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桃花庵》的由來

《桃花庵》 ,又名《齒痕記》《張才遊庵》等,屬豫劇傳統劇目。民國二十四年(1935),陳素真將自己常演的《賣衣收子》帶進了豫聲劇院演出,樊粹庭看後為陳素真進行了整理改編,加重了妙善的戲並提高其形象,刪去別家、撒瓜子、遊庵、生子等情節。

豫劇《桃花庵》的由來

相會

1937年王鎮南也曾為常香玉整理此劇。1942年崔蘭田搭班洛陽,飾竇氏,姚淑芳飾陳妙善。1952年,王鎮南又刪去"爭狀元"一場。後也成為桑振君大師代表劇目之一。

豫劇《桃花庵》的由來

講述:蘇州張才虎丘山玩會,在茶肆飲茶,樓上女尼陳妙善見而愛之,將瓜子皮撒下,並題詩贈扇,擲於張才。[1]張追蹤桃花庵中,匿居數日,暴病身亡。妙善生子,用張才遺衫包裹嬰兒,求王三思抱出曙中。王將嬰兒賣於蘇州知州蘇坤為子,取名寶玉。十二年後,張才之妻竇氏見到寶玉,因貌似張才而收為義子。王三思張宅賣衣,竇氏見藍衫生疑,問出來歷,便以降香為名去桃花庵,將妙善邀至家中盤問。妙善見藍衫道出真情。寶玉得中狀元,竇氏攜妙善、王三思至明倫堂,講明寶玉身世,求其歸宗。蘇坤因無後而不依。竇氏以張、蘇兩家各為寶玉娶妻、騎門雙祧之計平息爭端。

豫劇《桃花庵》的由來

桃花庵

經典詞段:

九盡春回杏花開,那鴻雁兒飛去紫燕兒來。蝴蝶兒雙飛過牆外,想起來久別的奴夫張才。張才夫出門十餘載,一十二載未曾回來。為奴夫在神前我掛過彩,為奴夫我許下了吃長齋。為奴夫在門外我算過卦,為奴夫在月下常徘徊。為奴夫廟內求神神不語,在那門外邊算卦,卦卦帶災。奴好比梧桐鳳良伴不在,奴又比那鴛鴦侶誰把俺拆?奴好比芙蓉鏡掩了光彩,奴又比孤山鸞鳴聲悲哀。為奴夫我懶把鮮花戴,為奴夫懶上梳妝檯。為奴夫茶不思我飯也不愛,為奴夫我晝夜不眠常等待。張才夫他好比石沉大海,把他的生死存亡實實地難猜。竇氏女年長三十外,我跟前缺少兒嬰孩。張才夫你若有好和歹,撇下我孤苦伶仃怎樣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