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鲜为人知的外孙,参加对越反击战毛家唯一上过战场的第三代

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导,在新中国成立过程中,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维护民族尊严的战争中付出了很多的牺牲,作为毛主席的家人在革命中更是总冲在第一线,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两个兄弟毛泽民和毛泽覃以及他的儿子毛岸英都是牺牲在战场上。

我们所知道的毛家最后一个上战场的是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其实不然,少有人知的是,在1979年对越反击战的时候,毛家的第三代再次拿上枪,冲上了战场,他就是毛泽东的侄孙曹耘山。曹耘山1949年出生于北京,是曹全夫和毛远志的小儿子毛远志是毛泽东二弟毛泽民与王淑兰所生的唯一女儿,也是毛泽东唯一的亲侄女。曹耘山与毛新宇同辈,但比毛新宇大近20岁,并且曹耘山见过外公毛泽东。

毛主席鲜为人知的外孙,参加对越反击战毛家唯一上过战场的第三代

1959年8月29日,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和孔令华结婚。毛远志和曹全夫带着曹耘山和妹妹曹立亚一起来到了中南海春藕斋。毛泽东很高兴,谈笑风生,还用家乡话与毛远志聊天。婚礼结束前,大家一起合影,曹耘山和妹妹曹立亚紧靠在毛泽东身前,小小的曹耘山身子站得笔直。

1965年,曹耘山初中毕业,决定报考空军飞行员。尽管父亲曹全夫是朱德总司令的军事秘书,并且父亲特地为他在政审表上写上了“外祖父,毛泽民,中共党员,1943年9月27日在新疆牺牲;外祖母,王淑兰,中共党员,1964年7月6日在湖南病逝”字样,想走点后门,但还没有招上。曹耘山与飞行员之梦失之交臂。

没考上飞行员,他只好继续上高中,第二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大学停止招生。1968年,他高中毕业后没有考大学的机会,父亲决定让他到部队去锻炼。于是曹耘山应征入伍,去了广州军区,直接进了某野战军,在步兵连当战士。

毛主席鲜为人知的外孙,参加对越反击战毛家唯一上过战场的第三代

在部队中,曹耘山有一股很大的压力,觉得自己不能给革命家庭抹黑,发愤图强,先后参加过军队“支左”、围湖垦荒、战备施工、军事集训、野营拉练、战备值班等诸军事行动,逐步从一名班长成长为排长、连长,到1978年年底时,他已经是一名具有丰富战斗指挥能力的营长了。

12月8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决定和命令,曹耘山所在的军奉命开赴边境线。1979年2月14日,曹耘山带领全营集结在中越边界前沿阵地。部队奉命进入一级战备。战前动员后,全营进入了一级战备警戒,随时准备参加战斗了。战前,每个官兵都要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打成一个包,写上家的地址、收件人名字。如果牺牲了,这就是遗物,组织上就把它送给家人。这时曹耘山刚结婚,老婆怀孕了,孩子马上就要出生。在打包的时候,曹耘山也想了很多,很痛苦。但是他说:“战争就是这样一个东西,既要我们中华儿女去保家卫国,去努力奋斗,我们就要去流血牺牲。

毛主席鲜为人知的外孙,参加对越反击战毛家唯一上过战场的第三代

2月17日凌晨4时半,9个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对越11个县发起了军事进攻。17、18日,地面战争推进很快,但后勤救护保障不足,各部队伤亡较大。2月25日,战斗推进到凉山,越军死守,双方打成胶着状态。3月4日,谅山被我军攻克。在这一系列的战斗,曹耘山带领全营一直是在前线。在战斗中,全营牺牲了33个干部战士,包括一个连长。这个连长与曹耘山都是1949年出生的,同一年当兵。

打到高平外围时,越军把他们用来打飞机的三七高射机枪放下来平射,子弹打过来就像一个火球。连长蹬在一个土坡旁边观察。他的警卫员一把想拉下他,说:“很危险,你看那边的火球,一个一个地打过来。” 连长一脚把警卫员踹开说:“部队在前面打仗呢!我还能趴在沟里,我要看他们已经到哪里了。”话音未完,他刚一冒头,脑袋被削掉,牺牲了,曹耘山当场看着他牺牲。

3月5日,中国方面宣布对越作战已达到目的,开始撤军。3月16日,战争结束。战后,曹耘山指挥的步兵营荣立集体二等功,他本人立三等功。随后,他被组织上选派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指挥参谋班学习。1983年秋,他学习完毕,回原来的部队,被任命为团参谋长。1988年,曹耘山转业到地方工作,现在他已经退休。

毛主席鲜为人知的外孙,参加对越反击战毛家唯一上过战场的第三代

曹耘山作为地道的红二代,但是却没有得到过任何的特殊照顾,相反,为了自己家族的荣誉,一直冲锋在战斗的第一线,这才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人,正是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斗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安逸的生活,更可贵的是他们的子孙后代并没有受到父辈的特殊照顾,他们的后人依然冲锋在战斗的第一线,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