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被漢朝擊敗後去哪裡了?有3去向,土耳其認其為祖宗藏野心!

匈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中國北方遊牧草原的強大民族,漢朝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其著作的《史記》中稱,匈奴是夏朝滅亡後夏桀之子淳維北逃後繁衍的後代。因此按這樣說法匈奴具有華夏民族血統,不過匈奴本身包含少量白人部族等諸多部族的聯合體,因此匈奴人甚至其王族有臨近的華夏民族血統也不奇怪。

早在戰國時期,匈奴和東胡等諸多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就已經比較強大了,對鄰近的中原國家秦國、趙國和燕國構成嚴重威脅。只不過東胡被燕國大將秦開重創,而匈奴也被趙國名將李牧打的大敗而逃,此時的匈奴等遊牧民族還難以對中原國家構成致命威脅。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後,因為忘秦者胡也的讖語,遂令蒙恬帶領30萬大軍北逐匈奴七百餘里,並連接秦趙燕三國原有的長城修築萬里長城。於是匈奴人懾於大秦帝國的國威一度不敢南下而牧馬,直到秦末農民起義中原大亂才敢南下重新佔領河套地區,於是匈奴又成為了中原王朝對嚴重威脅。

匈奴被漢朝擊敗後去哪裡了?有3去向,土耳其認其為祖宗藏野心!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由於長年戰爭人口銳減漢帝國國力衰弱,而匈奴卻在冒頓帶領下吞併東胡打敗月氏空前強大。在加上劉邦驕傲輕敵中了誘敵之計遭白登之圍之恥辱,漢帝國在初期面對遊牧的匈奴就更加弱勢了,當然匈奴實力其實並不如漢帝國只是佔了作戰機動性強之便。

漢帝國在難以將匈奴消滅又不堪其侵擾的情況下,被迫採取屈辱的和親政策安撫匈奴求的恢復國力的時機,這樣做法也被後世的許多王朝所效仿。雖然說漢帝國的和親政策並不能完全阻止匈奴的侵擾,但是漢匈之間確實相對和平了不少為漢帝國恢復國力贏得時間,於是本就不如漢帝國強大的匈奴在國力上被甩的越來越遠了。

終於到漢武帝時期漢帝國對匈奴已經有巨大的國力優勢,依託強大的國力漢帝國組建起了比匈奴更強大的騎兵部隊,這樣匈奴人賴以生存的機動作戰優勢也沒有了。結果就是在衛青和霍去病等漢帝國傑出將領帶領下,漢軍重創了匈奴帝國使得其難再和漢帝國匹敵,最終因為屢遭重創實力銳減而崩潰消失。

匈奴被漢朝擊敗後去哪裡了?有3去向,土耳其認其為祖宗藏野心!

匈奴在漢帝國的打擊下崩潰消亡後,作為一個民族已經逐漸不復存在了,而匈奴人後裔的流向主要有三個方向。一個流向就是逐漸融入到漢民族等其它中國民族中,一個流向融入其它遊牧民族成為鮮卑和突厥等民族發展壯大的養分,還有一個流向就是不斷西遷融入中亞和西方民族中。

在長期的漢匈中有不少匈奴中都投降歸順了漢帝國,比如鑿空西域的張騫的妻子和其隨從堂邑父都是匈奴人,漢武帝的託孤大臣金日磾其實也是個匈奴人。這些人以及五胡亂華後殘留的少部分南匈奴人的後裔,最終都融入了漢民族之中,實際上匈奴人後裔第二個流向有不少人也最終融入漢族中。

匈奴被漢朝擊敗後去哪裡了?有3去向,土耳其認其為祖宗藏野心!

匈奴後裔的第二個流向就是,那些留在草原上的匈奴人逐漸被鮮卑和後來的柔然於突厥等遊牧給吸收同化了,比如鮮卑中的宇文部其實就是匈奴和鮮卑混血行成的。突厥中的黑突厥鐵勒人就是原匈奴統治下的丁零部落,所以突厥人跟匈奴人也有一定聯繫,但不能直接說突厥是起源於匈奴人。

匈奴人的第三個流向就是,部分匈奴人在漢帝國的打擊下不斷西遷,最終融入諸多中亞民族和西方民族中,比如一度令西方聞之色變的上帝之鞭匈人阿提拉據說就是匈奴後裔。但是遊牧民族的起源發展本就難以探究匈奴西遷後又缺乏歷史記載,因此直到現在人們也不敢肯定阿提拉就是匈奴人後裔,不過按匈奴西遷的時間和西方對阿提拉的描述來看匈人應該是有匈奴人血統的。

總之匈奴消亡後,匈奴人後裔的應該主要是有這上述這三個方向,最終的結果都是融入其它民族中幾乎徹底消失了。因此在這個世界上已經不存在所謂匈奴人了,只是土耳其別有用心要認匈奴人為祖宗妄圖建立所謂橫跨歐亞的突厥帝國,然而搞笑的是因為血貢制度等原因土耳其人血緣上其實跟突厥人已經關係不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