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敞开心扉,才能变得更好

在上期推送中,我们和大家分享了《论语·雍也》的中第二十三小节内容,今天我们继续和大家分享《论语·雍也》中第二十四小节的内容。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孔子说:“齐国有所改革,就能够达到鲁国的境界;鲁国有所改革,就能够达到大道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现在的山东地界上主要就是齐国和鲁国两个国家。齐国在西周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周武王在实行分封的时候,第一个就把营丘也就是现在的临淄分给了自己的师傅姜子牙。姜子牙大家都知道,那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把齐国治理得非常好,加上齐国临近海洋,所以短短的几年里就成为了诸侯国里面实力最强的。但是在这之后齐国的发展却是跌宕起伏,先是齐襄公死后发生内乱,齐桓公继位之后又成为了春秋霸主,但桓公晚年齐国又开始走了下坡路。一直到孔子时期,齐国已经失去了霸主的地位,而且田氏取代了姜氏成为了齐国的国君。

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公旦,但是他因为在周王室摄政,所以派了自己的儿子伯禽回去当了国君。在伯禽临走之前,周公对他千叮万嘱,伯禽到了鲁国之后也是坚持用礼乐治国,这给鲁国的文化打下了基础。相对于大起大落的齐国来说,鲁国可能在国力上稍逊于齐国,一开始看到了迅速发展的齐国,连周公本人都认为鲁国不如齐国,但是从政治生活的稳定上来说,鲁国还是比齐国强很多的。虽然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但是在孔子活着的年代鲁国相对还是最大程度上的保存了周礼的,所以孔子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等到了孔子死后,鲁国也没能逃脱时代的洪流。

但是如果能够有一个国家把齐国的富强和鲁国的文化结合起来,那是不是就能够实现孔子所说的大道了呢?其实中国就是这样做的,在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齐国也好,还是鲁国也罢,这些诸侯国之间其实很少有文化上的交流和沟通,彼此之间有着看不见的壁垒。但是想要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强大,故步自封是没有办法做到的,我们必须去吸取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一提到中国文化,我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汉唐,这两个朝代不仅思想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物质经济也名列前茅,为什么只有汉唐达到了这样的地位呢?就是因为丝绸之路就是从西汉开始兴起,一直到唐朝的时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文化和物质传播到了国外去,国外的文化和物质被带到了中国,互相学习互相融合。

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中,中国是唯一一个硕果犹存的,而这不得不感谢中国文化兼容并包、海乃百川的气度。在历史上,中国的朝代更迭比较频繁,而且还出现了很多次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比如说蒙古族统治的元朝和满族统治的清朝,但是无论在哪一个朝代,无论是谁掌权,它进入中原之后,必须和中原的文化进行融合。但是其他的国家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美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几百年之间就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强国,其原因就是在于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因为美国本身就是由移民者建立的国家,所以它对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不同肤色的人都很友好,所以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美国生活,这无形之中加快和促进了美国的发展。而相反,清朝统治者就是缺少这样的想法,而让一个原本处于世界前列的国家渐渐被时代所抛弃,被列强所欺压。

作为我们个人来说,保持自己竞争力的最好方法也是不断地去向别人学习,因为摸着石头过河总要比自己横冲直撞更加安全,有现成的经验不去利用这是傻瓜的做法。越是心胸宽广的人,越能够兼容并包,在不同的思想的碰撞中才能够激发出火花来,不要年纪轻轻地就因循守旧,只知道躲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多走出看看才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缺点在哪里,才能够找到前进的动力。

《论语》中一共分为20个章节,接下来我们还将陆续分享《论语》的其他内容,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图文推送。

悦读 |《论语·雍也》:敞开心扉,才能变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