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回升,油光又來了,油皮的你該開始注重水油平衡+抗氧化啦

4月的天氣雖然偶有陰雨,但整體氣溫上升極快。

在南方這裡,每天的最高溫度都超20度了。

這時候,如果你的秋冬護膚品還沒換的話,恐怕就不合適了。

氣溫回升,油光又來了,油皮的你該開始注重水油平衡+抗氧化啦

因為我們的皮脂腺分泌可是與溫度正相關。環境溫度高於20度了,皮膚分泌的油脂也開始增多。

對於幹皮來說,不需要再用厚厚的油脂面霜為皮膚補充油分。

對於油皮來說,控油的主題更是得提上日程了。

那是不是看到一個產品宣傳控油就買它呢?

未必哦。


氣溫回升,油光又來了,油皮的你該開始注重水油平衡+抗氧化啦


油性皮膚&油痘皮的煩惱

很多人以為油性皮膚只是油多,但真正的界定標準是“缺水多油”、水油失衡。

雖然每個人的膚質都有基因的作用,先天就有些差別。但相同的是,青春期開始,皮膚表面的脂質90%來源於皮脂膜分泌。

如果體內雄性激素過多,就會刺激皮脂腺分化和分泌過多皮脂,讓皮膚變得油膩。

氣溫回升,油光又來了,油皮的你該開始注重水油平衡+抗氧化啦

△膚質分類


滿面油光的皮膚,除了看起來不那麼美觀,其實也是有優勢的,譬如比干性皮膚更抗衰、不那麼容易長皺紋。

但毛孔粗大、皮脂氧化而帶來的暗沉發黃,都是少女們不能接受的。

如果這時候,你所處環境中粉塵、汙染物多,又或者喜歡用手摸臉,那就更糟糕了。過量分泌的皮脂沾染上細菌,就繼發痤瘡。

氣溫回升,油光又來了,油皮的你該開始注重水油平衡+抗氧化啦


痘痘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忍不住手賤——這裡摸摸、那裡摳摳,痘印、痘疤、色素沉著和瘢痕就這麼生生不息,一張乾淨的臉就這麼毀了。

為了避免這樣的慘劇,我們就需要兩手抓:

  • 長了痘痘就去正規三甲醫院皮膚科治療
  • 沒長痘的油皮就要預先調理好水油平衡

調理水油平衡,可不是為了讓皮膚感覺清爽就使勁地清潔和吸油。

挑選控油護膚品時,別相信“深層”、“強力”這樣的字眼。而要看看成分表裡是否含有這些成分。

溫和親脂的清潔劑,最好還帶殺菌

氣溫回升,油光又來了,油皮的你該開始注重水油平衡+抗氧化啦

對油性皮膚來說,清潔的目的是殺菌、洗去多餘油脂

油痘皮的清潔產品中常用的清潔劑有兩大類:

  • 表面活性劑
  • 油脂吸附劑
氣溫回升,油光又來了,油皮的你該開始注重水油平衡+抗氧化啦

△ 清潔劑分類

很多深層清潔的產品都使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看中的是超強去脂力。

但如果你的皮膚比較敏感或有炎症就不合適了,如果頻繁使用去脂力強的產品也有破壞皮脂膜的風險。所以即便是油性皮膚,也不要一味追求強效清潔力。

其實這一大類中也有相對溫和而安全、溫和的,如酰基肌氨酸及其鹽類就是比較推薦油痘皮使用的成分。

而兩性表面活性劑溫和低刺激,在具備中等清潔力的同時還具有殺菌作用,是炎症型痘痘肌膚的首選。

油脂吸附劑主要是指具有吸附油脂功能的礦物質粉末。這類成分在清潔面膜中使用得比較多,一些潔面產品也會用它們代替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從根本上調理,你需要皮脂抑制劑


氣溫回升,油光又來了,油皮的你該開始注重水油平衡+抗氧化啦

如果說清潔劑只能祛除多餘油脂,算是“治標”,那要治本就得從皮脂調理的思路去考慮了。

對幹皮來說,要促進皮脂腺分泌,而油皮就反一反,需要適當抑制了。

常見的皮脂抑制劑主要有六種。

氣溫回升,油光又來了,油皮的你該開始注重水油平衡+抗氧化啦

△ 皮脂抑制劑分類


如果大油田去醫院皮膚科,醫生很有可能開內服的調理劑。

而硫磺類的成分,一般不用在臉上。雖然它具有殺滅蟎蟲、細菌、真菌、去除油脂、溶解角栓的作用,但刺激性較強,一般僅做身體護理用。

所以在護膚時,用到最多的其實是「鋅」和「煙酰胺」。

鋅能夠殺滅細菌活性、抑制皮脂產生、延緩表皮細胞角化,還能抗糠秕孢子菌,是敏感肌也能用的成分。

這裡順便解釋下,很多人用物理防曬會覺得倒拔幹就是因為「氧化鋅」等吸油吸水。於是就有廠家在物理防曬裡添加了大量油脂,就是為了防止氧化鋅過分吸皮脂,這種偏油潤質地的物理防曬基本是為幹皮打造的。

