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運輸漕糧的水道路徑叫漕運。

運送中央集權統配公糧叫漕糧。

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通惠州河漕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設郡縣,在咸陽周邊京畿要地置內史,統轄關中各縣,定咸陽為都城。

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獲勝後稱帝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秦建都咸陽,古代咸陽的地理位置在渭河兩岸,其涵蓋今天的西安和咸陽部分地區。

從以上可知秦漢都把都城建在關中平原地帶,漕河道的開設也在此時拉開了帷幕。

漕運利用水道、河道、海道調運糧食(指公糧)。

漕運:是指中國古代封建王朝高統治者從民間百姓田賦中徵調上來的其中一部分由水路運送到京師(京城)亦或其它指定地點的運輸方式;倘若水路不通,再用陸路輔助加以調運,當遇到山路時就用人挑擔肩扛或用畜馬一類馱運,所以總稱為

轉漕或漕輦。這裡的轉漕指不從水路的其它運輸方法,漕輦指車載人畜馱運。

為什麼要開設漕運和其主要目的所在

民以食為天!

這說明糧食在人的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大到國家、朝庭、權貴;小到民間百姓,在吃穿用度上,是排在第一的位置,這也說明人們對糧食的迫切需求性,就象魚兒離不開水一樣,每天都要用到它。

漕運起源自秦始皇北征匈奴開始,曾自山東沿海一帶運軍糧抵於北河(今內蒙古烏加河一帶)。漢建都城長安(今陝西西安),每年都將黃河流域所徵糧食運往關中平原一帶。

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西安大雁塔

唐、宋、元、明、清歷代均重視漕運,為此,疏通了南糧北調所需的網道,建立了漕運倉儲制度。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改道,運河淺梗,河運日益困難,隨商品經濟發展,漕運已非必需,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遂令停止漕運。

(一)開設漕運的需要:

構建國內三大水系 ,形成了溝通南北新的漕運通道,奠定了後世大運河的物資流通基礎。

(二)開設漕運的目的:

宮庭消費:指當朝最高統治階級權貴們在吃的花銷上,也是當朝皇帝及其大臣所構成的統治集團及帝王居住和處理朝政的處所和生活的地方,其內部所轄專供吃穿用住上的花費,就叫宮庭消費。

而在吃的方面也是奢侈無比。如清朝皇帝的用餐滿漢全席一百零八道上等佳餚美食。

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滿漢全席

在宮廷、封建帝王居住的地方更是奢華、富麗堂皇;為了顯示皇家至高無上的地位和統領天下的威嚴,中國古代宮廷的設計、建築都特別追求雄偉壯觀和富麗華貴。

宮庭在穿衣方面,講究華麗、顯貴,穿的是綾羅綢緞、錦繡布帛。

出行方面,講究排場、風光,寶蓋華車、隨行族擁,逶迤而行。

百官俸祿:在不同歷史時段的特徵而言,官吏劃分等級發給俸祿的準則,大體經歷了秩石制品級制兩大階段。

◣秩石制:起源於戰國時期的秦國,秦漢成為定製,一直延續到魏晉南北朝,前後推行約千年。戰國素有“百石之官”、“千石之吏”;西漢成帝時,從中二千石至比百石,共在18個秩別;若加上高於中二千石的丞相、太尉和低於比百石的斗食佐吏,西漢秩石大約有20個等級;東漢初年,從三公到佐史,共有17個秩別。

◣品級制:秦漢時期,官吏以秩石分等次成為“定製”,在官吏中共約有18個左右的秩階。三國時曹魏官分九品,但與秩石並行,官品與秩石的雙軌制,歷兩晉南朝不改。

這個階段的官員仍以錢幣、糧食,土地的形式發給俸祿。

唐開元二十四年( 736 ),玄宗皇帝正式改革俸祿制度,統一了俸祿的等級與形式。唐代以後,雖然有時仍然將實物乃至土地作為俸祿,但實行的基本是以貨幣為主要形式的俸祿制度。

