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运输漕粮的水道路径叫漕运。

运送中央集权统配公粮叫漕粮。

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通惠州河漕运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设郡县,在咸阳周边京畿要地置内史,统辖关中各县,定咸阳为都城。

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秦建都咸阳,古代咸阳的地理位置在渭河两岸,其涵盖今天的西安和咸阳部分地区。

从以上可知秦汉都把都城建在关中平原地带,漕河道的开设也在此时拉开了帷幕。

漕运利用水道、河道、海道调运粮食(指公粮)。

漕运: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高统治者从民间百姓田赋中征调上来的其中一部分由水路运送到京师(京城)亦或其它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倘若水路不通,再用陆路辅助加以调运,当遇到山路时就用人挑担肩扛或用畜马一类驮运,所以总称为

转漕或漕辇。这里的转漕指不从水路的其它运输方法,漕辇指车载人畜驮运。

为什么要开设漕运和其主要目的所在

民以食为天!

这说明粮食在人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大到国家、朝庭、权贵;小到民间百姓,在吃穿用度上,是排在第一的位置,这也说明人们对粮食的迫切需求性,就象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每天都要用到它。

漕运起源自秦始皇北征匈奴开始,曾自山东沿海一带运军粮抵于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一带)。汉建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每年都将黄河流域所征粮食运往关中平原一带。

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西安大雁塔

唐、宋、元、明、清历代均重视漕运,为此,疏通了南粮北调所需的网道,建立了漕运仓储制度。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浅梗,河运日益困难,随商品经济发展,漕运已非必需,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遂令停止漕运。

(一)开设漕运的需要:

构建国内三大水系 ,形成了沟通南北新的漕运通道,奠定了后世大运河的物资流通基础。

(二)开设漕运的目的:

宫庭消费:指当朝最高统治阶级权贵们在吃的花销上,也是当朝皇帝及其大臣所构成的统治集团及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处所和生活的地方,其内部所辖专供吃穿用住上的花费,就叫宫庭消费。

而在吃的方面也是奢侈无比。如清朝皇帝的用餐满汉全席一百零八道上等佳肴美食。

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满汉全席

在宫廷、封建帝王居住的地方更是奢华、富丽堂皇;为了显示皇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统领天下的威严,中国古代宫廷的设计、建筑都特别追求雄伟壮观和富丽华贵。

宫庭在穿衣方面,讲究华丽、显贵,穿的是绫罗绸缎、锦绣布帛。

出行方面,讲究排场、风光,宝盖华车、随行族拥,逶迤而行。

百官俸禄:在不同历史时段的特征而言,官吏划分等级发给俸禄的准则,大体经历了秩石制品级制两大阶段。

◣秩石制: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秦汉成为定制,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前后推行约千年。战国素有“百石之官”、“千石之吏”;西汉成帝时,从中二千石至比百石,共在18个秩别;若加上高于中二千石的丞相、太尉和低于比百石的斗食佐吏,西汉秩石大约有20个等级;东汉初年,从三公到佐史,共有17个秩别。

◣品级制:秦汉时期,官吏以秩石分等次成为“定制”,在官吏中共约有18个左右的秩阶。三国时曹魏官分九品,但与秩石并行,官品与秩石的双轨制,历两晋南朝不改。

这个阶段的官员仍以钱币、粮食,土地的形式发给俸禄。

唐开元二十四年( 736 ),玄宗皇帝正式改革俸禄制度,统一了俸禄的等级与形式。唐代以后,虽然有时仍然将实物乃至土地作为俸禄,但实行的基本是以货币为主要形式的俸禄制度。

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清朝后宫嫔妃月俸禄

唐之俸禄制度已由实物完全向货币化发展、转化。

从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官员仍然执行品级制,从朝庭大员正一品到地方芝麻官正九品,附属级从从一品到九品,所定制和领取的俸禄各不相同。

军响支付:就是古代军队支付给士兵的月俸禄银两钱票等类,也就是在我国封建王朝招募士兵,给军人按月发放的薪酬。

根据宋代典籍记载:宋代的上等禁军一个月有一贯钱,即一千文铜钱;中等的五百到七百文不等;最下等的杂役没有钱,只剩下一些不值钱的物品领取充数。若按宋代当时兑换来算:一贯钱等于一千文铜钱等于一两银子。

