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動力風格,你是胡蘿蔔型?還是大棒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動力風格

說到激勵,我們很自然的就會想到“胡蘿蔔+大棒”。

NLP: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動力風格,你是胡蘿蔔型?還是大棒型?


這個樸素的說法雖然不太確切,但是很形象的描繪出了激發動力的兩個方向(風格):

遠離動力——遠離痛苦、不適和壓力;

趨向動力——趨向快樂、舒適和娛樂。

這是人的本能。

只是,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動力風格。

對於一部分人來說“胡蘿蔔”更有效,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大棒”更有效。

你是哪種動力風格呢?

想象一個場景:

NLP: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動力風格,你是胡蘿蔔型?還是大棒型?


清晨,你睡得正香,突然鬧鐘響起~你不願醒來,迷迷糊糊的按下小睡鍵,過了幾分鐘,鬧鐘又響了。這時,一個聲音在你腦袋出現:“起床啦!起床啦!!今天是週一,路上估計會堵車。如果上班遲到會被老闆吵,全勤獎也會被扣......”於是你猛然起身,開始了嶄新的一天。

對遲到後一系列痛苦的遠離,使得你按時起床——這便是遠離動力在起作用。

如果起床之前你想的是今天要完成的事情,你想象著事情完成後的喜悅,這些畫面就像磁石一樣把你吸引了起來——這便是趨向動力在起作用。

趨向型動力更加目標導向,遠離型動力更側重發現和解決問題。

兩種動力類型各有優劣,任何一種類型都可以獲得巨大的成功。

我們需要根據不同人的不同風格,區別對待,有選擇的使用“胡蘿蔔”或者“大棒”。

場景a:先趨向,後遠離

NLP: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動力風格,你是胡蘿蔔型?還是大棒型?

假設你正在帶一個團隊,你首先要知道團隊成員裡必然有著兩種不同動力風格的人。

對於遠離型的人,同樣的獎勵和報酬幾乎沒有意義;

而對於趨向型的人,同樣的懲罰措施也會被忽略不計。

現在,你的團隊需要制定一項計劃。

由於兩種相反方向的動力風格的存在,如果不妥善引導,他們就會爭吵不休——趨向型的人會很願意和你討論目標願景,而遠離型的人則會不停的打斷然後開始羅列各種問題。

再次重申:

兩種風格各有優劣,同樣重要。

只是,你需要排個優先順序。

首先,讓趨向型發揮作用。

//允許“目標控們”描繪他們的偉大願景;

然後,討論目標的侷限性。

//讓“問題解決控們”有事情可做。

或者,一開始就根據動力風格將人員分成兩個組:

a.目標夢想組b.問題處理組當大家習慣了這樣的模式以後,兩組人會相互欣賞、形成合力。

這是動力風格的第一類應用場景——先趨向,後遠離。

場景b:先遠離,後趨向

NLP: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動力風格,你是胡蘿蔔型?還是大棒型?

“我這有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要先聽哪一個?”

這樣的一個逗趣般的提問並不少見。

從動力風格的角度來看,我會選擇——

先聽壞消息,後聽好消息。

原因如下。

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我們的大腦形成了很多奇怪的特質,

比如,對離自己近的信息印象更深刻(ps:記憶力不好),比如,對負面信息更敏感(ps:高估風險以保證安全)。

所以,如果選擇把“壞消息”放到最後,我們的大腦將會被壞消息填滿,而不記得其他事情。

這個道理在溝通和給出指令時,顯得尤為重要。

觀察發現,人們常常首先說出他們希望的部分,然後再說出他們不希望的部分。

像這樣:“今天下午做一份總結PPT,不需要很多頁,也不用很漂亮,這個PPT不是例會上用的。”

動力風格告訴我們,這話應該反過來說。

比較這兩種說法:

a.“這一次,我們一定要遵照時間和預算完成。不要譁眾取寵的寵物項目,也不要最後一分鐘臨時變卦。好嗎?”

b.“這一次,不要譁眾取寵的寵物項目,也不要最後一分鐘臨時變卦。我們一定要遵照時間和預算完成。好嗎?”

你發現了嗎,第二種陳述更動人,也更積極。

這是動力風格的第二類應用場景——先遠離,後趨向。

所以,

瞭解每個人不同的動力風格,

根據不同的對象,有意識的選擇使用“胡蘿蔔”或者“大棒”,

根據不同的情境選擇不同的先後順序,

才是實現高效激勵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