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後,武漢人在經歷什麼?

有人害怕,有人還要賺錢養家。


封城後,武漢人在經歷什麼?

1月23日凌晨,武漢宣佈自10時起,全市的航空、鐵路、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正考驗著這座九省通衢的特大城市。

此後24小時,真實故事計劃訪問了幾位選擇留守武漢城的市民,還有醫生、的士司機、外賣送餐員,他們是維持城市基本運營的行業從業者,我們試圖瞭解留守武漢城中的人們正在經歷什麼,城中秩序如何,他們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援。


留守武漢,拒絕家人探望的女孩

口述:陳丹

武漢市漢陽區 公司職員

口述時間:1月23日下午

現在,我一個人在武漢的出租屋裡。老家在距離武漢城開車4小時的地方。

1月20號,我發高燒38.2度。我不想把病傳染給家裡人,決定獨自留在武漢,我跟爸媽說,春節不準備回家了。

1月中旬,新聞報道中只有41例病例,政府的宣傳口徑讓我們覺得不用慌,所以當時我身邊沒有人戴口罩。19日晚上,一晚上突然報了77例新增病例,那天晚上開始,才有人戴口罩。在這個節骨眼生了病,我開始想去同濟醫院看,可考慮到那裡是定點診療醫院,我怕接觸確診患者容易感染病毒,於是我去了一家市裡不那麼大的醫院看病。

醫院會讓咳嗽得厲害的患者,直接去做CT,我咳嗽得不厲害,醫生做了血常規的檢查,判斷我是病毒性感冒,可他也不敢排除新型肺炎的可能。他們那裡不能確診,讓我在醫院打抗病毒的針,然後回去吃藥、觀察。醫生囑咐我,如果在家裡出現發熱、渾身沒有力氣、頭暈、咳嗽,就去同濟醫院看——特別是沒有力氣和咳嗽,這兩點需要注意。

現在我退燒了,喉嚨疼,偶爾咳嗽,有力氣。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心裡還是很擔心,怕我是新型肺炎。所以,我現在時刻留意自己是不是還有力氣。

醫生告訴我,只有同濟、協和、金銀潭醫院等官方指定的發熱門診醫院可以確診,我不敢去,那裡排隊看病的人太多,我擔心如果我沒病,去了也會染上病毒。所以,我只能獨自待在家裡,天天消毒。每天吃阿莫西林和999之類的藥物治療感冒,部分抗普通流感病毒的藥品,我就買不到了。

我還有15個口罩,10個N95的,剩下的是醫用口罩。今天,我出門採購了一些生活用品和食物,之後我就不用出去了。昨天我看新聞裡說酒精可以消毒,今天附近4家藥店,酒精和84消毒液已經全部斷貨了,不知道現在補貨了沒有。

口罩多跑跑應該還能買得到,就是貴。我姐姐在老家買N95口罩,45塊錢一個,據說現在好多了。我買的時候15塊一個,當時我姐姐還開玩笑,說,你這邊才15塊錢,買了來我這裡賣,就賺大發了。

看病的時候我遇到一個患者,在求醫院讓他住院。我在旁邊聽著,他判斷自己得了新型肺炎,原本想去同濟醫院住院,但同濟住滿了。和醫生說話的時候,那個人一直哭,說自己好怕。

後來武漢的朋友給我發了一些視頻。一則視頻裡,醫院裡人滿為患,人人戴著口罩。另一則視頻,一個女人託著一個年長的男人,喊著醫生救命,又哭著喊:“我也在發燒啊。”我心塞了很久,不相信這是假視頻,因為我無法想象哪裡的醫院會是這樣的景象。

原本,我有機會在封城之前回家去,但我主動留了下來。家裡人都知道我感冒了,想來武漢城裡照顧我,也讓我攔住了。我騙他們說,我很安全,不發燒。那天晚上,我一整晚斷斷續續地做噩夢,我夢到自己要死了,醒來發現才過去半個小時。一個晚上做了無數個噩夢,夢特別長,時間特別慢。

