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1500萬份流感疫苗


消失的1500萬份流感疫苗

入冬,山東臨沂,高女士因為給自家兩位小朋友“搶”到了社區服務站剩下的最後兩支流感疫苗而興奮不已。這段時間她都在為這件事東奔西走,在平日常去的婦幼保健院,她說:“(疫苗)兩天就打沒了,我們沒趕上。”

同一時期的上海,有個四歲女兒的蔡小姐,卻仍在發愁去哪裡為孩子接種流感疫苗。跑了好幾個社區醫院都沒貨,天氣越來越冷,她更焦慮了。

事實上,疾病控制機構對於今冬明春可能發生的流感疫情正嚴陣以待,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0月下旬下發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加強流感防控。而種種跡象顯示,今年冬天,流感疫苗正在全國範圍內缺貨。

截止到11月中旬,獲得上市許可的流感疫苗數量僅有2017年的一半左右。負責對疫苗製品開展強制檢驗的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檢院”)的數據顯示,2018年已經批簽發的流感疫苗約為1400萬份,而2017年這一數字約為2900萬份。

北京是國內為數不多向中小學生及60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接種流感疫苗的地區。政府數據顯示,為滿足免費接種需求,北京已採購三價及四價流感疫苗共計117.5萬份。此外,該地還以招標形式選定了入圍自費流感疫苗項目的廠家,採購數量“以實際接種數量為準”。

但北京疾控中心向眾多的諮詢者回復說,因貨源不足和廠家產能有限,“無法保證(滿足)全部有接種意願市民的接種需求”。招標說明則稱,“採購項目經兩輪招標後,採購數量仍不滿足使用需求”。

事實上,作為首都,北京的狀況已較其他地區好了很多——北京市疫苗接種點門診自11月17日陸續收到新的一批自費流感疫苗,可供民眾預約接種,“外地缺貨更為嚴重”。

“考慮到北京市免費和自費流感疫苗的採購數量,大約10人~20人能有一支流感疫苗,而按總的疫苗供應量,只相當於全國每百人有一劑。”行業人士向騰訊《稜鏡》指出。

消失的1500萬份流感疫苗

今冬流感疫苗的供不應求,與重要供貨廠家的退出、供應量減少直接相關。


消失的1500萬份流感疫苗


2018年中國主要流感疫苗廠家中,長春長生、北京科興及上海所的出貨量均為零

今年,幾大疫苗生產廠商均有不同的戲劇性故事發生。在2017年出貨量佔前幾位的廠商中,長春長生因涉及狂犬疫苗造假事件退出供應商行列,北京科興則因自家股權糾紛無法供貨,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上海所”)並無批簽發產品;而賽諾菲巴斯德(“巴斯德”)的籤批發數量則大為減少。

按照疫苗管理有關規定,所有企業上市銷售的疫苗,均須報請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簽發,對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檢驗。由於未經批簽發的疫苗無法上市銷售,因此理論上講,中檢院的疫苗批簽發數量大於或等於疫苗上市數量。

2017年,約有2900萬份流感疫苗通過批簽發,其中,長春長生、北京科興及上海所分別生產了約360萬份、340萬份及250萬份,他們曾佔到了去年超過3成的產能,而今年這一數字為零。此外,巴斯德的產能從約620萬份降到了約120萬份;有行業人士說,巴斯德這120萬份疫苗並未實際投放市場。

因為上述廠商的停產或減產,2018年流感疫苗相比去年減少了約1500萬份。

巴斯德4月曾發表聲明稱,其2017年生產的特定批次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效價有下降趨勢”,作為預防性措施,已暫停銷售、使用,並完成召回。目前不清楚巴斯德是否已解決“效價下降”的問題。

而上海所則在一則動態新聞中隱晦地提及,母公司國藥中生有關質量體系的檢查組在10月底對該所開展了專項檢查,其中一項工作是“檢查核實…...2018年接受各級藥監及中生檢查缺陷項完成整改情況”。

為“適應上海市藥監局更高更細化的監管要求”,上海所總經理晏子厚要求“公司上下要認清現狀…...儘快找出自身的薄弱環節並及時啟動變更、偏差等措施加以整改、予以完善”。

截至發稿,巴斯德和上海所沒有回應《稜鏡》的置評請求。

至於其他正常供貨的廠商,大幅提升產能的可能性則有限。距離年底不到一個半月,約佔2017年四分之一產能的華蘭生物批簽發量變動預計不大。而雅立峰及傳統大廠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長春所”)的情況與去年類似。

中國流感疫苗的行業格局不斷變化,集中度提升是主要特徵,換句話說,不斷有企業在退出競爭。2010年,全國有13家企業參與供貨,而到了2018年11月,這個數字減少到了6家。

華蘭生物在2017年財報中表示,一類疫苗由六大生物研究所佔據最大份額,民營企業比重逐漸增大,外企佔比相對較小;二類疫苗競爭激烈,民企佔據6成份額,國企佔據約3成。一類疫苗由公家買單,“公民應當依照政府規定受種”;二類疫苗“由公民自費,自願受種”。

事實上,除2016年外,華蘭生物已經佔據中國流感疫苗批簽發量頭把交椅多年。2017年財報顯示,該公司包括流感疫苗在內所有疫苗製品的毛利率約70%,同比上漲約17%;營業成本上漲約66%;營業收入增長158%。2016年山東疫苗事件影響逐漸消退,華蘭生物疫苗銷售大增約1.1倍。

“寧可少生產一點”

傳統大廠因為各種原因丟掉的超千萬份流感疫苗,會有其他的競爭對手及時補足以獲取更大市場份額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答案是否定的。

