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核酸检测业务拯救了华大基因的2020年


最近“黑土地”看到太多“恰饭”的公众号,实在看着感人,心想着你们可以去荐股,应该能挣大钱。奉劝各位韭菜大神保持理智。


既然我不想写估值、增长、价值重估之类的文章,所以这热点我就不蹭了,还是说点干货。那就来给大家看看我在华大年报和一季报里发现的宝藏。


首先,我们还是照例看一下华大的业绩情况:


新冠核酸检测业务拯救了华大基因的2020年

图表1、华大基因年报概述


一言以蔽之:新冠核酸业务拯救了华大的2020年。


华大基因各模块业务分类


首先我们必须要看清楚,华大基因目前的营收状况到底是如何分类的。一般来说,企业内部的产品分类的方式很多,通过“理性而客观”的产品划分,对于解释财报有一定的好处。


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让大家知道华大财报里每一部分业务到底是做什么的,所以也会只讲主要内容。


01、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


基因组:NIPT、NIPT plus、地贫基因、耳聋基因、扩展型携带者筛查等。


质谱:遗传代谢病、营养素检测、类固醇、胆汁酸。


02、肿瘤防控及转化医学类服务


基因组检验服务:肿瘤靶向用药、药物敏感性、风险评估、HPV检测。


试剂盒:肿瘤单基因突变、肿瘤标记物。


03、感染防控类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


基因组检验服务:宏基因组系列产品。


试剂盒:新冠及各类病原体PCR试剂。


04、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


生育健康、肿瘤、感染、科研的仪器、试剂交付等。


05、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于合成业务


WGS、WES以及其他非临床科研服务等。


华大2019年增长的驱动因素


通过了解华大基因的业务划分,我们再来看一下全年增长的来源。


2019年全年营收增长约2.6亿,其中生育健康和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就贡献了2.2亿,占全部增量的85%。


生育健康的主要业务是NIPT,毕竟其他检验服务业务体量还小;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主要是原有检验服务的入院共建和民生项目采购,其中绝大部分也来自于生育健康产品的政府采购,生育健康产品的政府采购主要又是NIPT。


「真是一层包着一层,写财报也是一门技术活啊。」


结合华大的财报和行业内访谈调研,归根到底,华大的增长主要的来源依旧是NIPT。我想华大基因也很着急吧,毕竟2014年开始的产品,现在还在撑着财报。


面对同样状况的某创业板企业,怕是危机感更加强烈。好在新冠拯救了华大的2020年,好在华大抓住了机会。


看这里,宝藏在这里


所以那些已经重构华大基因价值的朋友们,怕是让你们又要重构一回。但是这也不妨碍我们从华大的财报里看到一些有价值的内容,特别是“报告期内,公司重点研发项目进展情况”。


通过分析华大基因2019年和2020年的一季度报表,比较两年重点研发项目及进展,以下是我的总结。


如果感兴趣全文的,可以关注公众号,在后台回复“华大年报”,获取全文链接(网络上也方便找哈,我们平台更方便),2019年的内容在第9-12页,2020年在9-13页。


这一部分基本也是目前国内基因测序行业的重点研发方向,我们可以通过这一部分的分析去了解华大的技术和产品走向。


  • 最大化利用测序技术平台


我认为华大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怎么去找到第二个NIPT级别的产品。


从现有的市场竞争格局来看,肿瘤测序华大市场份额有限,病原体测序被视为华大基因下一个增量的重点,甚至独立出华大因源运作,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华大将NGS技术也应用到传统PCR技术的领域,比如地贫基因、耳聋基因、HPV的检测当中,通过对检验流程和检测方法的改进,提高检测通量、降低检测成本。


  • 最大化利用现有合作渠道


在生育健康基础服务和临床应用领域,华大的重点研发聚焦在新生儿筛查、产前筛查与诊断以及遗传病的系统服务能力;肿瘤领域则是多种产品的保证;


感染领域的重点在基于前期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进行细分领域的产品研发和报证,同时改善流程和升级数据库。这些产品广泛适用于华大现有的合作客户,增加合作产品的难度自然低于建立新的合作。


  • 重点发展入院合作,主动作为


从华大的研发重点明显可以看出,试剂报证这一模块占据了较大篇幅。而财报将“精准医学解决方案”单列出来,不排除华大将组建专门的团队负责测序仪器及试剂销售入院。


而这也是华大不同于迪安的经销业务主导、金域的检验服务业务主导的模式,凭借自主研发能力,积极挑战传统PCR厂家和Illumina、赛默飞等测序企业的布局。



通过对技术的理解,最大化的扩大自己领先的技术应用领域,这是宽度;利用现有合作渠道,延伸服务的产品,这是纵深。


知道我有什么,知道我要干什么,看似简单的商业逻辑,考验的是企业管理者不畏浮云遮望眼、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定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