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清朝後宮嬪妃月俸祿

唐之俸祿制度已由實物完全向貨幣化發展、轉化。

從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官員仍然執行品級制,從朝庭大員正一品到地方芝麻官正九品,附屬級從從一品到九品,所定製和領取的俸祿各不相同。

軍響支付:就是古代軍隊支付給士兵的月俸祿銀兩錢票等類,也就是在我國封建王朝招募士兵,給軍人按月發放的薪酬。

根據宋代典籍記載:宋代的上等禁軍一個月有一貫錢,即一千文銅錢;中等的五百到七百文不等;最下等的雜役沒有錢,只剩下一些不值錢的物品領取充數。若按宋代當時兌換來算:一貫錢等於一千文銅錢等於一兩銀子。

古代16兩為1斤。從唐朝至清代時期:1斤相當於596.82克,那1兩等於37.30克。截止2019年12月30日最新報價,一克白銀=3.65元人民幣。

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古代紋銀

按上等禁軍的月俸來算等於1兩白銀,那麼按換算方式1兩白銀等於37.30克x3.65=136.145元;每年按12個月算,12x136.145=1633.74元,這是一個上等兵一年中才能拿到的錢;其它等級的兵就少的可憐,因為軍士在兵營裡一切吃穿用度都按軍費開消,除了有少量酒供給外,會抽菸的士兵應自行付費,剩下的銀子錢票可存到當地錢莊裡,也可按郵驛線路郵遞迴家。

民食調劑:簡單來說就是民間百姓吃的糧食,相互調節、適配。

調劑一詞,從字面上解釋就是:調治、調解、調節、照顧;物品或商品的交易、互換、流通;也指互調、互換。

民間百姓種的糧稻,第一時間必須上繳田賦公糧入國庫,民間習慣性叫法稱“皇糧”。在古代封建社會各種苛捐雜稅如牛毛,普通老百姓想要解決溫飽問題,是何其堅難不易,再說古代的稻種都為一些極低產量的種子,種下一大遍,收成一箥箕,面積種的再大,產量也沒見增長,再說限於當時歲月,施用的都是農家肥及樹葉一類,對增產刺激不大,雖然是綠色食品,但還是難已裹腹。

在這種情況下必須種植一些配屬產品:如番薯、土豆、高粱,大豆等類才能填充飢餓。

倘若遇上乾旱、災荒,蝗蟲的年代,產糧幾乎顆立無收、絕種期間,這時的救濟糧第一時間從國家糧倉調配,也有從近邊地域或富餘糧產的地方調運。

農業稅也就是古代的田賦稅,農業稅是國家對一切從事農業生產,有農業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俗稱“公糧”。

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上繳公糧

2006年1月1日起廢止《農業稅條例》,這意味著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年之久的傳統稅收的終結。

在漕運大動脈之下的附屬機構及行業服務性質作用

在整個漕運啟動運行的大背景下,它的水路航運猶似一條起博不停的大動脈下,圍繞著許多毛細血管來幫襯,助推其循環往復運行,且看:

(Ⅰ)漕運總督:管理漕運的官名。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始設,總管漕運,督促南方各省經運河輸送糧食至京師。明初,置京畿都漕運司,設漕運使,不久廢。

永樂年間置漕運總兵官,宣德年間又遣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督漕運。

景泰二年(1451)置漕運總督兼巡撫鳳、揚、廬、淮四府,徐、和、滁三州,駐淮安(今屬江蘇),後曾分設巡撫,嘉靖四十年(1561)又歸併,改總督漕運兼提督軍務,後未再分。清沿置,所屬有巡視漕務、督糧道、管糧同知、通判、押運通判等官。光緒三十一年(1905),因河道廢棄而裁撤。

