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秀美彭家寨,西南邊陲的明珠

彭家寨坐落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武陵山北麓。全寨50多戶近300口人,均系土家族。彭家寨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古色古香,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閃爍在宣恩縣西南邊陲。

山川秀美彭家寨,西南邊陲的明珠

彭家寨


  相傳,很久以前,一對年輕夫婦為完成先輩的遺願,不惜長途跋涉,尋訪先人舊址。那是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他們來到武陵山北麓,突然間一條大河擋住去路,無法前行。只見河對岸兩山對峙,其間小溪流淌,似彩鏈與大河相連。左山桃花盛開,五彩繽紛,形同“金字塔”,謂桃花山,右山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狀如“觀音座蓮”,曰觀音山。眼前美境宛若世外桃源,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令這對夫婦幡然醒悟,“這不正是我們要找的先人舊址嗎!”

  然而,眼前河水湍急,夫婦因無法過河而黯然神傷。焦急萬分之中,忽見一道閃電劃破長空,河中徐徐升起團團雲霧,霧靄之中一座小木橋時隱時現,夫婦攜手在飄飄欲仙之中渡橋過河……據說,這對夫婦就是彭家寨彭姓土家族的祖先彭懷傘及其妻楊氏。從此,他們在這裡男耕女織,繁衍生息,創造著彭家寨的歷史。

山川秀美彭家寨,西南邊陲的明珠

彭家寨吊橋


  彭家寨的遠古神話為之披上了神秘的面紗,也因此而得名。彭家寨山川秀美,地形奇特。該寨居於“觀音座蓮”之右,觀音山之下。東面以一條叫“叉幾溝”為界,溝上架有一座百年曆史的涼亭橋,該地故稱涼橋。寨前龍潭河穿村而過,河上架有40餘米長的鐵索橋將寨子與外界相連,“十八羅漢”恰似觀音大士的守護神;寨後山巒起伏,奇峰秀美,修竹婆娑;沿龍潭河而上有獅子巖、水鴻廟相映襯;順流而下緊鄰汪家寨有“二龍戲球”之美稱。其地形特徵含形輔勢,蔚為壯觀。

山川秀美彭家寨,西南邊陲的明珠

彭家寨吊腳樓

  吊腳樓這一古老的建築形式,舊稱“幹欄”、“閣欄”、“廊欄”,自古流行於百越族群地域。武陵山區山多田少,民居擇地,為了適應山坡地形,吊腳樓形式成為首選。彭氏家族遷徙沙道,看中此地,然盡是坡地,建房不得不以吊腳之高低來適應地形之變化,時光推移,經幾代人的創造建設,終形成今日集土家吊腳樓形體美、空間美、層次美、輪廓之美的吊腳樓群。

  寨裡坐落著一片擁有200多年曆史的土家族吊腳樓群,因其年代久遠且保存完好,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寨居住著50多戶近300口人,他們依山傍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年來少受外界打擾。古老的石板路和土家古寨、原汁原味的土家生活,讓彭家寨散發著迷人的獨特韻味。

山川秀美彭家寨,西南邊陲的明珠

彭家寨自然景觀


  中國古建築專家,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良臬先生,在考察恩施州古建築後撰文:“要挑選湖北省吊腳樓群的‘頭號種子選手’,準定該宣恩彭家寨出馬”。並以歌詠贊嘆:“未了武陵今世緣,貧年策杖覓桃源,人間幸有彭家寨,樓閣崢嶸住地仙”。

山川秀美彭家寨,西南邊陲的明珠

湖北恩施彭家寨


  交通

  兩河口村地處交通要道,西距209國道15公里,北距鴉當省道3公里,沙桑省道沿龍潭河伴行。從宣恩縣城出發,坐車60餘公里至沙道溝鎮,再跑10餘公里鄉村公路,就到彭家寨地界了。

  在宣恩縣城的長途汽車站,可直接乘車,經60餘公里到達沙道溝鎮,再從沙道溝鎮搭乘“電麻木”(當地人對三輪摩托車的稱呼),經10餘公里,即可到達彭家寨。也可乘坐“沙溝鎮——兩河口——彭家寨——龍潭”線路的公交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