市內交通停運之後,我不知道如果我真病倒了該怎麼辦,擔心到時候叫不到車。


知道有不明原因肺炎,但一開始沒太在意

口述:馬雅

武漢市 公司職員

講述時間:1月23日下午

我現在網上看官方通報,衛健委的,央視新聞的。

(疫情)爆出來是12月底,那時大家都很害怕,新聞通報“未發現明顯人傳人跡象”,同時,宣佈抓了8個“造謠”的人。我個人覺得有一點不太好的是,在一開始發通報、闢謠的時候,應該提醒醫護人員和民眾做好充分準備,引起警惕。

我因此放鬆了警惕。當時群裡有人發了華南海鮮市場被封鎖、消毒的照片,我讓她最好撤回,等官方通知,不要造謠傳謠。後來官方出來闢謠後,雖然知道有這個不明原因肺炎的存在,但是就沒太在意了。

後面,病例陸續增多,我也還沒太在意。我覺得很多人是跟著官方在走,官方傳達出來的感覺如果顯得沒那麼緊要,大家就放鬆警惕了。後來,我發現國外出現病例,才真正覺得不對勁……

我22號決定退票,23號就封(城)了。新聞裡說疫情的傳染性太強、潛伏期長。我的身體有些不舒服,剛好和生理期碰在一起,不知道我的不舒服,是因為生理期,還是我已經染病,怕回家傳給家人,所以一個人留在了武漢。獨自在家,每天都很害怕,怕突然出事。也不敢去醫院,我還沒有明顯的症狀,去醫院風險更大。

在出租屋,我白天注意給房間通風,外出穿嚴實保暖、戴好口罩,回來用醫用酒精洗手,然後把衣服掛到陽臺通風的地方,然後趕緊洗頭才算放心。

封城當天,我出去買了點乾糧。沒有去人多的超市,在一個小商店裡買了餅乾、麵條、調味、醬料,準備在電商上再買點玉米、紅薯、牛奶。我不會做飯,蔬菜肉類就不買了,保持基本營養就行。外賣也是不敢點了,只能先這樣。

我出去時,大街上的人基本都戴口罩了,除了極個別老年人。很多人在囤貨。藥店買口罩的人很多,好些藥店已經斷貨了,消毒液很多也賣空了。沒有買到消毒液,我只帶回了十幾個口罩和一支溫度計。我買的東西都沒有漲價。溫度計8塊,我買的那家藥店口罩只有穩健醫療的醫用護理口罩了,1.5元一個,為了保證每個人都能買到,每人只給買15個。

我們公司除了我,大多同事21號、22號都回家了。他們的防範意識都有待提高。我提醒回家的同事做好防護隔離,戴口罩分餐,因為潛伏期確實看不出來,沒有人知道自己是不是攜帶者。但他們回答我,感染的估計是身體本身有點問題的老年人,兒童青少年很難得這個病。我覺得過於樂觀了。


凌晨等超市開門採購的上班族

口述:曾邇純

武漢市武昌區 出版行業從業者

口述時間:1月23日晚

2020年1月23日凌晨3點05分,我被朋友的電話叫醒。她很直白地說,剛剛看到武漢通知23號早上10點會封城的消息,問我有沒有看到,就在電話裡把防控指揮部的通告唸了一遍,還建議我囤點物資。掛掉電話,確認了信息後,我與其他在武漢的朋友聯絡了一下,決定一早出門採購。

我住的附近沒有24小時便利店。即使有,便利店也無法滿足我個人吃、用的需求。所以我決定乾脆早點出發,去大型超市買東西。最近幾天,武漢的馬路上車和人都少,早上更沒什麼車,一路暢通。我到超市的時候,超市還沒開門,不過已經有幾位市民到了,大家一起站在門口等。

採購大概花了一個小時。不知道是不是去得早的緣故,超市裡的東西還很全。結賬的時候排隊,也沒有以往我下班來買時那麼長。回家後,我看到網上在傳一顆白菜賣好幾十塊的圖,特意去看了一眼我買到的大白菜價籤,跟平時沒什麼區別,只要三塊多。不過早上9點多回家後,我就沒出去過了,菜價是否發生變化,也說不準。

封城後,武漢人在經歷什麼?