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Ⅱ)漕司(漕運司、轉運使):宋代管理漕運的官職。趙匡胤分全國行政區為十三道,設置諸道轉運使以總財賦;趙匡義又分全國為十五路,並強化職責,“經濟掛帥”,以邊防、盜賊、刑訟、金谷、按廉之任,悉皆委於轉運使。到了宋徽宗崇寧四年(1105年)已增加到二十四路;所設衙門轉運司亦稱“漕司”,由此可見漕運職司之重。

亦稱漕運總(漕運司)

管理催徵稅賦﹑出納錢糧﹑辦理上供以及漕運等事的官署或官員。

北宋稱轉運司﹐南宋稱漕司﹐元代稱漕運司

宋各路置安撫司軍事與民政,簡稱帥司轉運司掌財賦與轉運,簡稱漕司;提點刑獄司掌司法刑獄,簡稱憲司;提舉常平司掌常平倉與貸放錢穀等事,簡稱倉司。帥、憲、倉長官僅一人,分為安撫使、提點刑獄公事與提舉常平司;漕則一路或有二三人,轉運使、圍運盒 使與轉運判官皆簡稱為漕。

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四司設置先後不一,廢置不常,南宋方成定製。四司又皆有監察官吏之權,總稱監司

(Ⅲ)漕幫(青幫):青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幫會,又稱清幫、安清幫。最早是清代漕運水手中的一種行會性秘密結社。結社的初衷全在於保衛自身的利益,與官方作鬥爭。始建於雍正五年至七年間(1727年-1729年)。徒眾昔皆以漕運為業,故稱糧船幫。大江南北,入幫者頗眾。

其門徒主要在運河沿岸各埠以運漕糧為業,又稱糧船幫或糧幫。其幫中又分為兩派,一是主幫,由浙東溫州、台州人組成;一為客幫,由皖北、江北人組成。幫內有幫規儀式,有輩分區別,按輩分收徒。

主要人物有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幫稱上海灘三大亨。一些青幫頭目勾結軍閥政客,廣收門徒,霸佔一方,開設賭場妓院,販運毒品,綁票勒索,坐地分贓;有的利用搜刮來的鉅額資財投資工商業。抗日戰爭期間,日本特務機關也利用青幫組織進行漢奸活動。

青幫是清初以來流行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民間秘密結社之一。也是晚清民國時期民間三大幫會組織(青幫、洪門、哥老會)之一。

(Ⅳ)漕運馬頭:通州區漕運碼頭,著名的京杭大運河北起點通州,是北京通往天津、河北、東北地區的樞紐要道,堪稱北京的東大門。京杭大運河近千年的漕運歷史為通州區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蹟和美景佳談。

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京杭大運河貫通南北,漕運商賈盛極一時。京杭大運河北起通州,逶迤南去,直迄杭州,綠浪拍京津沙岸,跨冀魯平原,掠蘇浙綠野,連海河,穿黃河,過譽河,越大江,再接錢塘,全長3500餘里。其工程之宏偉,規模之壯觀,歷史之悠久,堪稱當時全球之冠。

通州之名本身就與漕運有關,取運河漕運通暢賙濟之意。800多年來,通州地區一直是漕運及倉儲重地,素有“一京、二衛、三通州”之美譽。

(Ⅴ)漕渠:人工挖掘或疏浚的主要用於漕運的河道。漢長安城及唐長安城都分別開有漕渠。

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沿秦嶺北麓開鑿人工運河漕渠,與渭河平行,使潼關到長安的水路運輸的時間大量縮短。

漕渠漢代的起點是從昆明池(今昆明路附近)經昆明渠流經西安北郊河止西、溝上村,穿過灞河,經新築鎮、新豐鎮、渭南、華縣到華陰市北進入渭河,全長300裡。到公元904年的唐朝末年廢棄,從河渠沿線的村落佈局看,到宋、元時還有水,明代徹底乾涸。

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Ⅵ)漕船:用於漕運的船隻。據《中國通史》記載:北宋 建都 東京 ,依靠東南漕運,漕船是不可缺少的運輸工具。