在重點病毒亞型確定的情況下——即不考慮世界衛生組織鑑定分離毒株、驗證疫苗株的時間——廠商大致需要13周來生產及檢驗疫苗產品,這還不包括監管部門的檢驗時間。換言之,如果要臨時生產更多的疫苗並順利上市,那個時候與之對應的流感季早已過去。

為何廠家不願意更多備貨,以應對市場變化?這又與流感疫苗的特殊性有關。

與其他疫苗2年~3年的有效期不同,流感疫苗的有效期通常只有1年,無法存儲至次年使用。另外考慮到流感病毒種類繁多,為提升疫苗的針對性,廠家須每年根據世衛組織提供的不同疫苗株開展生產,因此也無法利用上年的疫苗。

世衛組織2018-2019年針對北半球的建議中,推薦重點防範的是甲型密歇根株(A-H1N1)、甲型新加坡株(A-H3N2)及乙型科羅拉多株;而此前,2017-2018年則推薦重點預防的是甲型密歇根株(A-H1N1)、甲型香港株(A-H3N2)及乙型布里斯班株。

在流通制度上,無論是作為公家買單的一類疫苗,還是民眾自費的二類疫苗,廠家生產的流感疫苗都需要經過“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招投標”

,以獲得特定省份的准入資格。實際操作中,部分地區的招投標往往在疫苗生產後舉行,若企業不能中標,則生產的疫苗也無處可賣。

以北京為例,流感疫苗在今年十月下旬開打,而首次招標在九月上旬舉行,首次中標結果分別在9月底(二類疫苗)及10月中旬(一類疫苗)公佈。很顯然,廠商若在中標後再開展生產,將無法滿足接種需求。

疫苗供應商北京科興媒體事務負責人劉沛誠告訴騰訊《稜鏡》,廠家通常基於市場預測來生產流感疫苗——一類疫苗的預測依據主要是此前各省的招標數量;二類疫苗則主要看市場狀況。此前“因報廢折損率高,有些企業不敢大規模生產,寧可少一點”。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在2018年初國家衛計委新聞發佈會上的說法也佐證了這一情況:中國供應市場的流感疫苗約2600萬份,但完成注射的僅2000多萬份。

這一表態意味著,2017年有至多600萬份的流感疫苗報廢。

減量的疫苗,兩難的廠商

儘管各地在今年均傳來流感疫苗供不應求的消息,但過往的數據顯示,中國流感疫苗接種率約2%,較美國超過40%的接種率低得多。這也是去年600萬份疫苗報廢、疫苗出廠數量下降厲害的原因之一。

2010年中國流感疫苗出廠量約為5900萬份,隨後逐年下降。若不考慮尚未完成統計的2018年出貨量,受山東疫苗事件影響,流感疫苗出貨量在2016年降至約2400萬份的最低值,而2017年稍有恢復。


消失的1500萬份流感疫苗


自2009年甲流大流行激起民眾接種熱情後,中國流感疫苗批簽發量呈逐年下降趨勢

業內人士告訴騰訊《稜鏡》,2009年的甲型流感大流行激起了民眾注射流感疫苗的熱情,但隨著時間推移,民眾對這種需要自費負擔的疫苗熱情已大不如前。一方面,較其他部分疫苗,如麻疹和脊髓灰質炎疫苗,流感疫苗的預防效果“沒那麼好”;另一方面,價格或許也是影響接種的重要因素。

流感疫苗並非“萬金油”——一針疫苗僅對當年可能流行的幾個重點亞型有預防作用,若實際流行亞型超出世衛組織的預測範疇,疫苗則無力抵抗。上一個冬天,世衛組織推薦的三價疫苗,就未能覆蓋當時的優勢毒株乙型山形株。

此外,相較於那些“一次使用,終身受益”的疫苗,流感疫苗每年都得注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眾的積極性。

作為第二類疫苗,流感疫苗在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接種需要自行付費,民眾自願接種;僅有少數地區,如北京和深圳,由政府向老人或兒童免費提供。除價格因素外,政府對流感疫苗並無強制接種要求,這也使得流感疫苗的接種率較一類疫苗更低。

北京一位5歲孩童的母親則告訴騰訊《稜鏡》,由於擔心流感疫苗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包括髮病率為百萬分之一二的神經系統疾病格林-巴利綜合徵(雖然感染流感後,發生這一綜合徵的風險比接種疫苗後的風險高出4倍~7倍)。因此, 這位母親“現在只讓孩子打國家規定的(疫苗)”。

以北京的數據為例,截至11月6日,自費疫苗共接種2.7萬支不到;約半個月後,截至11月19日,自費疫苗“已接種4萬餘支”,增長數量有限;同一時間段,免費疫苗從接種20.6萬支上升至51萬支。

面對此種市場狀況,疫苗廠商心態頗為矛盾。一邊是市場萎縮,廠商不敢“馬力全開”,生怕折損率高;但另一邊,年年都得接種,“靠量也能有一定利潤”。

同樣,亦有疫苗從業者寄望於“羅湖醫聯體模式”在全國推廣帶來疫苗市場增量。這一以“醫保費用包乾”為特色的基層醫療模式,為減少病人發病後的支出,將從客觀上推動基層機構更加關注疾病的事前預防,而疫苗正是事前預防的利器。

羅湖模式強調醫療保險的支付總額管理:醫保局向醫聯體集團打包支付保險費用,年終結算時,虧損或結餘均由醫聯體自行承擔。《第一財經》援引羅湖醫院集團的數據說,2017年羅湖區政府為約1.3萬名老人注射了流感及肺炎疫苗,以降低感染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