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爺爺奶奶虛偽的愛,媽媽:從來不捨得給孩子花一分錢

我們經常說隔輩親,隔輩親,爺爺奶奶享受了小孩子的成長和陪伴,但是爺爺奶奶又不像爸爸媽媽一樣是第一負責人,不需要承擔太大的責任,所以他們在對小孩子方面相對比較輕鬆一些。

來自爺爺奶奶虛偽的愛,媽媽:從來不捨得給孩子花一分錢

但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這麼幸運,能得到爺爺奶奶全部的疼愛,有些老人就是典型的嘴上一套,背後一套,不管說的如何親孩子,但就是不見行動。

來自爺爺奶奶虛偽的愛,媽媽:從來不捨得給孩子花一分錢

同事在公司和一群寶媽們閒聊的時候抱怨到:最近我們兩口子總是吵架,其實就是因為孩子的奶奶太摳門了。孩子出生時連個紅包都沒封,現在孩子都三歲了,奶奶也沒給他買過任何東西,關鍵是她每次來看孩子都說下次要領著孩子去買衣服、玩具,但是一分錢都沒有在孩子身上花過。

來自爺爺奶奶虛偽的愛,媽媽:從來不捨得給孩子花一分錢

猛的一聽感覺是同事言過其實了,畢竟老人家也有可能最近手頭比較拮据,不給孫子買東西也能理解。

但是同事卻說:孩子的奶奶每個月都有好幾千的退休工資,手頭寬裕的很,但就是不會給孫子買任何東西,而我自己爸媽就很捨得給孩子花錢,感覺孩子的奶奶實在太虛偽了。

來自爺爺奶奶虛偽的愛,媽媽:從來不捨得給孩子花一分錢

但是仔細想想,很多人倒也認同“如果爺爺奶奶從不捨得給孩子花錢,說明他們的疼愛是虛偽的”這個觀點。

為什麼爺爺奶奶給孩子的愛是虛偽的?

1、用節約為不給孩子花錢做擋箭牌

目前這一輩的爺爺奶奶都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當時的生活條件遠不如現在,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怎麼節約怎麼來,家家戶戶都有好幾個孩子。所以絕大部分的爺爺奶奶生活都比較節儉,不能理解現在的年輕人買一雙鞋都要花好幾百,但是以節約為藉口,一分錢也不給孩子花,那這就有點過分了。

來自爺爺奶奶虛偽的愛,媽媽:從來不捨得給孩子花一分錢

如果爺爺奶奶真的疼愛孩子可以少買一些,但如果一次也沒有買過,那就有點說不過去。

2、把所有的錢都花在自己身上

有一部分爺爺奶奶退休工資很高,足夠老兩口平時的日常開銷,他們對自己很大方,吃的用的都買好的,每年還會出去旅遊。但是對於自己的孫子、孫女卻從來不肯花一分錢,說句實話,其實這就代表了爺爺奶奶是比較自私的。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情況,是爺爺奶奶比較偏心,對於自己喜歡的小輩可能會很大方,但是對其他孩子就很摳門。

來自爺爺奶奶虛偽的愛,媽媽:從來不捨得給孩子花一分錢

爺爺奶奶這一輩操勞了一輩子,為家庭和社會都貢獻了自己很多的力量,我們也並不是一味的以物質給予來判斷他們是否疼愛孩子。只是希望他們能夠將自己過時的消費觀念改變,不要總是用說說而已來表達自己的疼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