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孩子的同時,家長是否也要提高教育意識,這值得思考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學校時,開運動會的情景呢?現在想一想應該還是很激動吧!看著孩子臉上透出的淳樸,運動場上的廝殺,突然想: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是不是也應該學習、考試。

學校教育孩子的同時,家長是否也要提高教育意識,這值得思考

我們的學校比較偏僻,老師、同學、教學樓都在這個院子裡,日子過得就像一家人一樣,時間長了我們會覺得,有時候不再是他們的老師而更像是他們的家長。記得有一次,學校開家長會,一位家長打趣的說道:“孩子交給你們,我們真的特別放心。”另一位老師卻說:“說實話,孩子交給你們,我們不放心。孩子們在學校基本上可以完成作業,可是週末一回家百分之八十的作業完成不了。”會場先是一陣鬨笑,接著便陷入了深思,異常的安靜。

學校教育孩子的同時,家長是否也要提高教育意識,這值得思考

在農村,寄宿制學校的老師和孩子總是在樓上樓下的鄰居,老師們每天要忍受孩子們調皮搗蛋的惡作劇。他們有時候也會生氣,但是到一起聊起來這件事情的時候,都是這樣說的:“孩子,你要讓他安安靜靜,不調皮不搗蛋,那就不正常了。”所以這裡的老師們都是一邊假裝生著氣,一邊和孩子們進行中鬥智鬥勇的間諜大戰。每天還戰鬥的不亦樂乎。久而久之,孩子們有什麼事情都願意和老師們聊特別是班主任。

學校教育孩子的同時,家長是否也要提高教育意識,這值得思考

比如一對雙胞胎常問他老班:“你說我哥怎麼就老喜歡欺負我了呀?我覺得根本不是親兄弟。”據他媽說他兄弟倆的積怨很深,每次戰爭爆發,他老闆說句話很管用。初一的時候,我班有個男孩子,拉到褲子裡,第一反應是跑到我宿舍,我安慰了他幾句,決定給他父母打電話的時候,孩子卻說:“回去肯定又是一頓罵。”表情極不情願。

​為什麼孩子們在這裡寧願和毫無血緣的老師聊幾句心裡話也不會和他們的親爹親孃說呢?為什麼在這裡,好多的父母情更願意把孩子送到學校呢?真的是這裡的老師不同凡響嗎?其實不是,我覺得原因有這幾方面:第一,老師們都是師範類院校畢業,掌握孩子相關教育方面的知識。在和孩子的溝通上可能就不自覺的會科學一些,更注重方式與方法。

學校教育孩子的同時,家長是否也要提高教育意識,這值得思考

而這裡的家長,目前一個班裡的孩子家長百分之百家長都只是小學或者初中畢業,所以在和孩子的交流上就會簡單、粗暴。單方面地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和孩子交流,共同探討。當然效果可能不是很好,長期以往孩子還會開始厭煩,厭煩你所有的決定包括對的。

學校教育孩子的同時,家長是否也要提高教育意識,這值得思考

第二,在這裡老師們上班、下班、吃飯都是在一起的,茶餘飯後聊的都是孩子的管理問題。久而久之會逐漸的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而家長們,父親可能白天要出去打工賺錢,母親除了做做飯、春忙的時候下下地,很多時候他們是三五成群聊東話西,或者打打麻將、聊聊微信,我們這裡流行的是唱“秧歌”。很少主動的去研究孩子教育、管理方面的問題。掛在他們嘴邊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老師,人家就不聽我的,還得你們了”但是從來沒有反問自己為何不聽。

學校教育孩子的同時,家長是否也要提高教育意識,這值得思考

所以我就特別想說,在鄉村對孩子教育的同時,家長是不是也需要進行同步教育,至少提高家長教育孩子的思想佔位。不要老是停留在過去的老思維方式下。或許這樣會開創另外一番教育新局面。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大家看完以後有什麼感受呢?如果喜歡今天的文章的話可不要忘記給我們點贊收藏哦,如果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給我們的建議也歡迎大家發表在評論區,小編都會仔細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