真故讀者供圖 | 1月23日早9:30,武漢某超市一角

我的朋友則在生鮮平臺網購,凌晨跟我打完電話後就下了單,當天下午送到的。換作平時,平臺上班後一兩個小時也應該到了。

武漢現在公共交通停運了,的士也比較少見(還限號),很快網約車也停了。路上的外賣小哥也比平時少了很多。封城期間我並不打算出門,宅在家裡剛好可以追番補劇、打打遊戲,避免添亂。不過畢竟身在疫情的“重災區”,我在開始娛樂活動之前,我先忙著打掃衛生、全屋消毒,一天忙下來,遊戲差點斷簽了——開個玩笑。

前幾天我看新聞的時候,刷到目前的疫情地圖。逐漸變紅的各個感染區,讓我莫名想起手機裡的遊戲“瘟疫公司(Plague.Inc)”。三年沒怎麼玩,它一直還在我手機裡。身在武漢,又在封城的氛圍裡,點開這個遊戲簡直既視感MAX。這兩天,莫名其妙地,幾個特別難的關卡我都打出了很好的分數,大概是因為我本人身在疫區的原因吧(笑),也算是苦中作樂了。


市民們在路邊攔車,說只要能出武漢去哪裡都行

口述:許山

武漢市洪山區 出租車司機

口述時間:1月23日下午

以往武漢是個不夜城。

1月21號晚上,我在大路上開車,8點多就看不到什麼人了,我才意識到這次肺炎疫情的嚴重性。一整天,不斷有新聞出來,確診人數不斷增加。

1月22號出車,我戴了口罩,同時帶了一瓶84消毒液。每載一名乘客,我都要消毒一次,門把手、坐墊等乘客能碰到的地方,我都噴上消毒水,然後擦一遍。

那天下午6點多,我送一個朋友去外地時,武漢市內車輛已經比較少了。我在司機群裡看到,市內的出租車司機差不多8點鐘就收班了。送完朋友回城的路上,我被攔下來,工作人員用電子體溫計測了體溫,沒問題才讓我通行。

到1月23號早上6點54分,我收到了客管處的短信,通知我們10點後實施交通管制,全市公共交通暫停運營,因此我們出租車將成為市裡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短信裡呼籲我們遵守職業和社會道德,不要拒載、繞道、藉機訛財。那之後,我出門送我的對班司機回漢口,發現路上的交通工具只剩下出租車和少數網約車了。送他的時候,路過了華南海鮮市場,那邊早就封了起來,現在已經變成了無人區。

封城後,武漢人在經歷什麼?

送完同事,回到武昌大概10點半左右。路過武昌火車站的時候,我看到那裡一片寂靜,隱約看見有醫務人員在火車站裡,估計是為了應對突發情況。路邊行人比頭一天多,許多推著行李箱的人,戴著口罩在等車。

封城後,武漢人在經歷什麼?

受訪者供圖 | 路邊等車的武漢市民

這些人都想出城,我聽到他們攔車時說,只要能出武漢就行,隨便去哪裡,開的價錢也高。我下車,把當時的場景拍成了一段小視頻,發到了家庭群裡,然後就走了。實際上,出去的人,在高速上都會被攔下來測體溫、往衣服上噴消毒水,體溫正常的人才能出去。

今天(23號)還在出車的人,大多數是覺得今年生意不景氣,想冒險賺點錢。另一方面,公共交通都沒有了,大家也是想貢獻一份力。

只要不是去醫院的乘客,司機們都很樂意載。看到手裡提著醫院袋子的人,大家會害怕,防護措施再好,也怕有個萬一。去醫院的人也知道司機們害怕,為了打上車,他們有的人會擋在車子前面,恨不得趴上去。這樣的乘客,往往自己已經做了到位的防護,都戴著口罩,我們載著他們去醫院,唯獨能做的只是戴口罩、消毒、不收現金、少交流。

