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薰風帶暑來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更是陽曆辰月的結束以及巳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5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裡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說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初 候螻蟈鳴。螻蟈,小蟲,生穴土中,好夜出。螻蟈鳴,陰氣始而二物應之。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二 候蚯蚓出。蚯蚓即地龍也,一名曲蟺,《歷解》曰:陰而屈者,乘陽而伸見也。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三 候王瓜生。王瓜生青熟赤。色赤,陽之盛也。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逸周書·時訊解》雲:“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說明在這時節,青蛙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民們翻鬆泥土,鄉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夏之神獸:朱雀
朱雀,上古傳說中的四大神獸之一。根據五行學說,朱雀為南方之神,代表夏季、以及五行中的火、五臟中的心。夏季這90天,要奉養好“朱雀”之神。“陽氣於時任養萬物”,我們也是夏季需要“養長”的萬物之一,在夏季受“朱雀”的庇護。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我國古來很重視立夏節氣。據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並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願望。宮廷裡“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崔駰在賦裡說:“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吳藕汀《立夏》詩也說:“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將櫻筍餞春歸。”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鬥蛋遊戲立夏那日中午,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後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鬥蛋遊戲。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見的腹脹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立夏飯中飯是糯米飯,飯中摻雜豌豆。桌上必有煮雞蛋、全筍、帶殼豌豆等特色菜餚。鄉俗蛋吃雙,筍成對,豌豆多少不論。民間相傳立夏吃蛋拄心。因為蛋形如心,人們認為吃了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立夏以後便是炎炎夏天,為了不使身體在炎夏中虧損消瘦,立夏應該進補。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傳統中醫認為,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心為陽髒,主陽氣。心臟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心臟的陽熱之氣不僅維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人體的水液代謝、汗液調節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立夏之後,天氣逐漸轉熱,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總之立夏之季要養心,為安度酷暑做準備,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以達到“正氣充足,邪不可幹”的境界。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立夏後,五行的氣運轉為“火”、五臟轉為“心”、五色轉為“紅”色來主導。立夏還未到很多人就已經出現了心火旺、入睡困難的反應。立夏後可以常喝下面這個清心湯,讓身體水火相濟、心腎相交。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立夏:心腎相交的清心湯
材料:可根據自己的情況,以下每類選1-3種,每種食材10克,搭配起來煮湯。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養心清心的:麥冬、小麥、蓮子有手腳心發熱、入睡困難、心情煩躁狀況的人要多選這幾種。
助脾土益金水的:小米、百合、山藥
脾胃虛弱,一到夏天就吃不下飯、胃口不香的人多選這幾種。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補益氣血的:枸杞、紅棗、龍眼肉暑為陽邪,最能消耗人的能量,入夏精神不濟、下午昏昏欲睡的人多選這幾種。


祛溼邪的:赤小豆做法:選以上食材6-10種,煮成湯,喝湯代茶,或者打成豆漿飲。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有時候看中醫經常被告知“上熱下寒、心腎不交”這類的詞,什麼意思呢?其實是說你上焦熱(上焦一般指心、肺),下焦寒(下焦一般指脾胃、腎),這類人一般又愛上火又虛寒怕冷,補也補不進去。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明代養生書《遵生八箋》中載:“四月立夏日,忌北風,主疾。立夏以後,天氣轉熱,傳統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時節,人們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夏三月是指從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立夏、小滿在農曆四月前後,稱之為孟夏(夏之初),天氣漸熱,植物繁盛,此季節有利於心臟的生理活動,人在與節氣相交之時故應順之。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所以,在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護。《醫學源流論》曰:“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皆聽命於心,故為君主。心藏神,故為神明之用。”在中醫文獻中對心解釋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血肉之心即指實質性的心臟;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進行意識、思維、情志等活動的功能。《醫學入門》曰:“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萬事萬物,虛靈不昧是也。”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從養生的角度看,立夏後,人體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在養心。中醫認為,五臟之中的心對應夏,“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皆聽令於心,故為君主”。“心主神,為神明之用”。當夏日氣溫升高後,加劇了人們的緊張心理,極易煩躁不安,心火過旺,好發脾氣。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的心理、情緒和軀體可通過神經與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互相聯繫、互相影響。

今日立夏 | 一夜薰風帶暑來


所以,在“立夏”之季要做好精神養生,做到神情安靜、笑口常開、自我調節、制怒平和。繪畫、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釣魚等都可以調節精神,保持心情舒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