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的意義不僅是一場典禮,還是一場業內盛會,一場電影人的聚會。香港電影人以這樣方式來回憶過去一年的成績與不足,展望未來一年的圖景。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2020年即將迎來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回望三十多年的歷程,有哭有笑,更有無數令人難以忘懷的時刻。


小影翻看了千禧之年後的十幾場晚會,為大家盤點了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一起吃了這碗回憶殺吧!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第24屆

中國電影誕生一百週年


2005年的第24屆金像獎頒獎禮恰逢中國電影誕生一百週年,頒獎禮以“百年電影,光輝印記”為主題展開,香港電影人試圖在回望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一百年前,北京一家照相館的老闆任慶泰拍了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自此開啟中國電影的默片時代,胡蝶、阮玲玉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在中國電影不斷髮展的百年時間裡,80年代的港片最為引人注目。80年代,港片每年的產量在三百部左右,大多數演員都身兼多個劇組。


而百年後,港片每年的產量只有六十多部。是港片退步了嗎?數量多就代表一定好嗎?這是當時很多香港電影人思索的問題。


回顧第24屆金像獎,呼聲最高的影片莫過於星爺的《功夫》,以十六項提名領跑,最後獲得「最佳影片」的獎項。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不過星爺並沒有憑藉《功夫》摘得「最佳導演」,這一殊榮被爾冬升憑《旺角黑夜》奪得。很多影迷朋友都說香港欠星爺一個金像獎,其實,這也正體現了金像獎評審團的一貫做法——讓每一部提名的電影都有獎可拿,儘量避免一部電影獨攬多個獎項。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本屆頒獎禮有兩個特別時刻:


第一個特別時刻是星爺致敬李小龍。


適逢中國電影誕生一百週年,組委會把特別獎授予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電影人物——李小龍。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李小龍的父親是粵劇名伶李海泉,李小龍從小在片場長大,小時候就和不少當紅明星演過對手戲。


1958年,李小龍赴美留學,就讀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哲學系。他在西雅圖開設武館,創立截拳道,參加各種比賽,推廣中國武術,同時還打入好萊塢開始拍電影。


1971年,李小龍回到香港,拍攝第一部功夫電影《唐山大兄》,從此一鳴驚人。之後他拍了多部賣座電影,香港的動作電影也隨之改觀。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李小龍醉心功夫,也醉心電影,他巧妙將二者結合,成就了別具一格的功夫電影,是中國電影界、中國武術界近百年來最重要的人物。


可以說,李小龍被稱為「世紀之星」當之無愧。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而星爺致敬李小龍這樣神仙級的畫面也是人生難得幾回見啊!


第二個特別時刻是李安給成龍頒獎。


第24屆金像獎組委會把「專業精神獎」授予成龍大哥。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兼具東西方思維的李安導演把成龍看成一位連接世界的使者,一座讓世界看到中國電影人的橋樑。李安導演認為成龍的成功不是偶然,除了他自身的熱情,他的電影天賦,他的努力等等。他還吸收、凝聚了國產片的諸多養分,也承襲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武術文化精髓。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文質彬彬的李安導演站在臺上對成龍大誇特誇,還一口一個成龍大哥,臺下的成龍笑得合不攏嘴。這樣史詩級的夸人場面也是活久見啊!


另外,第24屆的頒獎嘉賓也很有看點。


梁朝偉和張曼玉作為開獎嘉賓為大家揭曉「最佳電影」花落誰家。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昔日戀人最終還是沒能走到一起,再次同臺不免引人唏噓。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第25屆

周杰倫《頭文字D》


第25屆金像獎一定繞不開三部電影:《如果·愛》、《黑社會》、《頭文字D》。


周迅憑藉《如果·愛》榮獲「最佳女主角」,另外《如果·愛》還獲得「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最佳電影原創音樂」等多個獎項,但很可惜陳可辛與「最佳導演」失之交臂。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黑社會》可以說是第25屆金像獎的最大贏家,攬獲「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三項大獎。


但當年以上兩部影片的呼聲都不如《頭文字D》高。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周杰倫憑藉《頭文字D》斬獲「最佳新演員」獎項。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這是杰倫首次擔任男主角的電影,沒想到首次觸電就斬獲大獎。同時,杰倫也憑該片獲得第4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


同一部影片,左手金馬右手金像,而且都是最佳新人的殊榮。可見當年這部影片帶給大家的震撼有多大。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雖然《頭文字D》沒有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獎項,但對杰倫來說這次獲獎絕對是一次意義非凡的突破。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第27屆

史上最強男配天團


要說金像獎有史以來最強的「最佳男配角」提名名單,一定要屬第27屆。


第27屆「最佳男配角」提名名單:

張家輝——《出埃及記》

鄭中基——《老港正傳》

古天樂——《門徒》

劉德華——《門徒》

周潤發——《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簡直是神仙打架!要說以上是最佳男主角的角逐,大家沒意見吧。