我想起1月21號白天,我載過一個乘客去武漢中心醫院,那時候還一切正常。醫院門口還有出租車在等著載人——現在都沒有了。

這兩天,我回家後第一件事是換衣服、洗澡,家裡有小孩,即使我出事,也不能傳染給孩子。從今天開始我不打算出門了,該過年了。今年武漢過年,親戚之間不走動了,不拜年就是這個春節的特色。


一線醫護人員缺少防護服

口述:黃卓

口述時間:1月23日晚

有關試劑盒供不應求的問題,我瞭解到的是,包括捷諾、輝睿在內的試劑商,已經生產了數萬份試劑盒。試劑盒下發了,卻沒有用起來,中間有多少環節出問題不得而知。我院檢驗科也很著急,想給病人做卻做不了。

我們今天最後一天班,但之後都得待命,有需求隨時到崗。非特殊時期我們科室主要負責手術病人診斷、指導、預後,所以,本次肺炎我們原本不算一線科室,其實幫不上什麼忙。只不過,這次波及面太廣,基本醫院所有科室都受影響——第一,每個科室都有前臺接待病人,有感染的風險;第二,我們科不少人員的家屬都在臨床一線上,一線人員不少因疑似感染隔離,他們也就有被感染的風險。

我有一位同事,她丈夫在協和醫院一線,所以為了科室其他人的安危,對她進行了調崗隔離觀察。好在目前已經確定沒事了,她沒有感染肺炎。

我們肯定會擔憂,但是大家依然要把手上的臨床工作做完,這個時候作為醫護人員,使命感很強。

我們醫院很早就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病例(官方說是12月27日)。當時,因為查不出來原因,我們高度懷疑是非典,開始響應防護措施。後來,有相同症狀的人越來越多,12月底專家組下來調查,那時候我們醫護已經很擔心會越來越嚴重。我們多次試著在朋友圈呼籲提高防範,但是,不是圈內人真的毫無防範意識,覺得我們大驚小怪,還是該幹嘛幹嘛,這點讓我覺得很悲哀。加上前期衛健委說未發現人傳人、持續傳染力低的官方說法,大家更不以為然了。

1月初就已經很嚴重了,早期具體收了多少病人不太清楚。呼吸內科有4層樓,大概300個床位。我估計在一週前床位開始緊缺,人手也緊缺。醫院的新內科樓建成後,原本的老內科樓騰空開始裝修。因為床位不夠,這次直接劃了一層樓給感染科用,大概可以增加100個床位,但還是不夠。據我所知,有的醫院連皮膚科和內分泌科病房都被徵用當發熱患者病房了,有的醫院原本只有2個呼吸病區,2周內擴充到了6個病區。

科室裡瀰漫消毒水的味道,因為我們每天用1:100的84消毒液燻蒸。

正常來說,不直接接觸病人的二線人員只需戴口罩,但發熱門診、出勤救護車,病房工作人員必須穿防護服。目前的狀況是,防護服數量有限,又是一次性的,條件不允許人人都穿戴。據我所知,到目前為止,我們醫院和其他醫院都由於防護服緊缺,有部分一線醫護人員穿不上防護服。

我們在科室必須戴口罩,但大概從1月21日開始,為了保證一線物資需求,口罩優先供給發熱門診和病房。其他科室,醫院每人每天限量2個普通外科口罩。我們自己之前買了N95,現在已經買不到了。

這幾天,我看到好多醫院都在請求社會支援,市兒童,一醫院,二醫院,省中醫,中南,協和等等。最讓人生氣的是,現在網上還有騙子用自己手機號碼冒充醫院騙資助。目前,我院也已經開始向社會求助,希望能夠得到社會的物資援助。

封城後,武漢人在經歷什麼?


