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8次申請去美國被拒,疫情期間暴賺了幾百億,終於如願成美國人

幾年之前《中國合夥人》這部電影曾經引起了巨大的影響。合夥人這個概念也是這個時候提出來的。電影裡面幾個年輕人拼命想要申請去美國的場景,給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實當年中國的年輕人確實都是有這樣的美國夢。比如說徐小平、沈南鵬、張磊等一批企業家也是在那個時候出國的。不過後來他們都陸續選擇回國創業的。

那個時候年輕人為了出國有多瘋狂呢?其實現實往往比電影更加極端。當時山東有一個年輕人大學畢業之後,曾經連續8次申請去美國被拒絕。不過最後這個年輕人還是成功了,並且在美國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個人就是如今紅遍全球的創業者袁徵。

曾8次申請去美國被拒,疫情期間暴賺了幾百億,終於如願成美國人

在疫情之前,如果你不認識袁徵,還是正常的。不過疫情發生之後,你還不認識袁徵,那麼就不合理了。袁徵就是ZOOM的創始人,目前美國最有錢的華人。在疫情發生之後,口罩、呼吸機都成為了追捧的物品,生產這些物資公司的老闆身家也是暴漲。

其實除了口罩跟呼吸機之外,雲會議也成為了全球追捧的熱點。因為疫情影響,全球許多人都無法出門,只能是在家裡工作。於是雲會議工具就成為了大家使用的重點。前段時間,各大互聯網公司紛紛推出了自己的辦公APP。ZOOM更是成為了其中的佼佼者。

ZOOM這個公司非常有趣,它跟一般的互聯網公司不一樣,許多互聯網公司是什麼都想幹,業務非常多。不過ZOOM的業務卻非常少,而且只有一個,那就是雲會議。正是因為極致,所以ZOOM在這個領域才幾乎沒有對手。

曾8次申請去美國被拒,疫情期間暴賺了幾百億,終於如願成美國人

一個疫情讓ZOOM的用戶從1千萬上漲到了2億,公司的市值也從幾十億美元上漲到了65億美元。袁徵的身家也暴漲到了65億美元,超過了楊致遠等人,成為了美國最有錢的華人。當年那個被美國拒絕8次的男人,如今成為了美國最有錢的人之一。不過想來卻是有點小諷刺。如此優秀的企業家如今卻成為了美國人。難怪曹德旺說,企業家移民才是最大的資產流失。

其實袁徵並不年輕了,他已經50多歲了。袁徵出生於中國的山東泰安。泰安最著名的代表就是泰山。不過可能再過幾年,人們提到泰安,第一個想到就會是袁徵了。這就跟如今提到杭州,第一時間不是想到西湖,而是想到馬雲一樣。

1987年,袁徵從山東科技大學畢業,學的是應用數學。那個年代,年輕人都非常向往去美國,袁徵也不例外。為了去美國追求夢想,袁徵8次申請簽證,不過8次被拒絕了,原因很簡單袁徵不會說英語。1997年袁徵第九次申請,他最終成功了,踏上了去美國的飛機。不過這一年,邵亦波等留美精英已經開始計劃回國創業了。

曾8次申請去美國被拒,疫情期間暴賺了幾百億,終於如願成美國人

袁徵到了美國之後,袁徵英語不好,唯一的技能就是寫代碼,好在代碼這個語言是全球通用的。不過袁徵沒有在美國的留學經歷,所以只能去了一家創業公司上班。最初的日子也是十分艱苦。這份工作對於袁徵來說來之不易。他十分珍惜,他每天總是第一個到公司,也總是最後一個離開公司。

當時袁徵工作的公司老闆也是一個華人,他是寧波來的。正是這一層關係,袁徵才拿到了這份工作。當時袁徵的公司做的就是網絡視頻會議。袁徵從一個程序員奮鬥到了公司副總裁的位置,在這家公司付出了十年的青春。

曾8次申請去美國被拒,疫情期間暴賺了幾百億,終於如願成美國人

911發生之後,袁徵的公司業務大火。因為當年許多人不敢坐飛機了,所以袁徵的公司業務開始爆發。2007年的時候,袁徵工作的公司賣掉,老闆套現了32億美元。袁徵變成了思科的員工。不過袁徵這個時候在思科卻工作得十分不開心。袁徵提出的非常多建議都被否認是了。

當時客戶對於公司的產品十分不滿意,袁徵提出了要求,公司都否定了。袁徵當時十分鬱悶。不過他轉而想一下這不就是一個創業的機會麼?於是在2007年袁徵帶著40個人離職創業,創辦了ZOOM。經過了13年的發展,袁徵的ZOOM成功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網絡視頻會議提供商。這一次疫情發生之後,袁徵更是成為了大贏家,可惜的是袁徵早就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美國人。

曾8次申請去美國被拒,疫情期間暴賺了幾百億,終於如願成美國人

曾8次申請去美國被拒,疫情期間暴賺了幾百億,終於如願成美國人,其實如果袁徵是在中國創業,或許今天會更加成功。對此各位網友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吐槽,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小編道歉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