古代16两为1斤。从唐朝至清代时期:1斤相当于596.82克,那1两等于37.30克。截止2019年12月30日最新报价,一克白银=3.65元人民币。

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古代纹银

按上等禁军的月俸来算等于1两白银,那么按换算方式1两白银等于37.30克x3.65=136.145元;每年按12个月算,12x136.145=1633.74元,这是一个上等兵一年中才能拿到的钱;其它等级的兵就少的可怜,因为军士在兵营里一切吃穿用度都按军费开消,除了有少量酒供给外,会抽烟的士兵应自行付费,剩下的银子钱票可存到当地钱庄里,也可按邮驿线路邮递回家。

民食调剂:简单来说就是民间百姓吃的粮食,相互调节、适配。

调剂一词,从字面上解释就是:调治、调解、调节、照顾;物品或商品的交易、互换、流通;也指互调、互换。

民间百姓种的粮稻,第一时间必须上缴田赋公粮入国库,民间习惯性叫法称“皇粮”。在古代封建社会各种苛捐杂税如牛毛,普通老百姓想要解决温饱问题,是何其坚难不易,再说古代的稻种都为一些极低产量的种子,种下一大遍,收成一箥箕,面积种的再大,产量也没见增长,再说限于当时岁月,施用的都是农家肥及树叶一类,对增产刺激不大,虽然是绿色食品,但还是难已裹腹。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种植一些配属产品:如番薯、土豆、高粱,大豆等类才能填充饥饿。

倘若遇上干旱、灾荒,蝗虫的年代,产粮几乎颗立无收、绝种期间,这时的救济粮第一时间从国家粮仓调配,也有从近边地域或富余粮产的地方调运。

农业税也就是古代的田赋税,农业税是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俗称“公粮”。

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上缴公粮

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年之久的传统税收的终结。

在漕运大动脉之下的附属机构及行业服务性质作用

在整个漕运启动运行的大背景下,它的水路航运犹似一条起博不停的大动脉下,围绕着许多毛细血管来帮衬,助推其循环往复运行,且看:

(Ⅰ)漕运总督:管理漕运的官名。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始设,总管漕运,督促南方各省经运河输送粮食至京师。明初,置京畿都漕运司,设漕运使,不久废。

永乐年间置漕运总兵官,宣德年间又遣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督漕运。

景泰二年(1451)置漕运总督兼巡抚凤、扬、庐、淮四府,徐、和、滁三州,驻淮安(今属江苏),后曾分设巡抚,嘉靖四十年(1561)又归并,改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后未再分。清沿置,所属有巡视漕务、督粮道、管粮同知、通判、押运通判等官。光绪三十一年(1905),因河道废弃而裁撤。

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Ⅱ)漕司(漕运司、转运使):宋代管理漕运的官职。赵匡胤分全国行政区为十三道,设置诸道转运使以总财赋;赵匡义又分全国为十五路,并强化职责,“经济挂帅”,以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之任,悉皆委于转运使。到了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已增加到二十四路;所设衙门转运司亦称“漕司”,由此可见漕运职司之重。

亦称漕运总(漕运司)

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

北宋称转运司﹐南宋称漕司﹐元代称漕运司

宋各路置安抚司军事与民政,简称帅司转运司掌财赋与转运,简称漕司;提点刑狱司掌司法刑狱,简称宪司;提举常平司掌常平仓与贷放钱谷等事,简称仓司。帅、宪、仓长官仅一人,分为安抚使、提点刑狱公事与提举常平司;漕则一路或有二三人,转运使、围运盒 使与转运判官皆简称为漕。

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四司设置先后不一,废置不常,南宋方成定制。四司又皆有监察官吏之权,总称监司

(Ⅲ)漕帮(青帮):青帮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帮会,又称清帮、安清帮。最早是清代漕运水手中的一种行会性秘密结社。结社的初衷全在于保卫自身的利益,与官方作斗争。始建于雍正五年至七年间(1727年-1729年)。徒众昔皆以漕运为业,故称粮船帮。大江南北,入帮者颇众。

其门徒主要在运河沿岸各埠以运漕粮为业,又称粮船帮或粮帮。其帮中又分为两派,一是主帮,由浙东温州、台州人组成;一为客帮,由皖北、江北人组成。帮内有帮规仪式,有辈分区别,按辈分收徒。

