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乾隆到薩達姆,2020年很多人依然身居“洞穴”之中


從乾隆到薩達姆,2020年很多人依然身居“洞穴”之中

從乾隆到薩達姆,2020年很多人依然身居“洞穴”之中

作者/慧超


(一)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有一個經典的“洞穴之喻”。


設想在一個幽暗的洞穴裡關押著一批囚徒,他們自小被囚禁在洞穴裡,且被鎖鏈束縛著,不能走動也不能轉頭。囚徒的背後有一堆火,於是對於囚徒而言,終生所見圖像,就是面前石壁上火光映照出的影子。


囚徒們理所當然地認為真實世界的全部,不過眼前石壁上斑駁的影像——有人走過或有人說話,囚徒們就會認為這是影子在說話和走動。


若囚徒之中有一人獲釋,能夠自由走動,當他在最初的眩暈之後走出洞穴,才會發現此前自己的“世界”不過是一些虛假的影像。


這時,他多半會對依然身處洞穴的同伴產生憐憫,如果他返回洞穴,勸說自己的同伴走出洞穴,擁抱自由……


囚徒們反而會開始可憐和憐憫這個“精神分裂”的同伴,甚至認為他口中所謂的“自由”不過是更殘酷的一種懲罰,否則,一個人怎麼可能說出那般荒誕不經的“胡話”呢?


從乾隆到薩達姆,2020年很多人依然身居“洞穴”之中


柏拉圖這個故事講完後的兩千多年時間,人類歷史上演過無數次現實版的“洞穴之喻”:哥白尼、布魯諾、達爾文、賽爾維特等類似被當時權威打擊為“異端邪說”的慘劇,塞滿了人類進步史。


“洞穴人”當然並不僅僅存在於科學界,政治人物更容易被推入“洞穴”,因為權力常常導致政治人物被“好消息”所麻痺,從而認為自己英明非凡,受到人民的愛戴和歷史的稱頌。


張劍荊老師此前在《南風窗》寫過一篇評價薩達姆的文章,把薩達姆比喻成一個被極權俘虜的“洞穴人”:


權力成為一個洞穴,而這個權勢人物就成為穴居人。他是自己權力的俘虜。他看到的、聽到的,都是支撐權力的正面信息,負面的信息都作為錯誤的信息被清洗掉了。在他的周圍形成了一個機制,它自動地過濾掉錯誤的信息,輸入正確的信息。在此情況下,這個領袖往往無法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世界,他甚至都無法對自己的力量形成恰當的符合實際的判斷。


張宏傑在《飢餓的盛世》一書中,也曾以“洞穴人”評價乾隆皇帝。


乾隆早年英明非凡,對臣子的欺騙伎倆警惕非常,“難眩以偽”。但隨著自己文治武功的鼎盛,乾隆內心的自信與驕傲很快變成了自負的昏庸。


佐證“洞穴人”乾隆的實證,最典型莫過於他和大臣尹壯圖的“賭局”了。


乾隆晚年坐在龍椅上,耳聽目染皆頌自己聖明之詞,在他心中,也的確以為天下大治,四海昇平。


尹壯圖大抵上是一個生不逢時的“清官”,他在父親去世回鄉丁憂期間,穿越大半個中國,一路所見所聞,讓尹壯圖這個“京官”大為震撼:


尹壯圖發現,當下的大清王朝已經被腐敗侵蝕的體無完膚了。一路上所接觸的老百姓,無不在痛斥當地官員如何貪汙腐敗。他沒看到以往在朝堂上聽到的富庶盛世,所見所聞則是貧民遍地,財政匱乏,“各督撫聲名狼藉,吏治廢弛”。


他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奏報給乾隆皇帝,這讓乾隆心中“萬民歡悅,四海昇平”的圖景瞬間破碎了。


老皇帝十分憤怒,但他的憤怒對象不是尹壯圖奏報中的貪官汙吏,而是認為尹壯圖的奏摺是在侮辱自己的聖明。


乾隆連下諭旨,表示要和尹壯圖公開打賭,派欽差和尹壯圖一道去各省查訪,看自己治下的大清,是否真如尹壯圖所言“民不聊生”。


尹壯圖請示希望“密訪”,被乾隆明確拒絕。


不僅如此,老皇帝還規定,尹壯圖所查訪之處,朝廷先500里加急通知地方官。


這樣的調查要還能查出貪腐,那真是天理不容了。這場“賭局”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勝負。尹壯圖和欽差所到之處,無不賬目清明,糧庫豐盈。


尹壯圖終於“懂事”地承認自己“冒瀆聖聽”。但這還不算完,你不是願意查訪嗎?讓你查個夠,乾隆還責令尹壯圖開展了“全國大檢查”。


為此,因為說了真話而觸怒天顏的尹壯圖,每到一地,不得不連篇累牘地“如實”奏報自己所見所聞的盛世圖景,稱讚乾隆英明神武。


這個荒唐的“盛世賭局”,乾隆維繫了自己“聖主明君”的面子,尹壯圖則被治以重罪,差點掉腦袋。


(二)


普通人不太可能被推入薩達姆、乾隆這種權力所崩塌出的“洞穴”,但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願意主動解鎖鐐銬,走出狹隘、愚昧和無知的洞穴。


