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尽享权势及荣华富贵,被皇帝尊称为尚父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准将军见太平",战乱时候,国家人民都会处于水深火热,将军指挥军队,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这时候不管是皇帝还是老百姓都需要这样奋不顾身的将军,但是当天下安定之后,将军过于杰出的军事才能和军事威信则会威胁到皇权的稳定,这时候的将军大部分很难全身而退,非大智慧者永远逃不出这个魔咒,拥有大智慧的将军如果割舍权势及荣华富贵或许还有一线生的机会,但郭子仪却是例外,他同样功高震主,同样位高权重,但经历了四朝皇帝依旧屹立不倒。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尽享权势及荣华富贵,被皇帝尊称为尚父

郭子仪出生于武则天统治时期,家中也是世代为官,从小文韬武略过人,当时的武则天求贤若渴,通过举办武举考试来选拔全国武艺高超的有志青年,郭子仪从小就有一颗保家卫国的心,所以毅然决然地参加了武举考试,由于从小的艰苦学习锻炼,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了武状元,十里八乡奔走相告,父母也为有这么争气的儿子感到自豪和骄傲,功名有了但是对一个壮志凌云的青年来说武举人只是起点。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尽享权势及荣华富贵,被皇帝尊称为尚父

很快,他就参军去了部队,在部队中他表现十分优异,屡立战功,这样的好同志肯定是重点培养的对象啊,很快他就升为九原太守了,很多年过去了,小郭同志也成为中年大叔了,但他还是等来了立功的机会,为什么呢?天下大乱了,安史之乱爆发了,乱世出英雄,郭子仪这时候被朝廷封为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似乎听着官职不大,郭子仪也未辜负朝廷的期许,很快他就收复静边军(今山西右玉县),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在河曲击败叛将高秀岩,于是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开通东陉关(在今山西代县东南),因功被肃宗加封御史大夫。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尽享权势及荣华富贵,被皇帝尊称为尚父

后来在几次重大的战役中主动示弱,利用敌人骄傲自大的心里打了几次漂亮的胜仗,又白天带兵征战,晚上捣毁敌方堡垒,敌军得不到很好的休息,精神颓废,士气低落,唐军则士气高昂,在嘉山击破敌军,斩首四万级,获得数万匹马。史思明逃往博陵。于是河北各郡县都斩杀叛军守将,迎接朝廷军队。郭子仪正欲北征范阳,此时哥舒翰在潼关战败,天子入蜀,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下诏军队班师。于是郭子仪与李光弼率军队五万赶赴朔方行在。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尽享权势及荣华富贵,被皇帝尊称为尚父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八月,郭子仪和李光弼二人赶到灵武,唐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仍兼朔方节度使。唐肃宗检阅大军,发兵南征,到了彭原。宰相房琯主动请缨讨伐叛军,在陈涛战败,唐军损失大半,唐肃宗只能倚靠朔方军为根基,叛军看到唐军战败,又准备乘胜追击,关键时刻郭子仪联合了回纥首领葛逻支联兵进击,俘虏数万,牛羊不可胜数,终于平定河曲。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尽享权势及荣华富贵,被皇帝尊称为尚父

后来安禄山被儿子杀害,郭子仪被封为进封司空,关内河东副元帅,在西安以西与叛将安守忠交战,由于准备不充分,唐军失利,部队溃散,武器丢落一地,郭子仪被迫退守武功,这让郭子仪内心很愧疚,主动请罪要求皇帝撤职,于是被降为左仆射,仍兼同平章事,其余职务不变。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尽享权势及荣华富贵,被皇帝尊称为尚父

在后来的多次战役里,郭子仪指挥得当,唐军屡战屡胜,至德二载(757)十二月,河东、河西、河南的失地大部分均已收复,唐军乘胜追击,又分别收复两京(长安与洛阳)郭子仪因功加封司徒、代国公,余官如故,加食邑一千户。郭子仪入朝,肃宗命人在灞上迎接,并慰劳他道:"国家再造,是你的功劳。"郭子仪磕头致谢。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尽享权势及荣华富贵,被皇帝尊称为尚父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八月,郭子仪因在黄河边击败叛军,擒获叛将安守忠,献俘至京师,肃宗命百官到长乐驿迎接,并亲自在望春楼等待,进封其为中书令。然后,肃宗诏命九位节度使合力讨伐安庆绪,因郭子仪、李光弼皆为元勋,难相统属,只用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却不设立元帅,鱼朝恩本来就是一个很坏的大宦官,一直以来十分嫉妒郭子仪,正好赶上此次战事不利,于是鱼朝恩就把所有战败的责任都推到郭子仪身上,郭子仪的兵权被剥夺,但其依然忠心与朝廷,后来经过文武百官的请求郭子仪官复原职。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尽享权势及荣华富贵,被皇帝尊称为尚父

但肃宗由于生病很快驾崩,新的皇帝唐代宗在宦官的挑拨下,郭子仪被罢免副元帅之职,而加实户七百,再失兵权,充任肃宗山陵使,督建皇陵。郭子仪将肃宗所赐的诏书一千余件全部呈给代宗,以表明自己的忠心。代宗看后,安慰郭子仪道:"使重臣忧虑,我很惭愧,从今后您不要担心。

后来代宗驾崩,德宗继位。郭子仪被德宗调回朝廷,进位太尉,仍兼中书令,充任皇陵使,赐号"尚父",并加食邑至两千户,所领其他使职、副元帅等职务都被罢免。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尽享权势及荣华富贵,被皇帝尊称为尚父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夏,郭子仪病重。唐德宗命舒王李谊前往探病,郭子仪不能行叩拜礼,只能作揖礼。六月十四日,郭子仪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师,赐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德宗废朝五日,命群臣吊唁,又亲临安福门送葬,并专门超越礼制,下诏将他的坟墓增高一丈。

他是四朝元老,功高震主,尽享权势及荣华富贵,被皇帝尊称为尚父

很多民间典故里记载了他的许多故事,例如诚感鱼朝恩,单骑退回纥,他的儿子郭暧娶了唐代宗的宝贝女儿升平公主,他的其他儿子也在朝廷做了大官,可以说他的一生是真正的戎马天下,保家卫国的一生,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郭子仪不但对大唐有功勋显著,甚至可以说对大唐有再造之恩,不仅军事才能出众,而且政治水平高超,忠智俱备,文武兼备,故能在当时复杂的战场上立不世之功,在经历四朝皇帝仍然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善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