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六日早盤重點關注

節前盤面分析及明日操作策略

節前大盤高開高走上漲1.33%,深市幾大指數均漲近2%。權重中的券商和中石油 跑贏大盤,銀行和保險衝高回落,芯片+光刻膠+軟件+消費電子+5G+華為等科技、特斯拉等新能源 汽車概念等領漲題材,醫藥 醫療、食品、釀酒和豬肉+農業電商等農業等板塊趨弱。個股下跌一成多但兩極分化嚴重,漲停板84個,其中一字板8個,漲停被砸個股28個。跌停板10個,大跌4%以上個股101個。

節前市場呈現出一片漲勢,外圍大漲帶來的高開,高開後沒回落主要是科技股尤其是科技藍籌貢獻了指數。特斯拉等新能源 汽車產業鏈率先崛起,但衝勁被隨後崛起的科技股壓制,自主可控和消費電子類科技板塊全線大漲。熱點輪動的節奏依然很快,只是共性主要是科技。每次一反彈資金就恨不得把所有熱點拉一遍,結局就是隔天因資金承接力不夠而互相傷害,這一次仍好不到哪去,只是得考慮假期消息面對節奏的影響。科技股主導行情,其持續性就關係著行情的走向。除了領漲的那兩大類外網紅直播等線上經濟也是科技的範疇,這類票今年更是業績爆發之年。業績股看似有些強勢,但那是暗線而非領漲主線,且隨著年報和一季報披露結束,業績因素對短線影響會大降。假期出現了一個新概念REITs,實則是對盤中傳聞的兌現,很多消息黨都已提前知道,盤中也有反應,只是力度不強。個人認為難成為領漲新熱點,從消息面的力度和各方的反應來看不如傳聞的預期,且著眼的是整個基建而非地產,那就太寬泛了,炒起來有難度。

盤面情緒恢復的不錯,主要是超跌反彈類個股的行情,那類股的節奏一般很快。資金攻擊的主要方向是成交量大的中大盤股,除了白馬股外成交量居前的個股多數大漲,大資金抱團的節奏,小盤情緒票並不怎麼跟,從而形成了很多板塊看似大漲三四個點而板塊中卻沒幾個漲停票的局面,說明個股結構性分化是內在的。業績暴雷期已過,個股的分化會縮小,但結構性分化會持續伴隨,那是存量博弈及註冊制加速背景下的必然趨勢。業績地雷不是天災卻像天災,躲開那些後就得看市場及自身操作的問題了,當前並非隨便能賺錢的市場。少數小成交量的情緒票因市場情緒好轉而得到了續命,但純情緒投機那套短線仍會難整,靠情緒續命的票一旦被砸也會更狠,賺錢關鍵還是得靠邏輯支撐強的票拼節奏。

節前最後一天市場反彈著實超預期,幾大指數均是創了近期新高,然而一大批個股跌回了幾個月前乃至新低卻是無情的現實。指數這裡不認為是主升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