事實上,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下,“洞穴人”在你我的身邊比比皆是。


比如最近非常令人憤慨的一個新聞,一名新手媽媽在一個名為“芝士小餛飩”的教育機構,購買了所謂睡眠引導的付費課程。


結果她眼睜睜看著自己三個月大的女兒,因翻身趴睡導致呼吸困難嚎啕大哭,卻選擇不管不顧,只“焦急”地在微信群裡和群友聊天,最終導致孩子不幸罹難。


從乾隆到薩達姆,2020年很多人依然身居“洞穴”之中


這個新聞之所以引發公眾憤怒,不僅僅在於無良教育機構宣傳的所謂“睡眠引導”根本就是偽科學,還在於該家長在聽信偽科學之餘,連成年人最基本的“經驗主義”都選擇排斥。


什麼是成年人的經驗呢?就是打針會疼、跳樓會死、口鼻被捂會窒息。


三個月大的嬰兒很難自己翻身,也無法呼救,她窒息時唯一能選擇呼救的方式就是大哭——而她的母親卻愚蠢地認為自己的孩子“解鎖”了新技能。


比如美國人最近正在網上發起對比爾·蓋茨的汙名化攻擊,你很難想象,有數量相當龐大的美國人認為,這次新冠疫情的罪魁禍首是比爾·蓋茨。


從乾隆到薩達姆,2020年很多人依然身居“洞穴”之中


比爾·蓋茨為新冠疫情付出了很多精力、財力,包括投資數億美元研發疫苗——即便是這一決定,也被陰謀論者當成了攻擊他的靶子。


“陰謀論者”認為比爾·蓋茨之所以這麼慷慨地斥巨資研發疫苗,是為了控制全世界的人,因為比爾·蓋茨是為了“在疫苗中植入自己研發的可以追蹤控制所有人的微型芯片”。


從乾隆到薩達姆,2020年很多人依然身居“洞穴”之中


說到疫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實在歐美,近年來爆發了多場聲勢浩大的“反疫苗抗議”。很多人認為疫苗是政府的陰謀,而注射疫苗會對人體產生難以逆轉的傷害……諸如此類的陰謀論,莫名其妙就得到了很多人的信任。


從乾隆到薩達姆,2020年很多人依然身居“洞穴”之中


轟轟烈烈的反疫苗運動,直接讓很多家長放棄給自己的孩子接種疫苗,這一行為讓人類衛生史上演了極為荒誕的一幕:


有非常多的孩子,因為沒有及時接種疫苗,而罹患腦炎、麻疹、小兒麻痺症。而原本很多因為疫苗介入發病率極低的疾病,也在世界多地迅速抬頭。


從乾隆到薩達姆,2020年很多人依然身居“洞穴”之中


去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了篇論文,表示麻疹在美國等多個國家捲土重來,而根本原因,就是反疫苗運動導致很多家長拒絕給孩子接種疫苗。


從乾隆到薩達姆,2020年很多人依然身居“洞穴”之中


下面這張圖一目瞭然,因為疫苗得到控制的麻疹患者,毫無緣由地呈指數級抬升趨勢,而這背後正是作為“洞穴人”的家長們,因為自己堅定的愚蠢,而對孩子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傷害。


從乾隆到薩達姆,2020年很多人依然身居“洞穴”之中


(三)


昨天是世界讀書日,我相信一整天你都會被各種倡導閱讀的文章視頻和無數份“私人書單”刷屏。


倡導讀書,是因為大家都不讀書了——這是一個令人遺憾的事實,中國人的年均閱讀量,是非常可憐的。


公開的數據是,2019年中國人的人均閱讀量是4.65本。


從乾隆到薩達姆,2020年很多人依然身居“洞穴”之中


絕大多數的平均數都是不可信的。其實你也瞭解,有非常、非常、非常多的人,一年到頭,連一本書都不會去讀的。


避免自己成為“洞穴人”,我總是鼓勵各位應該進行高密度、高質量、深層次的閱讀。


如今流行的文章,是幾十個字,分成十幾行,然後配一張圖,只有觀點、情緒和熱點噱頭,不這麼做,就有相當多的人讀不下去。


深度閱讀所獲得的知識密度和邏輯鏈思考,是碎片化閱讀很難取代的。現在存在很多高質量的視頻和vlog,但你要知道,視頻因其連續的特性,是不鼓勵人思考的。


就獲取知識,塑造、建立、拓展個體知識體系這一點來說,目前人類仍然沒有找到比讀書更高效的方式。


洞穴之外當然有更多“危險”和“我艹,我怎麼這麼蠢”的殘忍錘擊,但你必須知道,洞穴之外,虛幻的影子背後,才是那廣闊的,真實的世界。


近年來流行一句話:靠運氣賺到的錢,最後都會靠實力虧掉,你永遠也賺不到超出自己認知範圍外的錢。


這句話有一定道理。


不僅僅是賺錢,人生也是——大多數人的悲哀,都源於自身的狹隘和無知。


而抵抗狹隘和走出無知“洞穴”的有效途徑,是排斥那些刺激、膚淺和低幼的內容,是去閱讀那些不那麼輕鬆的書籍,是去思考那些自己想不明白的問題……


其實很多人確鑿無誤地明白這一點,只是潰敗於自己的懶惰。


從這一點來說,狹隘和無知成功地馴化了自己的奴隸,它們共同佔領了一個又一個脆弱的心智,完成了悲劇的閉環。


從乾隆到薩達姆,2020年很多人依然身居“洞穴”之中


公元2020,一個科幻感十足的年份,人們獲取信息從未如此輕鬆、簡單,信息和知識的密度從未如此多元、豐富,人類可以隨時隨地在一塊方寸小屏上與全世界的信息和知識即時聯動……


但很多人選擇只盯著那些討好、餵養自己的垃圾信息,將自己固封在一個逼仄的“山洞”裡,成為了一個移動互聯時代下的“洞穴人”。


這裡是思維補丁,謝謝你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