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蘭亭序

《王羲之蘭亭序》內容簡介:王羲之行書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公元353年,亦即晉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與一群文人雅士會於紹興蘭亭,飲酒賦詩中趁興寫下《蘭亭序》。全序二十八行,共324字。情文並茂,心手合一,氣韻生動,被歷代學書者奉為學習行書的典範。唐太宗李世民視《蘭亭序》為至寶,命人摹臨了許多副本分賜給近臣,最後成了他的殉葬品。較好的摹本有唐馮承素雙鉤摹本,世稱《神龍本蘭亭》,因為是鉤摹本,所以較能保持其本來面目。其他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的臨本,則多少摻雜了各人自己的筆墨氣韻,與原跡精神難免有差異。

《蘭亭序》具有很強的藝術特色。其突出之處就是章法自然,氣韻生動。通觀全文,從容不迫,得心應手,使藝術風格同文字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充分表現了王羲之與朋友聚會時快然自足之情懷。

就佈局來說,《蘭亭序》採取"縱有行,橫無列"式,每一字,皆大小參差,不求劃一,長短相配,錯落有致,點畫亦皆映帶而生,氣脈順暢。其結構變化微妙,如楷書者卻不呆板,似草書者亦不狂怪,千姿百態,婀娜多姿。用筆十分精到,講究提按分明,收起得當,可謂"得其自然而兼其眾美"。

王羲之蘭亭序
王羲之蘭亭序
王羲之蘭亭序

喜歡行書的可以臨寫王羲之的蘭亭序。

注:圖片與內容部分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