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引行动“热起来” 项目质量“提起来”

步入2020年,全国各地都在抢抓机遇、各展优势、竞相发展。我市也站在了从“蓄势积能”到“发力超越”的重要关口。3月13日上午,全市双招双引暨重大项目攻坚年动员大会召开,市委市政府印发了《2020年“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等,吹响了双招双引和重大项目攻坚的号角。

推进双招双引工作,我市要招什么?聚焦发展主线,我市明确工作目标方向:在招新引优方面,聚焦国家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大数据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转型,构建产业新体系。在招大引强方面,在引进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上下功夫,重点推进12英寸晶圆大硅片项目、长华科技半导体引线框架项目等签约落地,推进韩国电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在招才引智方面,依托重点企业,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深化与大学大院大所合作,推行“项目+人才+平台”招才引智模式,增强科技创新力。今年,我市计划引进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内资665亿元,引进外商直接投资4.2亿美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95个;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2个,引进高层次人才170人。

推进双招双引工作,我市要怎么招?我市将创新招商方式,提升工作质效。抓好承接招商,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重点做好沪苏浙地区产业转移的项目承接工作,着力引进一批契合我市产业发展的重大优质项目。深耕以商招商,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集群建设的带动作用,重点巩固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快打造5G、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建设。做实以会招商,谋划筹办一批全国性、区域性的会展、论坛、赛事活动,精心组织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博会等重大经贸活动。用活基金招商,再引进5个以上产业基金,打造“基金部落”;激活基金投放活力,发挥基金对投资项目“牧羊人”作用。推进产业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吸引一批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增长潜力大的产业项目落户铜陵。同时,扩大境外招商,鼓励、引导我市优势骨干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产能、市场和技术合作。探索经济型招商,借鉴沪苏浙等发达地区经济型(商贸型)招商模式,向全国开展“招商引税”工作。

在项目快落地和人才留得住方面,我市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补齐园区承载短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配套;全面推行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探索园区运营、管理和服务市场化运作。发挥要素成本优势,拓宽公司债发行、知识产权抵押等融资渠道,拓展长江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的平台功能等。完善政策服务配套,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推进“一网通办”;完善政策体系,做好企业用工、社保缴费等奖补政策落实等,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强化工作机制保障,建立项目信息研判和评审机制,加强督查督促,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引资”与“引税”并重导向,保障招商引资工作经费,优化人员结构,激发招商干部工作热情。双招双引的成效体现在重大项目建设上。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将有力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项目跑得快、质量高,全市上下甘当“店小二”。我市谋划攻坚明思路,坚持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产业项目为重点,以统计入库为标准,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重大政策机遇,顺势谋划一批体量大、质量优、后劲强的重大项目。协调攻坚比进度,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投资完成率,协调推进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包保攻坚解难题,市领导领衔督导推进30个续建重大项目、30个新开工重大项目和30个重大谋划项目;各县(园)区作为责任主体加强调度,建立健全本辖区内区级领导包保联系制度。招商攻坚促落地,大力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向落地延伸,不断扩大有效投资。保障攻坚优服务,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同时,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高规格的市项目建设暨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攻坚责任,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实行挂图作战;强化机制保障,实施分层分级调度,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实施旬督查、月通报、“回头看”、“三张清单”等制度和考核激励问责机制;优化建设环境,对特别重大项目,专班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对列入市重点调度项目,优先保障用地、用能、融资需求等,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