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安心经

出于自然而归于自然。

万法皆空。

分则合,合则分。自然之名,万法之因。

众法皆以合为真,我却执分,守一合,众生皆相同,哪里有众生。众生皆不同,谁来分众生。若无分,何来的合。若执无死无生,必回有死有生。若执合,必自分,谁执谁分。

这个世界我们能看到的,皆是真实的。

所以我们能看见的能感受到的,全是信则有,不信则无。比如一个苹果,你认为他是真实的,他就是真实的,你不信他是真实的他就是一堆原子或者你所知的小,但他确实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因为小只让你只看到了局部,并没有让你看到整体,所以你看到的真实反而不真实了。所以信或不信,都在一念之间,所以不要执着于大小之分。你小了就看不到全面,你大了就不知其构造,故执大守小才不会迷失本性。

你看不见也感受不到的东西,比如神,比如魔。这些东西是你信他时他就不存在了,因为你无法证明他。但当你不信的时候他就是真实存在的。因为他是客观存在的而你感受不到而已。这些东西就在你的心里,所以你要探究,你要去追求。但这些虚无的就是我们自己,而我们自己却在内心苦苦去追寻。自从有了创造,我们就已成神。

有无相伴,生死相随,白黑相耀,恶善相陪。小大,美丑,刚柔,恨爱,喜悲,福祸,攻守,少多,荣辱,高低,虚实,分合,知愚,动静,高低。道多矣广矣。他们都是相伴而生,你执起此,就迎之彼。故你执什么就迎什么,执的越多就迎的越多。

世人众,执不同,就迎不同,所以我们就从这里面选出一些能保护我们的。于是就有了大道轮回 ,当我们都执起善,则恶生,当我们都执起恶,则善生。当我们同时执起善与恶则善恶之道生。

善恶之道。

善而不匿其小,恶而不扬其身。

不要认为这善很小,不值一为,就藏匿起来。

恶这种东西,不是攻击的,是防护。贵小。小而不恶,小而锋利。

善是柔弱的,适合做盾,盾越密实。防护的越严密。当别人攻进你的盾,你可以用哪一层的恶给与回击。最犀利的矛,只能在贴身时才能用。

护身的盾很薄,首先自己不能捅破他。只要有恶护身,谁也捅不破他。如果自己捅破,盾就失去价值了。所以说恶不能主动,只能以守为攻。

知其恶,守其善,为天下慈;为天下慈,恒德不悲;恒德不悲,复归於无。善恶之道。

生于天下,死于天下。以恶守天下,天下不危。以恶守苍生,其恶不恶也。

孰是孰非谁可说。

若有攻之,我必守之。攻守之道生。

贵守。

攻利器也,守钝器也。

利器为小不为大,为大钝也。

守柔为大不为小。盾大可生也。

柔克坚也,敌若大,广柔化其小,可破之。

攻守之道也。

知其攻,守其守,为天下宁;为天下宁,恒德乃静;恒德乃静,复归於道。

人人都以我为生,则天下生,天下生则我亡;人人都以天下生,则天下生,天下生则我生。故有我则无我,无我则有我。

万法灭谓死,死则分,分则活,活则灭,灭即死,死则分,是以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太极就是我们死之相,以二分之法回归于宇宙,可想我之分身和其多,于是你的每一念就化作山,化作河,化作尘埃,化作日月星辰。你每死一次,你与你便不再联系,此时每一个你就在联系与不联系之间,所以就有了联系的力。若有若无。每一念都认为是真正的你。你却不再感知到你。为何感知不到,因为能量太低,可知你何其广何其大而又何其小。每一个你都在感知着这个世界,因为你已不在于这个世界联系,万千个你或信或不信,就有了不同的声音,只是想看看自己于这个世界是否还有瓜葛,于是电子有了,光有了,风有了,云有了,生命有了。你初看这个世界,恍惚惶恐,但没有人能告诉你,你从哪里来。他们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因为你从没怀疑过他们,因为你从不认识自己。你,我,他,天,地是怎么重新组合的,是通过死亡重新组合的。这就是天地人的大合大分。故要以合守分。我门知了,就要不知,这就是自然的重新清空。故我们要用知守不知。天地虽大无不出其左右,就像一张网看是交织紊乱,起始都很简单,归其源,就在这一念之间。

执天下之道,还与天下,有我,无我。

悟我(你们自己的我)之道,执我之相,看天下我之相,可有我可无我,只有我信我才可让天下之我,告诉我,让我自然的去寻我。我可安心死矣。我道不灭我不灭,我不灭我道不灭。这世界哪个是我,哪个不是我。故无生无灭,有灭有生。这就是我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