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幸福 “阅”出梦想‖专家支招解决亲子阅读五大问题(五)

如何帮助儿童撰写阅读体会?

专家简介

看见幸福 “阅”出梦想‖专家支招解决亲子阅读五大问题(五)


郭卫霞,闻喜县东街实验小学语文老师,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省级优秀班主任和省级骨干教师。在语文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潜心修行,希望用自己的一颗爱心,浇灌出更美的花朵……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心灵的再成长,爱上读书是前提和基础,而写下阅读的感悟,更能清晰看到自己的心灵。

想写一篇好的阅读体会,高质量的读书方法是关键,看看读书三部曲吧:


1

粗读:浏览目录,了解主要的情节。我们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不妨先浏览一下作品的目录,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全书的大概内容、情节脉络,从而建立对作品的基本概念。


2

精读: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塑造的人物形象。我们要深入细致地研读,分析与感悟,品味其构思的奇巧,揣摩其布局的精妙,欣赏其语言的优美,进而获取情感体验,接受艺术熏陶。


3

细读:高质量的阅读就要突破舒适区,进行深层次地阅读。在阅读完一本书后,静心思考:这本书在谈些什么?有什么体会?这本书与我自己有什么关系?

阅读体会,首先要用几句话概括这本书的大意,其次要写出读这本书的感受,可以是就一个人物或事件,也可以就文中的插图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动笔写感受在阅读中很重要,可以很好地体现孩子的阅读成果,是一种静态的呈现。当然,呈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孩子可以画图述说故事内容,可以设计阅读卡,记录读书笔记,做批注,梳理思维导图,写读后感,设计手抄报等等。

阅读体会,其目的不在于学会撰写,更重要的是养成阅读习惯,学会阅读、分享、思辨、明理、积淀,最终完成自我人格的提升。阅读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阅读体会狭隘地理解为外在的动笔“展示”,恰恰忽略了儿童的阅读,不单单是我们所谓的笔尖留痕,更重要的是阅读完后的“聊”,这才是升级版的“笔尖流露”,是一种动态的展示。聊书也是有法宝的哦!

读进去,聊出来,读书三部曲其实就是聊书三部曲,会读自然会聊。我们可以和孩子先聊故事内容,再聊经典情节、主要人物,最后聊人生聊成长等。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最好的陪伴是共读。为了孩子的有效阅读,要沉下心来,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共聊一本书,用阅读引领孩子成长,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对话。


营造自由自在的阅读空间,及时鼓励和评价孩子的阅读行为。

阅读丰富生命,思考生成智慧,行动赢得收获,坚持创造奇迹。让我们从兴趣出发,蹲下身子和孩子好好聊,一起爱上这溢满芳香的百花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