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遭受丈夫家暴16年:為了孩子,請放棄你的隱忍“美德”!


前幾天,微博上曝出了一則令人憤怒的新聞:


四川廣元,楊月(化名)被丈夫家暴長達16年,決定不再隱忍,向社會曝光遭受丈夫家暴的視頻。


妻子遭受丈夫家暴16年:為了孩子,請放棄你的隱忍“美德”!


在曝出的監控視頻裡我們看可以看到,丈夫將楊月按到在椅子上捶打;


然後又被丈夫從椅子上拖到地上,一直拖到門外,接著丈夫拿起塑料椅子打楊月,並繼續拖到地上用腳踢。


丈夫回到辦公桌後,楊月站起來走近丈夫爭論,丈夫又起身對其進行毆打。


據楊月稱,這是最近一年來丈夫的第三次家暴,這次家暴後楊月因傷勢嚴重而住院11天。


妻子遭受丈夫家暴16年:為了孩子,請放棄你的隱忍“美德”!


那麼家暴是因何而起的呢?


原來妻子和丈夫共有一個建築公司,兩人都是建築公司股東;


妻子發現丈夫多次巧立名目,設立賬戶,把公司資金打到他的賬戶上,轉移共同財產。


當丈夫第一次轉移資金後,妻子就以董事的名義發告知函給銀行把資金凍結了;


當天丈夫去銀行取資金,發現銀行卡被妻子凍結,於是就對妻子實施了家暴。


更讓人揪心的是,夫妻倆還有一個13歲的兒子,兒子曾目睹過多次父親的暴行,也曾質問過和阻止過父親,但竟遭受了同樣的暴力。


妻子遭受丈夫家暴16年:為了孩子,請放棄你的隱忍“美德”!


我國已立法禁止家暴,可是家暴仍舊不時上演,更可怕的是,許多正遭受家暴的人選擇了隱忍。


有網友留言說:“兒子13歲,家暴16年,也就是說,家暴3年後還跟這男人生了個兒子。


何必呢?


女人千萬別優柔寡斷,要堅決維護人格尊嚴,倘若第一次家暴後就離婚,便不會有後來十幾年的痛苦折磨。”


確實,有人說家暴只有一次和無數次,是有道理的;


人的神經迴路就是如此,當你不斷重複一個行為,就會慢慢強化自己的反應模式。


無論是施暴者還是受害者,皆是如此。


妻子遭受丈夫家暴16年:為了孩子,請放棄你的隱忍“美德”!


許多家暴事件中,雖然大家會紛紛聲討施暴者,但當我們仔細琢磨,受害者的行為方式也有很大問題。


今天與朋友討論起這則新聞時,他對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他有一個同學叫菁菁,結過3次婚,每一任丈夫都家暴;


在結束了第三段婚姻後,菁菁徹底絕望,她深深的感到,世界上沒有好男人了。


有一次高中同學聚會上,菁菁遇見了曾經的同學小鄭,小鄭從上學時就暗戀菁菁;


這次在同學聚會上見到菁菁十分激動,當小鄭得知菁菁仍是獨身一人時,立刻對菁菁展開了追求。


妻子遭受丈夫家暴16年:為了孩子,請放棄你的隱忍“美德”!


就這樣,沒過多久,兩人結婚了,菁菁的閨蜜們見小鄭性格文靜內斂;


怎麼看也不像會家暴的男人,也十分放心的把菁菁交給了小鄭。


可是沒想到兩人剛結婚不到三個月,就接到了菁菁的求救電話,說小鄭家暴了,閨蜜們紛紛趕到,斥責起小鄭來。


但一位從事心理諮詢行業的閨蜜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讓小鄭說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


事情起因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小鄭說菁菁做飯太鹹了,讓她少放些鹽,菁菁卻說多放點鹽沒事,她以前也這樣。


妻子遭受丈夫家暴16年:為了孩子,請放棄你的隱忍“美德”!


但這件事卻引發了兩人的爭執,雙方越吵越兇。


最終菁菁問小鄭:“你要打我嗎?”


小鄭說他不會打人,菁菁卻說:“我就知道你不是男人,你根本不敢動我。”


於是家暴就這樣發生了。


小鄭的家暴行為固然不對,但菁菁的言行卻是導火索。


後來大家才知道,菁菁童年時,她父親因為工作原因常常不在家,偶爾在家時,對菁菁也十分嚴厲,動不動就打罵菁菁。


童年的經歷很大程度的影響了菁菁的行為模式,她的內心深處渴望得到父親的溫暖;


而兒時感受到的溫暖卻常常伴隨著打罵,於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缺失,她將丈夫塑造成了父親。


妻子遭受丈夫家暴16年:為了孩子,請放棄你的隱忍“美德”!


在這裡我們並非要為施暴者開脫,只是想要告訴大家,童年與父母相處的模式,真的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幸福!


像新聞中提到的孩子,他從小目睹父母家暴,甚至因為父母的爭執而連累自己被打,一定會對他的內心造成影響;


孩子天然希望父母和睦恩愛,當父母之間出現矛盾,孩子就會認為父母都是因為自己的錯誤才吵架;


從此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中。


在家暴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今後的婚姻也容易延續父母的模式,要麼認同施暴的一方,婚後對自己的伴侶實施家暴;


要麼認同受害的一方,婚後成為家暴的受害者。


妻子遭受丈夫家暴16年:為了孩子,請放棄你的隱忍“美德”!


家暴這個話題屢屢被提及,但很多夫妻卻依然延續著行為模式不肯改變;


甚至以孩子作為藉口,說為了孩子才不離婚,殊不知這種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傷害會更嚴重。


所以,當發生家暴時,請正確面對,隱忍不是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