最終,劉德華憑藉在《門徒》中的出色表演,拿下他電影表演生涯中第一座「最佳男配角獎」金像獎盃。這說明華仔的演技已經步入到一個新的階段,能把配角演出主角的分量,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自己的光彩。


兩位頒獎嘉賓曾志偉和杜汶澤的對話笑料十足,不愧是萬年捧場王。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除此之外,《投名狀》斬獲「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最佳服裝造型設計」、「最佳美術指導」、「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八項大獎,成第27屆金像獎最大贏家。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陳可辛是為數不多的能讓商業票房和藝術效果實現雙贏的導演之一,《投名狀》的一騎絕塵再次證明了陳可辛在劇情與節奏上的超強駕馭能力。


雖然他的電影從不侷限於某一種類型,但情感一直是他不變的主題。愛與被愛、選擇與被選擇、背叛與忠心,陳可辛用電影呈現出人性的底色。


說到陳可辛,怎麼能不提吳君如呢?


吳君如是真的旺夫啊!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第27屆金像獎吳君如正好任頒獎禮的主持人,陳可辛一路小跑登上領獎臺,吳君如馬上給了他一個擁抱。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在吳君如和陳可辛相戀的多年裡,吳君如一直非常支持陳可辛在電影創作上不斷探索,在經歷十年愛情長跑後陳可辛也大方向世人承認了這段關係。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第30屆

“而立之年”


2011年,香港電影金像獎也迎來了自己的“而立之年”。


一般來講,人進入而立之年,正是拼搏進取的好年華。但香港電影市場連年的不景氣,讓第30屆金像獎頒獎禮瀰漫著一種濃濃的懷舊氣息,因此在獎項的授予上也多了一層對老一輩電影人的致敬與肯定。


第30屆金像獎評審團授予陳自強先生「專業精神」獎。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陳自強先生是上世紀80年代香港影壇盛世時期的知名經理人,被譽為“巨星推手”和“金牌經理人”。他還曾長期擔當成龍的導師,幫助成龍在事業上節節高升,


陳自強和成龍最早結識於1976年,那時陳自強在資深導演羅維的電影公司工作,當時成龍還不叫成龍而叫陳元龍。陳自強把這位年輕人推薦給了導演羅維。1976年3月8日,羅維執導的《新精武門》在臺灣正式開拍,主演陳元龍在這一天正式改藝名為成龍,開啟了功夫巨星的生涯。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陳自強一生無子無女,他視旗下籤約的藝人如兒女一般,他陪張學友走過最低谷的時光,還與張曼玉、鐘楚紅等以父女相稱。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他對香港演藝界做出的貢獻少有人企及,因此備受器重。


在第30屆頒獎禮上,成龍、張學友、吳彥祖等人在臺上和陳老一起唱歌的畫面令人難以忘懷。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除了陳自強先生的出現讓在座的香港電影人倍感溫暖,謝霆鋒的一段獲獎感言也頗為提氣。


近年來,金像獎的最佳男女主角得主中的內地面孔越來越多,香港中生代演員面臨著青黃不接的窘境。而當年謝霆鋒憑藉在《線人》中的出色表現斬獲「最佳男主」的桂冠,實在是振奮人心。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謝霆鋒的這段獲獎感言,與其說是對影迷、工作人員的感謝,不如說是一個兒子對父親的宣言。


謝霆鋒出身演藝世家,從小頂著父親的名號闖蕩演藝界,他比任何人都更想證明自己!


恭喜霆鋒,他做到了。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第34屆

既然融合避免不了,不如縮短進程


2015年第34屆金像獎有太多情理之中,唯獨缺少了意料之外,金像獎近年來的尷尬愈發明顯。


一來是沒有“好片子”,這並非說提名的影片不夠優秀,只是感覺都差了一口氣,沒有一部影片讓人覺得「最佳電影」非它莫屬,最終結果頗有“羊群中選駱駝”的意味。


金像獎組委會把「最佳影片」、「最佳導演」頒給《黃金時代》更像是老一輩香港電影人對港片的頑強堅守。雖然許鞍華是香港導演,但《黃金時代》的班底多為內地人,女主角湯唯也是內地女演員,所以《黃金時代》算不上一部十足的港產片。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其實,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香港與內地的聯繫越來越緊密,港味電影的淡化是大勢所趨,香港與內地的交流會不斷邁上新臺階,香港電影人在創作上也會不知不覺向內地傾斜。


所以,香港金像獎以後是不是堅守“港風”也許不是最重要的,在融合中共同推動華語電影不斷髮展才是更為重要的事。


既然融合避免不了,那不妨縮短融合的進程,讓兩岸三地的華人更加親密無間地創作電影。


三十多年轉瞬即逝,2020年即將迎來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我們馬上要告別三字頭,步入“不惑之年”,希望到那時香港電影真的能夠不惑。


通影企畫 | 盤點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名場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