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真的是漢奸嗎?被殺時,京師老百姓為什麼“食其肉”?

作為明末著名的抗清將領,袁崇煥的軍事天賦和功績幾乎得到了明清兩朝的共同認可。與此同時,他也是一位爭議較大的人物,袁崇煥被處死以後,明朝百姓爭相搶食他的肉;到了清乾隆時期,袁崇煥竟然又受到當年對手後代乾隆皇帝的讚賞,洗刷了漢奸罪名。人們開始將袁崇煥與宋朝時期的岳飛、百年以前的于謙作比較,成為一位戰功卓越卻被皇帝冤死的英雄人物。

但是,還有一部分人認為,袁崇煥只不過是清朝所偽造的一位英雄人物,他的漢奸形象根本得不到“平反”,那麼,袁崇煥真的是漢奸嗎?老百姓又為何要在他死後食其肉?


袁崇煥真的是漢奸嗎?被殺時,京師老百姓為什麼“食其肉”?

崇禎帝畫像

明朝人之所以會將袁崇煥評價為“漢奸”,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與袁崇煥失去了崇禎帝的信任有關。崇禎帝雖為明朝的亡國之君,可是,他與往日那一些奢靡度日、殘暴不仁的亡國之君全然不同。崇禎帝生活節儉,勤於政事,也算一位十分努力的君主。既然皇帝並非昏君,那麼,在許多人看來,他所殺的大臣自然是罪有應得的。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也使得許多百姓認可了崇禎皇帝殺袁崇煥的理由——通敵。所以,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袁崇煥被安上了漢奸的帽子。

然而許多人可能並不知道,雖然並非昏君,雖然勤奮無比,但是,並非所有的努力都能換來回報。事實上,崇禎帝幼年的不幸遭遇導致他“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他在位17年,所殺大臣不計其數,袁崇煥只是其中之一,而這些被他殺掉的大臣,當然也非全部是罪有應得。


袁崇煥真的是漢奸嗎?被殺時,京師老百姓為什麼“食其肉”?

袁崇煥劇照

其實,崇禎帝最初對袁崇煥非常信任,袁崇煥也對崇禎帝許下了“五年復遼”的宏圖大計。然而,袁崇煥的許諾顯然太過樂觀。事實上,早在明萬曆四十七年時,後金力量就已經羽翼豐滿,隨後,袁崇煥又不顧後果的斬殺了毛文龍,間接為後金長驅南下解除了後顧之憂。因為就在毛文龍被斬殺後的三個月,皇太極繞開袁崇煥苦心經營設立的關寧錦防線,從內蒙直逼明朝京師,這就是“己巳之變”。

自從明朝與後金交手以來,這可是後金第一次攻打到明朝的心臟地帶,正是由於以上種種因素,耐心本來就很差的崇禎帝逐漸認為自己受到了袁崇煥的欺騙和愚弄,他的內心對袁崇煥產生不滿,袁崇煥也因此失去了崇禎帝的信任。


袁崇煥真的是漢奸嗎?被殺時,京師老百姓為什麼“食其肉”?

清軍兵臨城下

其次,後金議和及後金的反間計,將袁崇煥打造成為了一個“叛徒”。在明軍被後金壓制的情況下,袁崇煥為了給明朝爭得充足的備戰時間,同意了皇太極毫無誠意的議和條件;然而,在袁崇煥答應議和之時,崇禎帝還在和戰之間猶豫不定,如若答應議和,就意味著明朝要放棄天朝尊嚴,在政治與軍事上向後金示弱。

可是,袁崇煥卻先皇帝一步越俎代庖,超出了他為人臣子的底線與本分;不僅如此,在己巳之變發生後,後金放出風聲,袁崇煥之所以同意與後金的和談,是因為他早已經歸順後金,成為了一名通敵賣國的漢奸。後金的這招反間計,直接促使了袁崇煥的死亡。從以上因素來看,袁崇煥只是在失去皇帝的信任後,加之社會輿論,被迫成為漢奸,他並沒有通敵賣國之舉。


袁崇煥真的是漢奸嗎?被殺時,京師老百姓為什麼“食其肉”?

己巳之變

最後,百姓在袁崇煥被判處極刑被殺之後,竟然做出“食其肉”的行為。主要原因就在於社會輿論的影響,早在天啟年間,袁崇煥與後金擅自議和後,市民百姓都異口同聲地罵袁崇煥為“漢奸”;當後金軍隊直逼京師,這裡的百姓之前從未經歷過這種生民塗炭的屠城慘劇,他們將這一切緣由都歸在了袁崇煥身上。這才導致袁崇煥死後骨肉全無,僅剩一個頭顱,這些人就借食袁崇煥之肉發洩他們心中的怨恨之情。

當然,袁崇煥的漢奸帽子雖然冤枉,但他並非毫無錯誤。例如,袁崇煥最初面對皇帝的信口開河,就是最大的取死之道,崇禎初年,意氣風發的袁崇煥由於對平定遼東過於樂觀,甚至誇下海口5年平遼,但實際上,這卻根本做不到,其他諸如獨斷專橫殺掉毛文龍、剛愎自用等問題,最終促使了他的死亡。

圖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著者所有,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