“封城”首日下午,口罩脫銷

口述:悟一

武漢市洪山區 外賣員

口述時間:1月24日上午

1月23號凌晨2點多,我刷微博看到武漢封城的消息,第一反應是:完了,忘了買點吃的喝的放家裡了。後來又覺得,各級政府領導應該會考慮到這個問題,我就沒有太擔心。

那一天,我送了十幾單,絕大部分訂單都跟防護用品有關,口罩、洗手液,還有一部分是糧油、零食、方便麵。11點多,我去洪山區徐東一路一個菜市場取貨時,發現菜市場裡很多菜販子都打烊了,菜已經賣完了,賣肉的檔口都還剩很多。

下午3點半多,我去取貨時,越來越多商家告訴我們,沒有口罩(指可阻隔病毒的醫用外科口罩和N95)賣了。有一個人下單了口罩,我取貨時,發現取的是無紡布的口罩和棉口罩,我告訴店主,戴這種口罩沒有用,店主說她不知道,一個勁謝謝我,說要想辦法進點好口罩賣。

封城後,武漢人在經歷什麼?

受訪者供圖 | 當日訂單截圖

昨天,送到醫院的訂單還是會有人派送。起初沒人接單,但這個單子會繼續掛在app上,平臺或商家會往裡加打賞,配送費高到一定程度,就會有人願意送。不過,騎手之間也會溝通,儘量不送往門診輸液處,大家都知道現在門診處情況混亂。

下午2、3點鐘,我在送餐路上發現附近兩個商場關閉,打開外賣軟件,常吃的煲仔飯也打烊了,我這才開始擔心,意識到晚上沒飯吃了,就去買了些方便麵,但沒有額外儲備吃的。我在家附近問了一圈便利店、水果攤、小型連鎖超市,他們說會堅持開門。今天早上出門時,發現確實也都開門了,我感覺自己不用擔心沒有吃的。

我送餐的地方在武漢是相對繁華的區域,平時道路非常堵。昨天,路上沒有公交車,私家車都在加油,其他地方道路都很順暢,只有加油站那個路口堵車。街上的行人很少,年輕人九成都會戴口罩,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大多沒有戴口罩。

有一些顧客比較謹慎,送東西給他的時候,他們會離得遠一些,或者是門開一條小縫,把東西拿進去。

22號凌晨,隔壁社區發現了肺炎患者,來了警車和醫護人員。聽說之後,我開始有些後怕,因為我負責送餐的區域有四家醫院,1月份以來,我陸續送過這幾家醫院的單子,近期我也還在往醫院送餐。

現在想想,1月中旬開始,我去送醫院的訂單時,感覺在門診打吊瓶的、候診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病人們大多戴著口罩。醫院本身好像沒有什麼防護措施,當時好多醫生都沒戴口罩。當時我以為是流感季,發燒的人多。

1月21號之後,我才戴上口罩進行防護,因為那時,新聞報道中疫情開始變得嚴重。以前根本不覺得嚴重,也沒有人告訴我們要重視。

1月22號開始,外賣平臺開始反覆提醒我們要戴口罩、洗手、注意個人衛生、給餐箱消毒。隨之而來,買口罩的人也越來越多,派送的訂單裡也有很多都是口罩、防護用品,我們才開始重視起來。

同一天,我送餐時看到一些小區裡,清潔人員正在對電梯進行消毒,一些小區不讓外賣員進,有些小區會在門口設置紅外測溫裝置,出入小區的人要舉手進行體溫測試。

我老家是鄂西北的,今年春節,因為有事要處理,我沒打算回家。看到封城消息後,第一時間擔心同在武漢工作的弟弟能不能回家。接著,我想到這個城市的未來,我們還能做工作嗎?畢竟從來沒遇到過這種情況。

今天是大年三十,武漢下著雨,我沒去送餐。下樓去買罐裝粥的時候,因為沒戴口罩,我還被人嫌棄了。便利店老闆強行送我一個棉口罩讓我戴上,其實這種口罩基本沒什麼用,但戴上後挺暖和。

明天我會戴上口罩,手套,準備好給自己、電動車和餐盒消毒的溼紙巾以及酒精,接著工作。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部分為化名。

-----------------------------------------------------------------------

撰文 | 溫麗虹 成琨 崔玉敏

版式 | 曾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