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衛東盟和香港,英國曾計劃對中國進行核打擊

自英國1952年成功進行核武器研究後,英國政府一直大力推行其核武器的部署和核威懾能力,根據2006年6月30日,英國國家檔案館解密的一批1957年到1961年間的絕密檔案,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英國曾為了防止中國武力收回香港而計劃對中國進行核打擊。


為了保衛東盟和香港,英國曾計劃對中國進行核打擊

英國在澳大利亞的核試驗基地

1950年代,香港經濟開始起飛,再加上國際兩大陣營的對峙,對英國來說,香港在經濟和政治上的重要性提高。而且當時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緊張,雖然當時中國政府沒有武力奪取香港的計劃,但英國依然擔心中國會武力奪取香港。鑑於在朝鮮戰場上對志願軍的戰鬥力的認知,英國認為常規戰爭的方式不足以在香港與中國抗衡,決定對中國進行核訛詐,在必要時對中國進行核打擊。


為了保衛東盟和香港,英國曾計劃對中國進行核打擊


1952年英國成功試爆原子彈後,英國就明確提出使用核武器遏制對手,核訛詐政策並非突發奇想。1956年時,英國就有計劃對中國使用核武器。當時的英國首相哈羅德·麥克米倫的,內容包括:如果中國對當時還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發動攻擊,英國唯一有效的應對手段就是利用美國提供的核武器進行報復。

不僅僅是為了香港,1956年,一份絕密報告放在了英軍總參謀長的桌面上,這份絕密報告中直言不諱地挑明:一旦東盟與中國發生大規模戰爭,那麼英國將毫不猶豫地使用核武器!一個針對中國進行核戰的計劃開始秘密進行。


為了保衛東盟和香港,英國曾計劃對中國進行核打擊

英國勇士轟炸機

英內閣大臣諾曼·布魯克1959年7月向英國首相提出書面建議,宣稱:“香港對我們來說不再有重要的戰略價值,但是它有象徵價值和政治價值。出於政治上的考慮我們只能呆在那裡而別無選擇,儘管中國任何時候都可能切斷對香港的水糧等物資供應。”


為了保衛東盟和香港,英國曾計劃對中國進行核打擊

英國火神轟炸機

1957年,英國空軍部向總參部打報告,由於航線沿途重要機場的跑道太短和支援設施有限,可以攜載原子彈的英國皇家空軍的“勇士”、“火神”和“勝利者”重型轟炸機(由於這三種飛機的第一個英文字母都是“V”字打頭,所以被英國人稱為“V”中隊)根本無法起降,所以根本無法對遠東地區實現核打擊。為此,空軍部建議,英國皇家空軍應該在馬爾代夫的岡島上修建一個重型轟炸機機場,作為遠程奔襲遠東的落腳點,同時擴建現有新加坡的丁加機場,使其成為英國皇家空軍原子彈轟炸機中隊的臨時基地。


為了保衛東盟和香港,英國曾計劃對中國進行核打擊

英國勝利者轟炸機

同年,英國皇家空軍的原子彈轟炸機中隊派出轟炸機,在沒有攜帶原子彈的情況下對上述航線進行熟悉性飛行訓練。

1958年,英軍決定在新加坡的丁加機場修建一個永久性的核武器儲存基地。到1960年,英軍已經開始制定對遠東地區(中國)實施核打擊的目標計劃。

1962年,在時任英國首相麥克米倫的親自密令下,一架載有“紅鬍子”戰術原子彈的皇家空軍大型運輸機取道利比亞、也門和馬爾代夫飛抵新加坡機場,一些核武器專用設備同時運抵。4個原子彈轟炸中隊同時進駐丁加機場,其中3個是具有高空投擲原子彈能力的“V”轟炸機中隊,1個是可以進行低空原子彈轟炸的“堪培拉”轟炸機中隊。此外,英軍還在肯尼亞的恩巴卡西機場和馬來西亞的巴特沃思機場部署了核武器的特別處理裝備。

1963年11月,英軍開始在新加坡進行教練原子彈投擲訓練。

不過,英國人的如意算盤很快落空了。由於英國與印尼之間的衝突不斷升級,所以在1963年至1966年間,英國皇家空軍只在丁加部署了4到6架重型原子彈轟炸機。

1961年2月22日,當時身為英國外交大臣(後擔任英國首相)的亞歷克·霍姆在寫給國防大臣哈羅爾德·沃金森和首相麥克米倫的絕密信函中稱:“必須讓美國人明白,用常規手段保衛香港是不可行的;如果中國發起攻擊,核打擊才是唯一的選擇。”另一封沃金森寫給外交大臣和首相的信中建議:英國直接與當時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舉行會談,闡明英方態度。信中寫道,“我們的目標是讓中國相信進攻香港將導致美國的核報復”,並稱英國皇家空軍和艦隊航空兵將配合美軍對中國進行打擊。

1961年3月在美國夏威夷檀香山市舉行的一次秘密會議上,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費爾德將軍詢問英軍總參謀長蒙特巴頓勳爵:如果中國進攻香港,英國希望美國如何做?蒙特巴頓表示,這取決於美國人是否願意英國丟掉香港。費爾德將軍的回答是:除了使用原子彈外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東征)英國在新加坡部署核轟炸機,計劃秘密儲存48枚核彈。為滿足攜帶核彈轟炸機的起降需求,英國還在東南亞不斷提升軍用機場品質。同時派遣攜帶有核彈的航母在東南亞海域巡邏,並曾計劃裝備核導彈的戰略核潛艇部署到東南亞。

然而,在整個六十年代期間,英國的原子彈轟炸機不斷在這一地區進行核攻擊演習。到1963年末,“堪培拉”中隊開始在丁加機場進行低空核轟炸演習,並且一直呆到1970年。更讓人震驚的是,這些英國轟炸機的攻擊目標還包括緬甸。因為英國軍方異想天開地認為,一旦中國與東盟開戰,那麼中國軍隊肯定要向緬甸挺進,所以原子彈打擊的範圍必須包括緬甸境內的目標!

與此同時,英國皇家海軍也捲入了所謂的東盟保衛戰,加入了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的行動計劃。

1959年,英國海軍首次裝備“紅鬍子”戰術核武器,配備給航母的“短彎刀”艦載機。

1960年,英國皇家海軍的“勝利者”和“赫爾墨斯”號航母抵達新加坡。在接下來的十年間,英軍航母輪番遊弋東南亞地區,並且在東盟與中國戰爭計劃中扮演重要的核打擊角色。根據作戰方案,核彈頭與裂變物資平時分開放置,一旦形勢需要,遊戈在這一地區的英國航母就能把艦上的核武器卸到新加坡的碼頭上,然後運到丁加空軍基地進行組裝。

到1968年,已經裝備了核武器的英國軍艦包括5艘航母、2艘彈藥儲存艦、2艘“虎”級反潛巡洋艦;到1970年,英軍開始裝備新型的WE177核彈之後,幾乎所有的英國軍艦都有可能裝備核武器,而且,由於WE177換了常規彈頭後還可以當成普通的深水炸彈,所以更具隱蔽性。

另外,英國還多次表示會配合美國對華核打擊,並曾多次與美國對使用核打擊保住香港方面秘密接洽,甚至敲定了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的細節問題。然而,在東南亞殖民地存放核武器的計劃遭到了當地人民的反對,並且中國於1964年成功試爆原子彈,致使英國對華核打擊計劃無法實施。直到1997年香港迴歸後中英之間的核危機才算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