主要人物有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帮称上海滩三大亨。一些青帮头目勾结军阀政客,广收门徒,霸占一方,开设赌场妓院,贩运毒品,绑票勒索,坐地分赃;有的利用搜刮来的巨额资财投资工商业。抗日战争期间,日本特务机关也利用青帮组织进行汉奸活动。

青帮是清初以来流行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也是晚清民国时期民间三大帮会组织(青帮、洪门、哥老会)之一。

(Ⅳ)漕运马头:通州区漕运码头,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北起点通州,是北京通往天津、河北、东北地区的枢纽要道,堪称北京的东大门。京杭大运河近千年的漕运历史为通州区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美景佳谈。

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漕运商贾盛极一时。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逶迤南去,直迄杭州,绿浪拍京津沙岸,跨冀鲁平原,掠苏浙绿野,连海河,穿黄河,过誉河,越大江,再接钱塘,全长3500余里。其工程之宏伟,规模之壮观,历史之悠久,堪称当时全球之冠。

通州之名本身就与漕运有关,取运河漕运通畅周济之意。800多年来,通州地区一直是漕运及仓储重地,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美誉。

(Ⅴ)漕渠:人工挖掘或疏浚的主要用于漕运的河道。汉长安城及唐长安城都分别开有漕渠。

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沿秦岭北麓开凿人工运河漕渠,与渭河平行,使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的时间大量缩短。

漕渠汉代的起点是从昆明池(今昆明路附近)经昆明渠流经西安北郊河止西、沟上村,穿过灞河,经新筑镇、新丰镇、渭南、华县到华阴市北进入渭河,全长300里。到公元904年的唐朝末年废弃,从河渠沿线的村落布局看,到宋、元时还有水,明代彻底干涸。

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Ⅵ)漕船:用于漕运的船只。据《中国通史》记载:北宋 建都 东京 ,依靠东南漕运,漕船是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

(Ⅶ)漕河: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发源于保定市易县境内的五回岭(属太行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易县、满城县低山、丘陵区至满城县市头村。原为徐河的支流,在漕河镇,源于西北曹河泽水入徐水,始称漕河。后沿用漕河之名。后改流汇入府河,入藻杂淀。漕河在历史上是重大事件多发的一条河,管头镇以上为保定至察南、雁北的骡马交通要道。管头以下多次发生战争。

是什么原因开凿通济渠?

在秦末西汉时期把都城设在长安后,历年需要调拔运送大量的粮食类物质解往关中地区(指渭河平原、关中平原),供朝庭、贵族、官员和军队使用。但是在漕转关中运输过程中,耗费、耗损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至使亏损巨大,特别是漕船行经黄河三门峡砥柱险境时,浪高滩危、水流湍急,所以在此状况下为避开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隋炀帝般令动员大量人工人力开凿通济渠。

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古代通济渠

通济渠的成功开通,使南北形成了又一新的漕运通道;并联结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的互助通畅水道。

通济渠:通济渠自河南荥阳的板渚出黄河,经鸿沟、蒗荡渠、睢水沟通了江苏盱眙境内的淮河,全长650公里,共流经3省6市,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重要工程。魏、晋后开封以上河段改称汴水,自开封以下河段改称蔡水(蔡河)。

据《大业杂记》记载:通济渠水面阔四十步,通龙舟,两岸为大道,种榆柳。自东都至江都两千余里,树荫相交,每两驿置一宫,为停顿之所,自京师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

南宋时期,随着政治中心南移,通济渠的漕运地位逐步减弱,再加上每年缺少清淤治理,运河河床逐渐淤塞断流。

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清明上河图

北宋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场景,为隋唐至北宋时期中国大运河历史研究增添重要考古材料。

开设大运河与通济渠运河的承接转换

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今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

大运河萌芽期: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开凿邗沟(从江都【今扬州市】邗口至山阳【今淮安市】淮安末口),以通江淮。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长江、淮河、黄河、济四水沟通联接起来。

