒軒剛上初中一年級,一天下午放學,他跟同學們一起過馬路。他們一邊說笑一邊走上斑馬線,然後發現是紅燈。

這時候,不知是誰先起的頭,一群人直接就朝路對面走去,忽視了紅燈。軒軒愣了一下,覺得這樣做不太好,似乎不應該闖紅燈,但看到兩邊都沒有車過來,他就覺得沒什麼事情,跟著大家一起往前走。

誰知,就在他們走到路中間的時候,從右邊馳來了一輛小轎車,由於速度很快,大家都沒有看到,小車司機趕緊剎車,但巳經晚了,車頭一下子就撞在了軒軒和旁邊的同學身上。事後,軒軒被送到了醫院,所幸沒有受太嚴重的傷。不過,從那以後,軒軒知道了,無論什麼時候,都一定要遵守規則。

軒軒是很幸運的,如果他不幸運,這樣的車禍不知道會出現多嚴重的後果!其實,生活中,不遵守規則的現象比比皆是,很多交通事故都是因為一兩個人不遵守規則造成的·全我們都知道,規則和秩序是社會公共生活的基本準則,沒有它們,任何的社會活動都無法正常開展。一般來講,規則秩序有兩種形式。

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從七個方面入手輕鬆解決

讓孩子知道、認可、遵守約定俗成的社會規則

一是並沒有明文規定,只是人們在長期公共生活中形成的道德經驗和行為習慣,也就是一些約定俗成、共同認可和遵守的行為規範。

例如乘車購物時順序排隊,在影院、圖書館不大聲喧譁等。

二是有明文規定的,也就是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公約、規則、規章、紀律。

例如交通規則、公園遊人須知、學校學生守則等。

這些通常都帶有一定的強制性,有些甚至與法律法規相銜接。

按規則辦事,遵守規則是全人類都應該學會的基本準則,只有大家都遵守規則,才能保證整個社會的和諧,如果每個人只從自身利益出發,不遵守規則,那麼這世界將永無寧日孩子正處於培養和初步檢驗規則的黃金時期,如果沒有及時地讓他培養起遵守規則的意識,那麼他將來的生活會因此受到很大影響。

因此,對孩子的規則意識培養,一定要儘早、儘快。

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從七個方面入手輕鬆解決

那麼,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呢?

1.多講規則的作用

家長要多給孩子講解規則的作用,讓孩子瞭解規則無處不在,規則能保證人們更好地生活。

例如人們應該遵守交通規則、遊戲規則、競賽規則等。

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從七個方面入手輕鬆解決

2.養成遵守規則的行為習慣

在家裡,家長可以為孩子制定一些簡單規則並讓孩子執行。

例如物品用完後要放回原處,出門時要和家人打招呼等等。

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從七個方面入手輕鬆解決

3.培養執行規則的技能

有時候,孩子具備了一定的規則意識,但還是會違規。

例如穿衣服、洗漱的時候動作太慢,不得要領等。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教給孩子正確做事的方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技能。

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從七個方面入手輕鬆解決

4.培養自律精神

一般來說,他人制定的規則是強加的,屬外力約束,而自己制定的規則有內省的成分更易於自律。

因此,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一些家庭內部的規則,以方便大家共同遵守。

例如進別人房間之前要先敲門,玩遊戲的時候要按規則決定勝負等等。

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從七個方面入手輕鬆解決

5.適齡的教育

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肌肉發展情況,給孩子制定一些符合其年齡段的規則,而不能制定超出其能力的任務。

例如讓3歲的寶寶繫鞋帶就有些超出他的能力範圍。應根據寶寶的能力來分別設定規則,讓他有能力完成,並增強自信。

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從七個方面入手輕鬆解決

6.設立具體可操作性的基市規則

家長可以在家中為孩子制定一些基本的飲食、作息、行為和品德規則,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規則習慣。

7.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負有責任感的孩子更容易遵守規則。

因此,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對孩子主動幫助大人等自理行為給以鼓勵和表揚,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責任,有助於孩子規則意識的培養。

規則一旦建立就要執行,如果孩子觸犯了規則,父母不能心疼孩子,一定要按照事先說好的懲罰辦法來履行才行。

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明白,他必須為觸犯規則負責,由此也就能培養孩子認真對待和履行規則的意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