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主管技師溫慧欣:繃緊神經 與病毒近身交鋒

廈門玩5月4日訊(文/廈門日報記者陳蓴/圖/廈門日報記者黃曉珍)“要檢測的樣本已運送到位,請準備入艙操作。”昨天下午2時30分,溫慧欣和同事穿戴好防護服,準備進入負壓實驗室,與病毒“親密接觸”。1月下旬以來,市疾控中心生物實驗室每天都會陸續收到我市各大醫院送檢的涉及新冠肺炎病毒的生物採集樣本。而溫慧欣和同事需要做的,就是對樣本進行病毒核酸檢測。“我們的工作,就是給新冠病毒發‘鑑定書’。”她說。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主管技师温慧欣:绷紧神经 与病毒近身交锋

溫慧欣(左)與同事核對樣本信息

面對從病人身上病毒最集中部位採集下來的標本,進實驗室的檢測人員都要進行“生物安全三級防護”。記者注意到,他們需要在腰部掛上電動送風機,來保證面罩內能夠順暢通氣。溫慧欣告訴記者,實驗室處於負壓狀態,“現在天氣越來越熱,再加上身上的層層防護,進去一會兒衣服就溼透了。”

一方面是為了減少出入實驗室次數來節約防護用品,一方面也是實驗需要,檢測人員進入實驗室一般都要待四個小時以上,有時候樣本檢測量多達300份,在實驗室時間就更長,其間要克服不能吃飯、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的困難,更重要的是,實驗過程中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

可以說,和病毒近身交鋒,每位檢測人員精神上的弦都繃得很緊。“時間緊,但準確率更重要,必須認真細緻,容不得絲毫馬虎。”溫慧欣說,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零差錯、零失誤”目標,為了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必須堅持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