氣溫回升,油光又來了,油皮的你該開始注重水油平衡+抗氧化啦

維生素PP就是耳熟能詳的萬金油「煙酰胺」了。它具有收斂皮脂分泌的功效,低濃度長期使用還能改善敏感肌。對皮脂膜損傷、長期受到炎性痘痘困擾的敏感肌,是很好的選擇。

其實「煙酰胺」真的沒必要一味追求高濃度,5%左右就能有潤物無聲的護膚效果。


疏通皮脂腺的角質溶解劑

氣溫回升,油光又來了,油皮的你該開始注重水油平衡+抗氧化啦

除了祛油、控油,還有一類成分在調理皮脂時也有重要意義。這就是角質溶解劑。

角質溶解劑可用於去除過多皮脂、溶解粉刺、改善毛周角化。哪怕皮脂分泌旺盛,只要不被堵住,就不容易長痘。這類成分在油皮護膚中很少被提到,大多具有刺激性,但你不能不知道。

這類成分主要有7種。

氣溫回升,油光又來了,油皮的你該開始注重水油平衡+抗氧化啦

△ 角質溶解劑分類

在這7類成分中,最常用於護膚品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視黃醇/視黃醛/視黃酯這維a三姐妹了。

視黃酯最溫和,視黃醛的作用最廣泛,視黃醇則處於二者之間。

視黃醛可以直接抑制痤瘡丙酸桿菌、溶解粉刺、減少皮脂分泌,並且還可以改善細紋、色斑、暗沉、痘印,簡直稱得上十全大補。

唯一的問題是,具有較強的刺激性。

所以使用維a三姐妹,必須要建立耐受。

依據低濃度到高濃度、少量到足量、視黃酯到視黃醛的規則,逐漸增加。

一般來說,0.2%的視黃醇即可產生護膚效果。第一次使用的濃度不建議高於0.5%。

如果皮膚敏感就要從視黃酯用起,還可以選擇具有緩釋技術的產品,降低刺激性。

要注意的是,使用維a酸類在一定時間內會產生皮膚乾燥的情況,所以混合型皮膚或乾性痘肌都要做好保溼工作。

還因為它們具有光敏性,維A酸類都要在夜間使用,並要在白天做好防曬,否則可能會造成色沉等負面效果。

氣溫回升,油光又來了,油皮的你該開始注重水油平衡+抗氧化啦

△ 維A酸類家族

另一類刺激性的成分就是水楊酸、果酸家族了。

這些酸的效果和濃度、PH值都有關係,一般不建議直接居家使用。但在一些控油成分裡,我們也能發現它們的影子。

相對來說,果酸類的效果比水楊酸好。但在醫生的操作下才能發揮真正的功效。

而前兩年火起來的「壬二酸」倒是個更溫和的選擇。雖然帶酸字,但它並不屬於果酸類,千萬別搞混。

值得一提的是,「壬二酸」還具有不錯的美白效果,比「煙酰胺」和「維A酸類」來得都明顯。所以暗沉的油性皮膚可以使用壬二酸,卻要注意少量均勻地使用,要不然變成“大花貓”也不是沒有可能。

氣溫回升,油光又來了,油皮的你該開始注重水油平衡+抗氧化啦


控油千萬別忽略抗氧化和保溼

氣溫回升,油光又來了,油皮的你該開始注重水油平衡+抗氧化啦

學過高中化學的你就會知道油脂很容易氧化變質。

所以油皮比干皮更需要抗氧化,來防止皮膚環境的變質,引起細菌滋生。

所以在選護膚品時,最好選擇同時含有油脂抑制劑和抗氧化的成分,協同發揮作用。

一般來說,優質的油皮產品必須滿足:

  • 含有控油、抗氧化、抑菌成分、專為油性及易生粉刺皮膚設計;
  • 能清除多餘油脂、預防粉刺發生,但不追求過分去脂去油;
  • 有安全可靠的防腐抑菌體系,儘量提高耐受性、降低刺激性;
  • 添加清爽不粘膩的保溼成分而不是不添加保溼成分。

保溼成分並不都是油脂。

比如玻尿酸、葡聚糖還有醇類、氨基酸等,都可以為肌膚提供不油膩的保溼功效。

記住一點——大部分的油皮也是缺水的,所以一款優秀的護膚品,在控油的同時也注重保溼。

增加水分、減少油脂,兩手都得抓,否則一味控油去油就只能從油皮變成沙漠幹皮了。

氣溫回升,油光又來了,油皮的你該開始注重水油平衡+抗氧化啦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該推薦護膚品了呢?

才不。

其實當你瞭解了關於護膚品的基礎知識後,就根本不需要聽別人的推薦啦。

按圖索驥,並沒有那麼困難。也就是多看一眼成分表的功夫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