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2歲男孩患上“蠶豆病”,吃完蠶豆發熱腹痛住進醫院

益陽2歲男孩患上“蠶豆病”,吃完蠶豆發熱腹痛住進醫院

圖源視覺中國

春末夏初正是蠶豆上市的季節,綠色新鮮的蠶豆成為餐桌上的一道備受歡迎的佳餚,但是並非人人都能享受這種美味,益陽南縣 2 歲 4 月的男孩瑞瑞(化名)就因吃了炒的蠶豆後出現發熱腹痛,面色發黃等不適,到湖南省兒童醫院就診後被診斷為葡萄糖 -6- 磷酸酶缺乏症,就是俗稱的 " 蠶豆病 "。目前因病情較重住進了急診綜合一科。

瑞瑞媽媽回憶,4 月 28 日下午,孩子突然說腹痛,還伴有嘔吐乏力等不適,她以為是感冒,未予以重視。加之數小時後瑞瑞突然出現發熱、噁心嘔吐,伴有陣發性哭吵,面色也變得蒼白泛黃,並解醬油色小便。這下瑞瑞媽媽急忙把瑞瑞送進湖南省兒童醫院急診以蠶豆病收治急診綜合一科治療。

該院急診綜合一科接診醫生楊珍介紹,當時詢問了家屬發現孩子發病前進食了蠶豆結果導致發病。孩子入院時查血常規,紅蛋白僅 88g/L,提示貧血,血清膽紅素明顯升高,考慮為進食蠶豆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貧血。

蠶豆病是人類最常見的一種遺傳性溶血性疾病,是紅細胞葡萄糖 -6- 磷酸脫氫酶 ( G6PD ) 缺乏所致的溶血。如果父母一方中曾有蠶豆病史者,更須謹慎。

目前,瑞瑞已經轉危為安,孩子尿液逐漸從醬油色變為酒紅色、茶色,後恢復至淡黃色,黃疸也較前消退了,貧血也在慢慢得到改善。

楊珍醫生說,蠶豆病並不是只吃蠶豆就發病,像樟腦丸還有那些具有氧化作用的止痛退燒藥、抗瘧藥、磺胺類、呋喃西林類、大劑量維生素 C、阿司匹林等藥物也需謹慎服用。有些孩子接觸蠶豆花後也會過敏而引發蠶豆病。" 蠶豆病 " 在發病初期,孩子可能會出現發熱、嘔吐、腹痛、皮膚髮黃、尿液顏色加深等症狀,發現後要立即就醫。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詹蓉 王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