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大运河

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始挖掘,以不到六年便完成了。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得以沟通,全长两千多公里。它以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盆地,北抵华北平原,南达太湖流域,东至淮海。对隋朝以后南北物资的交流,经济的发展,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在隋朝大运河的基础上开挖建成的,从元朝开始,国都变迁到北京,国家政治中心转移,元朝忽必烈下令开凿了济州河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开凿了元朝京杭大运河,直通南北,运河从此由江苏淮安经宿迁、徐州直上山东抵达北京。至此,诞生了现今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

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浙东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又名杭甬运河,是浙江省境内的一条运河——西起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在经过西兴之后进入萧山区境内,随后进入柯桥区钱清镇,与钱清江故道相交。此后运河向东南进入越城区境内,与曹娥江相交。自西兴至曹娥江的运河又名萧绍运河。过曹娥江后,运河进入上虞区境内,分为两支。北侧运河又名虞姚运河,从曹娥江东岸上虞百官的上堰头至余姚市曹墅桥连接姚江。

漕运和漕仓在战争状态下的生存几率

漕仓:指漕运在运行过程中或是漕转时,遇到水路堵塞不通和其它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把行船中的粮食等货物卸往漕仓临时屯积,待运行安全时,再从漕仓起调装船。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全国最大的粮仓——敖仓(河南荥阳东北敖山,后泛指粮仓为敖仓于成皋。东汉时置敖仓官,属河南尹管辖。

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漕仓堰闸

西汉最初在漕运的年运量仅为几十万石,从武帝初年增加到一百多万石,随后又激增到四百万石,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则暴增到每年六百万石之巨量,最少要保持四百万石左右,漕运用卒(指配属人员)达六万人之众,沿途区城所征漕粮一律输入大司农所属的太仓(太仓市)。

三国东吴孙权(222~280年)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后,又开凿小其(江苏句容)至云阳西城(今句容县)间三十余里的破冈渎,立仓储粮,以避长江漕路风涛之险。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先后在河南、陕西运渠所在沿岸置黎阳、河阴、常平和广通等仓。召募运丁,运储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粮食。灭陈后,长安粮大部由江淮输送。炀帝又置洛口、回洛仓;储粮二千六百万石。

唐初,水陆运抵关中之粮仅一二十万石左右。高宗至玄宗前期,因河南至关中运道艰险,东南运路长年失修,故唐廷常驻东都(洛阳),“就食”太原、洛口仓(分别在河南陕州与巩县)的巨量积粮。

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古代漕仓

唐以后各朝代的漕运仓储屯粮,都有积极的行为和储备方式。

对于在军事上的地理格局对漕运产生重大的深远影响。如果在漕运水路沿岸区域发生战争,对漕运粮食货物的运输打击是非常重大的,甚至水、陆路阻绝下通,漕粮被抢、粮仓被梵毁都有可能发生的事。

一般对重大军用粮仓都派驻准军事人员或士兵把守,二十四小时值日,倘若碰上大批次军队交战;如潮水样一浪卷过一浪,一些小股看粮兵丁,根本起不了另何作用,其催枯拉朽的力量无可遏止,也无易于螳臂当车,而对于一般小毛贼或小股匪徒起的作用又很大。

唐宪宗元和元年(805)至元和十五年(820年),即称元和中兴之年,为了纠正朝廷权力日益削弱、藩镇权力膨胀的局面,他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室中兴”的盛况。

宪宗在策略上重用得力干将,在运河要道防守严密,元和中兴后藩镇势力又死灰复燃和运河沿线的汴州、徐州兵变产生有关,黄巢起义之后,藩镇割据局面再次形成,使大运河不能发挥其连接关中和江淮的主要作用。

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护城之战

晚唐淮西李希烈叛乱的后果越发突显,大运河突的重要性及保护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定。在此期间运河两侧已建立河阳、忠武和武宁等藩镇被潜意识地保存下来保卫大运河,这在以后的岁月里,它们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李泌任宰相时,加强对汴渠水道的防卫值守,设置武宁镇作为防备平卢镇的防线。

黄巢起义后,来自地方的漕运逐渐停止,使中央集权的重要势力成为泡影。

古代中央政权征粮的漕运之路,为开拓水路与大运河奠定了不朽功绩

▲黄巢起义

在历史上漕运通道大运河的开凿形成,成为一种近边内河,其安稳、水道安全;这是中国人民的一个智慧的辉煌创举;沟通构建南北水运输送网络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是一种不朽的伟大功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