(Ⅶ)漕河:屬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發源於保定市易縣境內的五回嶺(屬太行山脈),自西北向東南流經易縣、滿城縣低山、丘陵區至滿城縣市頭村。原為徐河的支流,在漕河鎮,源於西北曹河澤水入徐水,始稱漕河。後沿用漕河之名。後改流匯入府河,入藻雜澱。漕河在歷史上是重大事件多發的一條河,管頭鎮以上為保定至察南、雁北的騾馬交通要道。管頭以下多次發生戰爭。

是什麼原因開鑿通濟渠?

在秦末西漢時期把都城設在長安後,歷年需要調拔運送大量的糧食類物質解往關中地區(指渭河平原、關中平原),供朝庭、貴族、官員和軍隊使用。但是在漕轉關中運輸過程中,耗費、耗損過多的人力、物力、財力,至使虧損巨大,特別是漕船行經黃河三門峽砥柱險境時,浪高灘危、水流湍急,所以在此狀況下為避開和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和損失——隋煬帝般令動員大量人工人力開鑿通濟渠。

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古代通濟渠

通濟渠的成功開通,使南北形成了又一新的漕運通道;並聯結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的互助通暢水道。

通濟渠:通濟渠自河南滎陽的板渚出黃河,經鴻溝、蒗蕩渠、睢水溝通了江蘇盱眙境內的淮河,全長650公里,共流經3省6市,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重要工程。魏、晉後開封以上河段改稱汴水,自開封以下河段改稱蔡水(蔡河)。

據《大業雜記》記載:通濟渠水面闊四十步,通龍舟,兩岸為大道,種榆柳。自東都至江都兩千餘里,樹蔭相交,每兩驛置一宮,為停頓之所,自京師至江都,離宮四十餘所。

南宋時期,隨著政治中心南移,通濟渠的漕運地位逐步減弱,再加上每年缺少清淤治理,運河河床逐漸淤塞斷流。

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清明上河圖

北宋著名畫作《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場景,為隋唐至北宋時期中國大運河歷史研究增添重要考古材料。

開設大運河與通濟渠運河的承接轉換

大運河,是中國東部平原上的偉大工程,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為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

大運河:始建於(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浙東大運河三部分,全長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縱貫在中國華北大平原上,通達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至今大運河歷史延續已2500餘年。

大運河萌芽期:春秋吳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開鑿邗溝(從江都【今揚州市】邗口至山陽【今淮安市】淮安末口),以通江淮。至戰國時代又先後開鑿了大溝(從今河南省原陽縣北引黃河南下,注入今鄭州市以東的圃田澤)和鴻溝,從而把長江、淮河、黃河、濟四水溝通聯接起來。

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大運河

隋煬帝開鑿的大運河從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開始挖掘,以不到六年便完成了。使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河流得以溝通,全長兩千多公里。它以洛陽為中心,西通關中盆地,北抵華北平原,南達太湖流域,東至淮海。對隋朝以後南北物資的交流,經濟的發展,起過極為重要的作用。

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是在隋朝大運河的基礎上開挖建成的,從元朝開始,國都變遷到北京,國家政治中心轉移,元朝忽必烈下令開鑿了濟州河濟州河、會通河、通惠河,開鑿了元朝京杭大運河,直通南北,運河從此由江蘇淮安經宿遷、徐州直上山東抵達北京。至此,誕生了現今意義上的京杭大運河。

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浙東大運河:浙東大運河又名杭甬運河,是浙江省境內的一條運河——西起杭州市濱江區西興街道,在經過西興之後進入蕭山區境內,隨後進入柯橋區錢清鎮,與錢清江故道相交。此後運河向東南進入越城區境內,與曹娥江相交。自西興至曹娥江的運河又名蕭紹運河。過曹娥江後,運河進入上虞區境內,分為兩支。北側運河又名虞姚運河,從曹娥江東岸上虞百官的上堰頭至餘姚市曹墅橋連接姚江。

漕運和漕倉在戰爭狀態下的生存幾率

漕倉:指漕運在運行過程中或是漕轉時,遇到水路堵塞不通和其它各種不確定的因素,把行船中的糧食等貨物卸往漕倉臨時屯積,待運行安全時,再從漕倉起調裝船。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建全國最大的糧倉——敖倉(河南滎陽東北敖山,後泛指糧倉為敖倉於成皋。東漢時置敖倉官,屬河南尹管轄。

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漕倉堰閘

西漢最初在漕運的年運量僅為幾十萬石,從武帝初年增加到一百多萬石,隨後又激增到四百萬石,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則暴增到每年六百萬石之巨量,最少要保持四百萬石左右,漕運用卒(指配屬人員)達六萬人之眾,沿途區城所徵漕糧一律輸入大司農所屬的太倉(太倉市)。

三國東吳孫權(222~280年)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後,又開鑿小其(江蘇句容)至雲陽西城(今句容縣)間三十餘里的破岡瀆,立倉儲糧,以避長江漕路風濤之險。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先後在河南、陝西運渠所在沿岸置黎陽、河陰、常平和廣通等倉。召募運丁,運儲河北、山西、山東等地糧食。滅陳後,長安糧大部由江淮輸送。煬帝又置洛口、回洛倉;儲糧二千六百萬石。

唐初,水陸運抵關中之糧僅一二十萬石左右。高宗至玄宗前期,因河南至關中運道艱險,東南運路長年失修,故唐廷常駐東都(洛陽),“就食”太原、洛口倉(分別在河南陝州與鞏縣)的巨量積糧。

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古代漕倉

唐以後各朝代的漕運倉儲屯糧,都有積極的行為和儲備方式。

對於在軍事上的地理格局對漕運產生重大的深遠影響。如果在漕運水路沿岸區域發生戰爭,對漕運糧食貨物的運輸打擊是非常重大的,甚至水、陸路阻絕下通,漕糧被搶、糧倉被梵毀都有可能發生的事。

一般對重大軍用糧倉都派駐準軍事人員或士兵把守,二十四小時值日,倘若碰上大批次軍隊交戰;如潮水樣一浪捲過一浪,一些小股看糧兵丁,根本起不了另何作用,其催枯拉朽的力量無可遏止,也無易於螳臂當車,而對於一般小毛賊或小股匪徒起的作用又很大。

唐憲宗元和元年(805)至元和十五年(820年),即稱元和中興之年,為了糾正朝廷權力日益削弱、藩鎮權力膨脹的局面,他提高宰相的權威,平定藩鎮的叛亂,致使“中外鹹理,紀律再張”,出現了“唐室中興”的盛況。

憲宗在策略上重用得力干將,在運河要道防守嚴密,元和中興後藩鎮勢力又死灰復燃和運河沿線的汴州、徐州兵變產生有關,黃巢起義之後,藩鎮割據局面再次形成,使大運河不能發揮其連接關中和江淮的主要作用。

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護城之戰

晚唐淮西李希烈叛亂的後果越發突顯,大運河突的重要性及保護重要性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定。在此期間運河兩側已建立河陽、忠武和武寧等藩鎮被潛意識地保存下來保衛大運河,這在以後的歲月裡,它們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李泌任宰相時,加強對汴渠水道的防衛值守,設置武寧鎮作為防備平盧鎮的防線。

黃巢起義後,來自地方的漕運逐漸停止,使中央集權的重要勢力成為泡影。

古代中央政權徵糧的漕運之路,為開拓水路與大運河奠定了不朽功績

▲黃巢起義

在歷史上漕運通道大運河的開鑿形成,成為一種近邊內河,其安穩、水道安全;這是中國人民的一個智慧的輝煌創舉;溝通構建南北水運輸送網絡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是一種不朽的偉大功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